2006房價低穀我靠天譴賺差價 第164章 商品城
陳姍姍立刻拿起手機,撥通了吳信的電話。
“吳經理,幫我個忙!”
陳姍姍開門見山,
“你幫我留意一下錦華街,看看有沒有往外出售的商鋪!”
“對,什麼位置都可以......”
不是她就要死磕錦華街,
實在是錦華街的商鋪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在臨城都是最抗打的存在。
隻有這裡最值得投資。
掛了電話,陳姍姍又轉向徐然,語重心長地說:
“小然,聽姐的,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彆猶豫!”
徐然自從動了買房的心思後,確實一直在默默關注著房價的走勢。
隻是眼看著房價之前一天天往上漲,而她攢錢的速度似乎永遠追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
心裡說不著急那是假的。
現在經濟危機爆發,房價暴跌,她反而更猶豫了。
店裡來來往往的顧客,也經常能聽到類似的議論:
“哎呀,我家那房子剛買沒多久就降價了,虧死了!”
“現在誰還敢買房啊,誰知道還會不會繼續跌?”
“......”
這些聲音,也讓徐然打消了立刻買房的念頭,想著再觀望觀望。
但陳姍姍的態度異常篤定:
“小然,你信姐!”
“這房價的漲跌,就跟股票似的,有漲就有跌,有跌就有漲,它不可能一直漲上天,也不可能一直跌到穀底,總會有起伏的週期。”
“你放心大膽地買!姐跟你保證,以後這房子要是真虧錢了,姐給你接盤!虧多少,姐補給你!”
=
吳信接到陳姍姍的電話後,立刻開始幫她尋找合適的房源。
他對陳姍姍的完全信服,源於幾個月前。
就在他兒子滿月宴過後大概一個月,之前喝的那個品牌奶粉,突然被新聞曝光存在嚴重新增有害物。
吳信的兒子幸虧喝的時間不長,中毒症狀不算太深,經過治療很快康複了。
每每想起這事,吳信都後怕的很。
如果不是陳姍姍當初極力建議,換了奶粉,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如今這個時期,來找吳信掛牌賣房的人很多,都是著急出手套現或者止損的。
像陳姍姍這樣,逆流而上,很少。
吳信也更加佩服陳姍姍的眼光和魄力。
陳姍姍買哪兒,他就跟著買。
他也不貪,跟著陳老闆喝口湯就行。
==
2009年元旦,
陳姍姍沒等到吳信那邊的訊息,卻跟著劉麗來了小商品城,參加服裝展會。
劉麗兩口子的服裝廠也受到波及,在奧運過後,訂單量銳減。
當然也不隻是她一家,其他工廠也是如此。
劉麗知道,越是市場低迷,越不能坐以待斃,更需要學習、尋找新的機會。
這一年,服裝廠年淨收入大約有五六十萬,已經完全超出了她最初設定的目標。
可人也是貪心的,一旦到了這個目標,就有新的**出現。
她發現自己很享受賺錢的過程,看著廠裡忙碌的快感。
當她在行業網站上看到這個最新展會的訊息時,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陳姍姍。
她記得陳姍姍上次跟她提過:
如果再有南方的展會,一定要叫上她,說是想去開眼界,長見識。
陳姍姍來之前,原本的打算確實隻是來拓展視野的。
然而,她們到的時候,正好遇到商品城四期有鞭炮開業儀式,腦中就有了新想法。
至於台上人說什麼,她一個字也沒聽進去。
劉麗注意到陳姍姍有些走神,以為她對展會內容不感興趣,便低聲問道:
“你要是覺得有點無聊,或者累了,可以先去休息區歇一會兒。”
陳姍姍回過神來,對劉麗笑了笑,解釋道:
“沒有沒有,挺好看的,這些設計都很新穎。我就是來的時候有點暈車,現在還有點不太舒服。”
“哎呀,你不早說!”
劉麗有些懊惱,“我陪你一起過去休息?”
她們這次是開車過來的,將近一千公裡,兩人輪流開了十幾個小時。
陳姍姍確實有些暈車,不過她開車的時候倒不暈。
她隻是想找個理由,方便單獨行動,去四區市場那邊看看。
“不用了不用了,”
陳姍姍連忙擺手,
“我一個人過去透透氣就好,你安心看展吧。”
說完,她安撫性地拍了拍劉麗的手背,隨後轉身出了展廳。
劉麗看她臉色還好,也就沒跟上去。
台上那位在國內頗具名氣的設計師正在分享國內外各大品牌的理念,機會實在難得。
她不想錯過...
陳姍姍從展廳出來後,沒有選擇先去招商處,而是到三區四區的市場去轉轉。
三區的市場顯然已經相當成熟,門店基本處於滿租狀態,生意看起來也還不錯。
陳姍姍在裡麵簡單地逛了逛,感受一下氛圍。
接著,她便去剛剛交付不久的四區市場。
四區是上個月才正式交付使用的,可能是受經濟危機的影響,這裡的開業率並不高。
放眼望去,隻有不到一半的店鋪開門營業。
四區主營的是飾品和日用百貨這類小商品,本來就不如服裝類那麼熱門搶手,又恰逢經濟寒冬。
陳姍姍甚至發現有好幾家店鋪門口已經貼出了“轉租”或者“轉售”的告示。
她挑選了幾家貼了告示的店鋪,按照上麵留的電話打了過去,詢問了一下價格。
對方的報價,基本算是開盤價了。
她自家店就是賣飾品的,問好這邊的賣價後,在各個檔口逛了起來。
這一逛,還真讓她發現了幾款設計新穎、品質不錯的。
她現在的供貨廠家產品質量確實穩定可靠,但“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道理她還是懂的。
後麵,她留了三家檔口的聯係電話和樣品。
陳姍姍的飾品店之所以生意比其他店好,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店裡所有的飾品款式,她都親自試戴過。
因為她堅信,東西的好壞,尤其是飾品這類貼身佩戴的物品。
隻有親自試用一段時間,才能真正瞭解其舒適度、耐用度和褪色情況。
特彆是對於第一次合作的商品廠家,試用環節更是必不可少。
做完這些,陳姍姍這才走向四區大門入口處旁的招商處。
招商大廳裝修豪華,裡麵人不多。
十幾個穿著製服的招商銷售人員,此刻隻接待著四五組前來看房的客戶,顯得有些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