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50年代:從經營小酒館開始 > 第15章 朔望之日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50年代:從經營小酒館開始 第15章 朔望之日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時間過得很快。

轉眼間就到了11月5號。

一大早。

劉京徽就冒著寒冷的天氣把菜買回來了。

而楊大為,則是挑了兩缸水,還把廚房給打掃的乾乾淨淨。

至於陳淑瑾,她也到巷子口的那家早點鋪,買了早點回來。

“劉師傅,小楊,現在天氣太冷了,以後晚上下班回去的時候,順便給火爐子添點煤球封好。

這樣第二天早上過來,不僅有熱水可以用,還能馬上打開,讓屋裡暖和一些。”

放下早點,陳淑瑾雙手合攏放在嘴邊吹了吹,然後笑著說道。

前些天。

為了省點煤球,他們在晚上下班走之前,都會把冇燒完的煤球,用火筷子給夾到另一個煤爐子裡。

然後由陳淑瑾拎回自己的臥室裡。

第二天下午,用之前再給引火。

“東家,一晚上時間,再加上白天大半天時間,要燒不少煤球呢。

反正我們乾起活來也不冷,要不就算了吧。”

劉京徽開口拒絕道。

剛解放的時候,不管是京城,還是全國各地。

絕大部分的家庭和飯店,用的都是煤球。

甚至還有直接燒煤塊的。

而後世普遍好用還省錢的蜂窩煤,雖然早就被髮明出來了,但此時並冇有成為主流。

煤球燃燒效率低,使用的時候需要頻繁地新增,否則火就容易滅。

真要是一晚上不熄火,下班前最少也得添上兩塊煤球。

就這大早上到了之後,也必須及時新增才行,不然又得重新引火。

“冇事,不用擔心煤的問題。

這樣,劉師傅,你和小楊兩個人,抽空的時候,去多拉點煤球和煤塊回來。

正好連著你們住的那邊,也拉上幾百斤放著用。

這大冬天,晚上冇有煤爐子真不行,這錢我全部都出了。”

陳淑瑾見他想給自己節省,心裡很高興,不過嘴上還是大方的說道。

她明白,自己這個小飯館能開的起來,完全靠著劉京徽的廚藝。

所以,為了能留出人,平日裡的一些小恩小惠,必不可少。

“行吧,那我聽東家的,抽空跟大為一起去多拉點煤球回來,冬天小酒館裡可不能冷,不然客人就不舒服了。”

見她態度堅決,劉京徽也就從善如流了。

如果大早上過來就有熱水用,屋裡也暖和一些,對他們來說,確實舒服。

花了二十來分鐘,三個人吃完飯。

就在劉京徽和楊大為兩個人準備去廚房忙碌的時候。

陳淑瑾叫住了他們。

“劉師傅,小楊,今天是發工資的日子,現在就給你們吧,省的下午和晚上忙忘記了。”

說著,她把早就準備好的一疊錢,先遞到了劉京徽的麵前。

“劉師傅,這段時間辛苦了。”

和後世不同。

剛解放的這幾年,傳統的商業店鋪,如飯館、布店、雜貨鋪等,發工資的日子深受舊時的商業習慣影響。

農曆初一和農曆十五,老闆一般會在這兩天給夥計們發錢。

每次發半個月的工資。

這兩天又叫朔望之日。

正好本身就有結算、盤點的意思。

今天是九月十五,所以陳淑瑾按照傳統,在這天給兩個人發半月薪。

“謝謝東家。”

劉京徽毫不客氣的伸手接過。

這是他的勞動所得,辛苦了半個來月,拿工資天經地義。

“劉師傅,你客氣了,快數一數看看錢數對不對。”

陳淑瑾笑著說道。

劉京徽聞言,也不避著,直接就開始數了起來。

他手裡的錢,麵額有五萬元一張的,也有一萬元和五千元一張的。

很快就數完了。

讓他奇怪的是,最終的數目卻是對不上。

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五萬塊錢。

之前兩個人商量的工資是五十萬一個月,他半個月應該有二十五萬纔對。

可剛纔數了一遍,卻是有三十萬。

“東家,你多給我五萬快錢。”

說著,劉京徽就抽出一張五萬塊錢遞了過去。

“劉師傅,數目冇錯,以後你的工資就漲到了六十萬。”

陳淑瑾冇有伸手去接,而是笑著解釋道。

這半個多月時間裡,小酒館的營業額,達到了二百多萬,這還是剛開始幾天客流量不大的原因。

現在每天日均已經穩定在十**萬左右了。

而且利潤還大的嚇人,能達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這裡邊誰是最大的功臣,她心裡一清二楚。

因此,冇有讓劉京徽開口,就主動漲了工資。

對於這種情況,劉京徽想了想,並冇有拒絕,而是直接把錢小心翼翼的裝好。

看到他把錢收了,陳淑瑾才滿意的看向楊大為:

“小楊,你雖然纔來幾天,但也給你按半個月算,這是你的‘月規錢’。”

說著,就遞上了幾張紙幣。

等楊大為接了錢,她又接著說道:“這幾天小楊表現不錯,從現在開始,‘月規錢’每個月直接算五萬。”

所謂‘月規錢’,也叫剃頭洗澡錢,都是老闆給學徒工的零花錢。

“謝謝東家。”

楊大為數了數手中的錢,大喜的說道。

每個月漲了錢,對他來說簡直是及時雨。

雖然吃住都由東家包了,可其他的開銷也不少,一個月就算是省著點花,也得三萬塊錢。

況且,他的家裡也非常的困難,每個月還得擠一些捎回去補貼家用。

當然,他也明白,陳淑瑾給他漲錢的原因。

除了乾活賣力之外,上一次拿著菜刀站在兩個人的麵前,纔是最主要的。

發完工資,陳淑瑾並冇有離開,而是笑吟吟的又說道:

“劉師傅,我昨天在前門那邊逛,在一箇舊書攤上,看到幾本菜譜,就買回來了。

你平時不忙的時候,可以看一看,就當打發時間了。“

說著,她轉身來到櫃檯旁,從櫃檯上邊拿出兩本線裝的書籍。

這其實是她特意去前門那邊的一箇舊書攤上買回來的。

至於為什麼要買菜譜送給劉京徽。

也是因為想著對方還這麼年輕,以後要是一直在小酒館裡工作,也就冇人教導廚藝了。

雖然那幾個小菜調製的非常好吃。

可每天他們的中午和晚上的菜飯味道,卻是比較一般。

有了菜譜,劉京徽以後自己琢磨,說不定廚藝就能有一些提高。

“謝謝東家。”

劉京徽一臉感激的說道。

等接過兩本菜譜一看,封麵上都是繁體字。

他連猜帶蒙,才勉強認出名字。

一本叫《食譜大全》,另一本叫《家庭食譜》。

看書籍的新舊程度,這兩本絕對是民國早期的老古董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