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阿膠糕裡的光陰 > 第105章 跨文化營銷團隊的組建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阿膠糕裡的光陰 第105章 跨文化營銷團隊的組建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好的,我們繼續第七卷的旅程。這是第105章。

---

第七卷:四海承風

第105章:跨文化營銷團隊的組建

新加坡體驗中心的順利落地,如同一石入水,激起了層層漣漪。但要讓這漣漪擴散得更遠,僅靠實體空間是遠遠不夠的。林靜和程致遠深知,真正能讓“靜心坊”在海外市場紮根生長的,是一支深諳跨文化溝通之道的營銷團隊。組建這樣一支團隊,其複雜性和重要性,不亞於打造任何一款核心產品。

在“靜心坊”新加坡臨時辦公室裡,一場特殊的麵試正在進行。麵試官是林靜、程致遠和新加坡總經理黃文傑,而坐在他們對麵的,是幾位背景迥異的候選人。

第一位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艾妮莎,一位戴著精緻頭巾的馬來裔女孩,擁有市場傳播學碩士學位,曾在跨國快消品公司負責過針對穆斯林市場的品牌活動。她流暢地闡述著對halal認證市場潛力的理解,以及如何將“靜心坊”的產品理念與伊斯蘭文化中注重潔淨、健康的生活方式相結合。“我們不僅僅是銷售產品,”艾妮莎眼神明亮,“更是傳遞一種被認可和尊重的健康哲學。”

第二位是詹姆斯·陳,一位在新加坡土生土長、受英式教育影響的年輕創意總監。他能言善辯,對社交媒體趨勢瞭如指掌。“我們需要跳出傳統的養生敘事框架,”詹姆斯揮舞著手勢說道,“對於年輕的都市群體,‘精力膏’不是補品,是他們的‘能量助推器’;‘祛濕茶’不是藥茶,是他們的‘體內空調’。我們要用他們的語言,在tiktok、instagram上創造能引發共鳴的內容。”

第三位是蘇珊·王,一位擁有十五年國際4a廣告公司經驗的新加坡華裔。她氣質沉穩,分析問題一針見血。“品牌出海,最忌諱的是‘文化傲慢’或‘自我東方化’。”蘇珊冷靜地指出,“我們不能假設他們理解‘氣血’‘陰陽’,但也不能為了迎合而完全丟掉文化根基。關鍵找到那個平衡點——將東方的智慧,用普世的價值和科學的態度‘轉譯’出來。比如,‘禦炎複元膏’的‘扶正固本’,可以轉化為‘係統性支援身體自愈力’這樣的現代健康概念。”

麵試結束後,林靜、程致遠和黃文傑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我們需要艾妮莎,她對特定文化圈層的理解和尊重,是我們進入馬來和印尼市場的鑰匙。”黃文傑首先表態。

“詹姆斯代表了新的傳播語態和渠道,能幫助我們觸達更年輕的消費群體,避免品牌給人‘老氣’的印象。”程致遠補充。

“而蘇珊,”林靜沉吟道,“她具備我們最需要的戰略視野和‘轉譯’能力。她能確保我們的品牌核心在跨越文化邊界時不失真、不變形。”

最終,他們決定吸納這三名各具特色的成員,並以蘇珊為核心,組建“靜心坊”首個跨文化營銷團隊。這個團隊的構成,本身就體現了“四海承風”的理念——多元、融合、互相激發。

團隊成立後的第一次

brainstorming(頭腦風暴)會議,就充滿了觀點的碰撞。

詹姆斯提出一個大膽的視訊創意:一個在cbd加班到深夜的年輕精英,疲憊地衝調一杯“精力膏”,瞬間煥發活力,鏡頭切換到他清晨在濱海灣跑步的矯健身影。“快節奏,強視覺衝擊!”他興奮地說。

艾妮莎則謹慎地提出:“這個創意很好,但其中涉及飲用的場景和方式,需要確保完全符合halal的規範,並且在麵向馬來市場時,模特的選擇和場景設定需要更貼近本地審美。”

蘇珊肯定了雙方的看法,並引導大家深入:“我們可以保留詹姆斯創意的核心——解決現代都市人的疲勞痛點,但在執行上更加精細化。針對不同市場、不同社群,製作不同版本的視訊。比如麵向馬來市場,我們可以選用馬來裔模特,場景設定在吉隆坡的雙子塔;麵向華人圈,可以更突出產品的傳統淵源;麵向泛亞太區年輕群體,則強調其科技感和時尚感。”

她還提出了一個核心建議:“我們還需要打造一個‘內容中心’,係統地生產關於中醫養生理唸的‘白話版’解讀、產品成分的科學解析、使用者真實體驗分享等多元化內容,作為我們所有營銷活動的支撐,教育市場,建立信任。”

林靜旁聽了這次會議,看著這支由不同文化背景成員組成的團隊,從最初的各執一詞,到後來逐漸找到共識與互補,她感到由衷的欣慰。她對黃文傑說:“看,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團隊。不是一種聲音覆蓋另一種,而是讓不同的聲音和諧共鳴,共同奏響‘靜心坊’的國際樂章。”

這支初具雛形的跨文化營銷團隊,如同一個精密的轉換器,一端連線著“靜心坊”深厚的品牌內涵與產品哲學,另一端則準備著,用世界聽得懂的語言和方式,將其娓娓道來。他們的工作,才剛剛開始,但方向已然清晰——不是生硬地輸出,而是巧妙地融入,讓東風的智慧,化作四海皆能感受的溫潤之風。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