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阿膠糕裡的光陰 > 第109章 海外代理招募的挑戰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阿膠糕裡的光陰 第109章 海外代理招募的挑戰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好的,我們繼續第七卷的旅程。這是第109章。

---

第七卷:四海承風

第109章:海外代理招募的挑戰

隨著靜心坊在新加坡市場逐漸開啟局麵,線下體驗中心和線上諮詢的流量穩步提升,一個現實而緊迫的議題擺上了日程——如何快速、有效地擴大市場覆蓋?沿用國內成功的代理招募模式,似乎是一條捷徑。然而,當這套成熟的體係移植到海外土壤時,卻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水土不服。

在新加坡臨時辦公室,一場關於代理招募策略的討論會氣氛凝重。負責渠道拓展的經理邁克爾正在彙報初步嘗試的結果,眉頭緊鎖。

我們參照國內的成功經驗,舉辦了首場小型代理招募說明會。邁克爾開啟ppt,展示著現場照片和資料分析,到場人數符合預期,但轉化率遠低於國內水平。我們遇到了幾個核心挑戰:

第一,文化認知差異。他指著圖表說,很多潛在代理對中醫養生理唸的認知非常淺層,甚至存在誤解。他們更習慣西方營養補充劑的直接功效邏輯,對於‘係統性調理’、‘長期改善’這類概念接受度較慢,擔心難以向終端客戶解釋清楚。

第二,商業模式的疑慮。邁克爾繼續道,新加坡人商業意識強,做事謹慎。他們對代理模式的穩定性、總部支援力度、以及是否真的能帶來可持續的收入非常關注。不少人直接詢問‘退出機製’和‘最低庫存承諾’,這與國內代理更看重事業機會和情感聯結的特點很不同。

第三,信任建立的難度。他補充,‘靜心坊’在中國已有相當的品牌知名度,但在新加坡,我們還是一個‘新麵孔’。潛在代理會花大量時間調研我們的公司背景、產品認證、市場口碑,決策週期明顯更長。

團隊成員艾妮莎從馬來市場角度補充:在馬來西亞,情況更複雜。除了以上問題,潛在的穆斯林代理還會非常關注halal認證的進展,以及總部的營銷物料是否充分考慮文化敏感性。這不僅是生意,還關乎他們的信仰和社群認同。

會議室陷入短暫的沉默。國內屢試不爽的成功故事分享
事業機會展望的招募模式,在海外似乎有些失靈。

林靜一直安靜地聽著,此時她緩緩開口:大家分析得很透徹。這說明,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國內的模式‘複製貼上’過來。在海外,我們招募的不是單純的‘銷售員’,而是本地化的‘品牌傳播者’和‘健康顧問’。這對他們的專業素養和文化理解力要求更高。

她轉向黃文傑和蘇珊:我們需要調整策略。第一,重心從‘招募’轉向‘培育’。

我們不能指望一場說明會就讓人下定決心。我們要先開設小型的、免費的‘東方養生文化入門’工作坊或線上課程,先教育市場,培養興趣,從中發現真正認同我們理唸的‘種子’。

第二,打造‘精英化’、‘顧問式’的代理樣板。林靜繼續部署,我們可以先重點扶持幾位有醫療、營養學背景,或本身是養生愛好者的早期代理,將他們打造成‘健康顧問’式的成功案例。他們的專業效能更快地建立信任,他們的故事也更具說服力。

第三,提供更本地化、更堅實的支援。她強調,我們需要準備更詳儘、更科學的培訓材料(多語言),提供更靈活的庫存和退換貨政策以適應本地商業習慣,並且加快halal等關鍵認證的程序,解除潛在夥伴的後顧之憂。

程致遠從成本角度提出建議:同時,我們也要探索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模式。對於距離體驗中心較遠,或者時間有限的潛在代理,我們可以開發完善的線上培訓係統和支援工具,讓他們也能高效開展業務。

新的策略很快被付諸實踐。他們不再急於舉辦大型招募會,而是轉而組織小範圍的深度交流沙龍;他們製作了係列短視訊,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解產品原理和養生知識;他們為首批簽約的幾位具有營養師資格的代理提供了額外的專業培訓和支援。

這個過程比預想中更慢,更耗費心力。但漸漸地,他們開始吸引到一些真正對品牌理念感興趣、願意投入時間學習、並看好長期前景的優質夥伴。一位剛簽約的代理王醫生(一位華裔中醫愛好者)在簽約後對黃文傑說:我看重的不是快速賺錢,而是你們做產品的誠意和傳播健康文化的初心。我相信,這條路雖然慢,但走得遠。

林靜得知後,對團隊說:看,這就是我們想要尋找的同行者。海外市場的拓展,急不得。我們要找的不是數量,是質量和契合度。每一個真正理解並認同我們的代理,都是我們在海外播下的一顆珍貴的種子,他們未來的成長,將決定我們在這片土地上的根係能有多深。

挑戰依然存在,但方向已然清晰。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