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膠糕裡的光陰 第110章 構建全球供應鏈支援體係
好的,我們繼續第七卷的旅程。這是第110章。
---
第七卷:四海承風
第110章:構建全球供應鏈支援體係
隨著新加坡體驗中心的穩定運營和首批海外代理的簽約,靜心坊的海外業務終於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然而,前台銷售的火熱,立刻對後台的供應鏈體係提出了嚴峻考驗。一個原本為國內市場設計的供應鏈,如何支撐起全球化業務的複雜需求?這個問題,在第一批發往新加坡的貨物遭遇延誤後,變得無比迫切。
深夜的越洋視訊會議上,國內供應鏈總監老周頂著黑眼圈,正向林靜和程致遠彙報情況,語氣中帶著疲憊與自責。
林總,程總,這次延誤是我的責任。我們低估了國際物流的複雜性。老周指著螢幕上的物流軌跡圖,這批貨因為報關檔案中的一個微小疏漏,在新加坡海關被扣查了三天。雖然問題解決了,但影響了客戶體驗,也增加了額外的倉儲和滯港費用。
他繼續深入剖析問題核心:我們的供應鏈體係,目前就像一條設計精良的內陸河航運係統,突然要應對遠洋航行的風浪,有點力不從心。主要挑戰在幾個方麵:
第一,原料的全球采購與標準統一。老周調出原料清單,我們的核心原料,比如‘美辰天驕’阿膠塊,目前完全依賴國內供應。出口涉及到動物檢疫、原產地證明等複雜手續,週期長、變數多。而且,未來如果要在海外設廠,部分輔料(如枸杞、核桃)的本地化采購,如何確保其品質達到我們的‘靜心優選’標準?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第二,生產與倉儲的佈局。他切換ppt頁麵,目前所有產品都在國內生產,再統一出口。這種方式對於試水階段可行,但隨著海外訂單量增加,長距離運輸帶來的成本、時間以及品質保鮮(尤其是對溫濕度敏感的膏方)壓力會越來越大。我們是否需要考慮在海外建立區域分倉,甚至未來在東南亞設立灌裝或包裝線?
第三,國際物流與清關的專業性。老周強調,這完全是另一個專業領域。不同國家的海關政策、稅費、認證要求千差萬彆。我們現有的團隊缺乏處理國際物流的經驗,依賴貨代公司又存在資訊不對稱和響應不及時的風險。
程致遠麵色凝重:這意味著,我們必須立刻著手構建一個全新的、具有全球視野的供應鏈支援體係。這不僅是支援現有業務,更是為未來的規模化擴張打下基礎。
林靜沉思片刻,果斷決策:老周,這個問題必須上升到公司戰略層麵解決。我建議,立即成立‘全球供應鏈優化專案組’,由你牽頭,財務、法務、海外市場部核心成員參與。
她開始勾勒新體係的藍圖:
首先,我們要實現‘供應鏈視覺化’。引入先進的供應鏈管理係統,從原料采購、生產、出庫、航運、清關到海外倉儲入庫、最終配送,全流程資料打通,實時追蹤,提前預警風險。
其次,啟動‘多倉佈局’可行性研究。優先評估在新加坡建立區域中心倉的成本與效益,輻射東南亞市場。同時,研究核心原料在海外認證和采購的可行性,分散供應鏈風險。
再者,打造專業的國際物流團隊。不能完全外包,我們必須有自己的核心團隊精通國際貿易規則、關務流程,能夠有效管理和考覈外部物流服務商。
最後,建立‘柔性供應鏈’機製。海外市場需求波動大,我們的生產計劃和庫存管理必須能夠快速響應變化,避免斷貨或積壓。
老週一邊快速記錄,一邊提出:林總,這套體係構建起來,前期投入會非常大,包括係統、倉建、團隊成本。
這筆投入是必要的學費和基石。林靜語氣堅定,我們不能讓前線的將士因為後勤補給問題而功虧一簣。供應鏈是我們全球化的‘任督二脈’,必須打通。國內市場積累的利潤,要敢於投入到這個關乎未來的體係建設上。記住,品質和交付,是我們在海外市場建立信任的基石,一刻也不能鬆動。
會議結束後,林靜獨自在辦公室沉思。她意識到,品牌的全球化,不僅僅是市場和營銷的出海,更是整個企業運營體係、供應鏈能力的全球化升級。這背後是巨大的資金投入、複雜的組織變革和長期的戰略耐心。
她走到窗前,望著城市的燈火。國內的供應鏈網路,是他們用了近十年時間,一點一滴搭建起來的穩定血脈。如今,這條血脈必須生出新的枝乾,跨越重洋,去滋養遠方的市場。這個過程註定充滿挑戰,但唯有如此,靜心坊才能從一個成功的中國品牌,真正蛻變為一個具有全球運營能力的國際品牌。這條全球供應鏈的構建之路,將是四海承風夢想最堅實的底層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