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膠糕裡的光陰 第137章 入選“最具價值中國品牌”榜單
好的,我們繼續《阿膠裡的光陰》第七卷的旅程。這是第137章。
---
第七卷:四海承風
第137章:入選“最具價值中國品牌”榜單
初秋的北京,天空澄澈高遠。一場備受國內外商界矚目的年度盛事——“中國品牌價值峰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當權威評審機構主席在台上緩緩念出“靜心坊”的名字,宣佈其入選本年度“最具價值中國品牌”榜單時,會場內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鏡頭聚焦在嘉賓席上的林靜身上。她穿著一襲簡潔的深藍色套裝,起身時與身旁的程致遠交換了一個平靜而會心的眼神。走上領獎台的每一步,她彷彿都能聽到時光在耳邊流淌的聲音——那是廚房裡第一鍋阿膠糕咕嘟冒泡的聲音,是第一次海外訂單確認的郵件提示音,是新加坡年會上不同膚色的團隊成員舉杯歡慶的笑聲,是聯合國論壇演講後的如潮掌聲,也是肯尼亞婦女阿米娜用蹩腳中文說“謝謝”時的哽咽……
從主持人手中接過那座沉甸甸的、設計成風帆造型的水晶獎杯,林靜站到了發言台前。燈光有些炫目,但她清晰地看到了台下無數道目光,有關注,有讚賞,有探究。
“感謝評審委員會的認可。”她的開場白一如既往的平和,沒有激動難抑,也沒有刻意謙遜,“這座獎杯,很重。它掂量出的,不僅僅是我們團隊的商業成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期待。”
她沒有按照慣例的感謝名單念下去,而是將獎杯稍稍舉起,讓燈光透過水晶,折射出斑斕的色彩。
“此刻,我想借著這束光,請大家看到這獎杯背後,那些可能被數字和光環所遮蔽的身影。”
“我想請你們看到,我們遍佈全國的代理夥伴們,尤其是那些曾經迷茫、卻在‘靜心坊’找回自信與價值的普通女性們。是她們,用一雙雙曾經‘手心向上’的手,撐起了我們最初的一片天,並讓‘凡人微光’彙聚成炬。”
“我想請你們看到,我們德國團隊的漢斯先生,他從最初的質疑者,變成了我們文化和發展理念最堅定的理解者與傳播者。是他讓我深信,真誠與品質,能夠跨越一切文化的藩籬。”
“我想請你們看到,我們在肯尼亞‘母親的光’專案中的阿米娜,以及無數像她一樣,因為一點點外部的善意和賦能,就努力煥發出全部生命光彩的普通人。她們讓我懂得,企業的價值,最終要體現在對每一個具體生命的尊重和改善之上。”
她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將一個個名字和故事,從獎杯耀眼的光芒背後,清晰地呈現在所有人麵前。
“有人問我們,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是古法工藝?是現代科技?還是全球化的戰略?”林靜微微停頓,目光掃過全場,“這些都很重要。但我們內心最深的體悟是,所有這些‘術’的層麵,都必須構建在‘道’的根基之上。這個‘道’,就是我們始終秉持的‘積善行,思利他’。”
“它指引我們,在麵對文化差異時,選擇理解與尊重,而非生硬的輸出;在麵對市場誘惑時,選擇對品質的堅守,而非短期的利益;在麵對商業競爭時,選擇構建共贏的生態,而非零和的博弈;在獲得發展之後,選擇回饋社會,承擔起超越商業本身的責任。”
“這份榮譽,是對我們過去堅持這條道路的肯定,但更是對我們未來繼續走下去的鞭策。”她的語氣變得愈發堅定,“它提醒我們,品牌的價值,最終不取決於市值的高低,而取決於它為社會創造了多少真實的價值,為多少人的生活帶來了積極的影響,在多少人心目中植入了信任與美好的種子。”
“這份榮譽,屬於每一個相信並踐行著‘積善行,思利他’的‘靜心坊’人,屬於每一位給予我們信任和支援的同行者。前路漫漫,我們將承此殊榮,如履薄冰,亦滿懷信心,繼續深耕這片用善意澆灌的田野。”
發言結束,林靜鞠躬致意。台下寂靜片刻,隨即爆發的掌聲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持久、更加熱烈。許多人的眼中閃爍著觸動光芒。他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成功的女企業家,更是一個始終不忘來時路、將深沉的人文關懷融入商業血脈的同行者。
當晚,慶功宴後,林靜和程致遠避開喧鬨,在酒店花園裡慢慢散步。夜風微涼,帶著初秋的清爽。
“今天表現得真好。”程致遠輕聲說,“你沒有談論任何具體的商業策略,卻講出了我們最核心的競爭力。”
林靜停下腳步,仰頭望著城市的霓虹,手中彷彿還殘留著獎杯的觸感。
“因為那一刻,我腦海裡閃過的,真的不是財務報表或者市場占有率。”她輕聲說,“我看到的,是丫丫畫的那張畫,是熬膠時升騰的蒸汽,是團隊熬夜攻關後的黑眼圈,是漢斯第一次嘗到改良版產品時驚喜的表情,是阿米娜眼裡重新亮起的光……是這些瞬間,定義了我們是誰,也定義了‘靜心坊’這三個字的價值。”
她轉過身,看著程致遠,眼中映著星光與燈火:“這座獎杯,是一個高高的路標,它告訴我們方向沒錯。但路,還要我們一步一步,繼續腳踏實地走下去。”
入選“最具價值中國品牌”榜單,是“靜心坊”發展史上的高光時刻,但林靜和她的團隊,已經將目光投向了獎項之外更遠的遠方。這份榮譽,是裡程碑,更是加油站,為下一段承風前行的旅程,注入了更為堅定的信心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