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試錯清單 事業上的相互吸引
事業上的相互吸引
與顧廷軒的初次合作,像是一場精心佈局的高智商棋局,讓我久違地感受到了腎上腺素飆升的快感。會議室裡,落地窗外是上海午後薄霧籠罩的城市天際線,室內空調的冷風似乎也帶著一絲肅殺。我和我的團隊,對麵是顧廷軒和他精銳的隊伍,空氣中彌漫著數字和策略的硝煙。他的沉穩和睿智,像一道無形的磁場,強大而內斂,吸引著我,也激勵著我。
我記得第一次與他正式交鋒,是在一場關於新金融產品推廣策略的提案會上。我們公司是甲方,顧廷軒的公司是乙方。他穿著一身剪裁合體的深灰色西裝,領帶的顏色恰到好處地壓住了襯衫的白,一絲不茍得像他提交的方案。他的目光深邃而有力量,不像陸揚那樣熱情四射,也沒有那些相親物件眼中的審視和輕浮,而是一種純粹的、帶著探索意味的欣賞。他聽著我的闡述,不時點頭,偶爾會在筆記本上寫下什麼,每一個動作都透著一股專業人士特有的效率和從容。
當輪到他彙報時,會議室裡的氣氛明顯變得不一樣了。他沒有用任何誇張的辭藻,隻是用最精準的資料和最清晰的邏輯,將一個複雜的市場分析拆解得深入淺出。他提出的解決方案,更是像一把鋒利的刀,直指我們專案中的痛點,卻又給出了出人意料的巧妙建議。我坐在那裡,幾乎是全神貫注,手中的筆幾次停在半空,被他獨特的視角和精辟的論點所震撼。
散會後,天色已經暗了下來,上海的霓虹燈開始在窗外閃爍。大部分同事都收拾東西匆匆離去,隻剩下我和我的幾名下屬還在討論顧廷軒方案中的一些細節。我正拿著筆在白板上圈畫著,突然聽到身後傳來低沉而富有磁性的聲音:“林主管似乎對我們的方案還有些疑問?”
我轉過身,看到顧廷軒不知何時已經站在我身後不遠的地方。他沒有離開,隻是靠在會議室角落的窗邊,解開了西裝釦子,微側著頭,帶著一絲探究的笑容。夕陽最後的光線在他側臉上勾勒出一道金色的邊,顯得他的輪廓更加深邃。
“顧總還沒走?”我有些驚訝,但很快調整好狀態,拿起手中的資料,“顧總的方案很精彩,隻是有幾個點,我想再深入探討一下,或許我們能找到更契合的平衡點。”
他走過來,沒有直接看我,而是看向我手裡的方案。“哦?請說。”他的語氣平淡,卻又帶著一種鼓勵的意味。
我們站在白板前,他沒有立刻對我的疑問進行反駁,而是耐心聽我闡述。當我提出一個關於區域市場拓展的疑慮時,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我:“林主管覺得,這個市場最大的風險點在哪裡?”他像一個引導者,而不是一個急於推銷自己方案的銷售。這種互動方式讓我感到被尊重,也激發了我更深層的思考。那場討論持續了近半小時,直到我的下屬們都識趣地先行離開。
“多謝顧總指點。”我合上筆記本,感覺思路豁然開朗。
他淡淡一笑,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許。“相互學習。林主管的洞察力,也很敏銳。”
他的這句誇讚,像一杯溫熱的手衝咖啡,在初秋的傍晚,暖暖地熨帖著我的心。它不是陸揚那種浮誇的“你真棒”、“你好厲害”,而是帶著一種專業人士的認可,讓我感到踏實和愉悅。
接下來的日子,我和顧廷軒的交流愈發頻繁,不再僅僅侷限於專案會議。我們開始有更多的私人時間進行溝通,比如在緊張的會議間隙,他會主動留下來,與我討論一些專案細節,或者更深入地探討市場趨勢。有時,他會邀請我共進午餐,在輕鬆的氛圍中,我們不再僅僅是工作夥伴,更像是兩個在各自領域摸爬滾打,卻又能惺惺相惜的靈魂。
第一次與他共進午餐是在公司附近一家不太起眼的日式小館。餐廳裡飄著淡淡的味噌湯香氣,背景音樂是輕柔的三味線。他點的餐食很素雅,跟我一樣,似乎都偏愛清淡。我們從專案進展聊到行業趨勢,再到各自對生活的理解。
“林主管對未來有什麼規劃?”他夾起一塊壽司,漫不經心地問道。
我放下筷子,看著窗外川流不息的車流,思緒飄得很遠。“規劃?大概就是把手頭的工作做好,然後……找到一個能讓我內心安穩的地方吧。”我沒有提“愛情”這個詞,但我的潛台詞,或許他能聽懂。
他沒有追問,隻是輕輕抿了一口清茶,然後說道:“內心的安穩,往往不是外界能給予的。它源於對自我價值的確認。”他的話很輕,卻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了我內心的陣陣漣漪。我看著他,他那雙深邃的眼睛裡,似乎藏著許多故事,卻又始終保持著一種恰到好處的疏離感。他沒有評判我,隻是分享自己的觀點,這種不帶壓力的交流讓我感到非常舒服。
我發現,顧廷軒不僅僅在專業上有著令人驚歎的深度,他的知識麵也極其廣闊。他能從金融衍生品聊到古希臘哲學,從國際□□勢談到某部小眾文藝電影。他看問題的角度總是那麼獨特而深刻,常常能點醒我一些從未想過的盲點。我像一塊海綿,貪婪地吸收著他分享的一切,感覺到自己的眼界和思維都在被拓寬。
有一次,我為了一個複雜的市場預測模型熬了幾個通宵,感覺自己快要被海量的資料淹沒。在與顧廷軒的例行電話會議中,我語氣裡不自覺地帶著一絲疲憊。
“林主管,聽起來你最近有些過度勞累。”他的聲音透過聽筒傳來,帶著一絲關切,讓我感到意外。
“是有些,這個模型太複雜了,感覺陷入了一個死衚衕。”我歎了口氣。
“我曾經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他停頓了一下,然後語速緩慢而清晰地給出建議,“有時候,跳出資料本身,從哲學層麵去思考一下,會看到不一樣的答案。比如,你可以嘗試從古希臘的‘原子論’和‘辯證法’的角度去理解市場執行的底層邏輯,或許會有新的靈感。”
我當時聽得一愣,沒想到他會給出這樣的建議。但他這番話卻像一道光,照亮了我困頓的思緒。我結束通話電話後,立刻放下手中的資料,找了幾本哲學書籍來看。果然,當我用更宏觀的視角去審視那些冰冷的數字時,許多之前無法解決的問題,突然變得豁然開朗。第二天,我帶著修改後的方案去見他,眼中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
他看著我的新方案,嘴角揚起一抹淡淡的笑。“看來,你找到了新的視角。”他的讚許,對我而言,比任何甜言蜜語都更有分量。這種基於平等和尊重的讚美,對我來說彌足珍貴。他從不會像那些相親物件一樣,試圖用物質或條件來衡量我,他的欣賞是建立在對我能力和智慧的認可之上。他會在我提出一個創新性的觀點時,眼中閃爍著讚許的光芒;他會在我攻克一個難關時,輕輕地對我道一聲“乾得漂亮”。
在一次與海外團隊的視訊會議中,我提出一個大膽的風險規避方案。由於時差,會議持續到深夜。顯示器發出的幽藍光線照亮了會議室,窗外是漆黑一片的城市,隻有星星點點的燈火在遠處閃爍。我感到有些疲憊,但內心卻異常興奮,每一個細胞都在叫囂著成功的喜悅。
“林主管,這個方案很有前瞻性,我已經讓我的團隊去評估可行性了。”顧廷軒的聲音打破了沉寂。他坐在我的斜對麵,神色也帶著一絲疲憊,但那雙眼睛依舊明亮而肯定。
我疲憊地笑了笑:“顧總也辛苦了。”我揉了揉發酸的脖子,感覺全身的力氣都被抽乾了。
他起身走到我的桌邊,步履沉穩,沒有發出一點多餘的聲音。我看著他,他從他的公文包裡拿出一盒巧克力,遞給我。“補充一下能量。明天還有硬仗要打。”
那是一盒我平時最喜歡吃的黑巧克力,高純度的,帶點苦澀卻又回味悠長。我有些驚訝地看著他,我的喜好似乎從未在工作中提及。
“你喜歡這種口味的。”他似乎看穿了我的疑惑,淡淡一笑,那笑容很淺,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暖意。“我隻是……觀察力比較好。”
那一刻,我的心跳漏了一拍。我的世界彷彿瞬間安靜了下來,隻剩下我急促的呼吸聲。他不是像陳澤那樣,通過長時間的相處和默默觀察來記住我的喜好,陳澤的記憶是溫柔的滲透,是日久生情的默契。而顧廷軒,他是那種在短暫的、看似公事公辦的接觸中,就能迅速捕捉到對方細節的人,他的觀察力帶著一種精準和穿透性,讓我感到一絲溫暖,也感到一絲……危險的魅力。這種細致入微的關懷,混合著他獨有的成熟與睿智,如同夏夜的潮汐,悄無聲息地拍打著我內心那道高築的堤壩。
我發現自己開始期待與顧廷軒的每一次見麵。期待在會議室裡與他眼神交彙的瞬間,期待他帶來的每一個新觀點,期待他那深邃的眼神裡,偶爾流露出的,隻屬於我的那一點點欣賞和理解。我甚至開始認真地挑選每一次與他工作會麵時的穿著,會為了一個小小的細節而思慮再三,會在獨處時反複回味他說的每一句話。那些曾經被陸揚的熱情衝刷過的、又被顧廷軒的欺騙凍結過的內心,此刻竟然又開始萌動。
我以為我經過前兩段感情的洗禮,已經對愛情麻木,或者至少會更加警惕。但顧廷軒的出現,卻像一股暗流,悄無聲息地滲透進我的心房,衝刷著我所有的防備。它不是轟轟烈烈的海嘯,而是深海裡潛藏的暗湧,緩慢而堅定地將我捲入其中。我再次感受到久違的心動,那種心動,不同於陸揚的青春熾熱,而是更深沉、更成熟的吸引,像一杯陳年的威士忌,入口醇厚,回味無窮。我開始想,也許,這樣的男人,纔是真正能給我帶來“滋養”和“堅定選擇”的人。他像一座燈塔,在迷霧重重的都市叢林中,指引著我,讓我渴望能靠近,能停泊。我沉溺在這種被引導、被欣賞、被理解的感覺中,甚至開始在心中勾勒他可能帶給我的未來。那種被一個智者引導、被一個強者守護的畫麵,在我腦海中變得越來越清晰。然而,彼時的我,還未曾想過,這份看似堅不可摧的吸引力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暗礁與漩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