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愛的試錯清單 > 周琪的拜金與蘇雅的理性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愛的試錯清單 周琪的拜金與蘇雅的理性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周琪的拜金與蘇雅的理性

週一的清晨,上海的空氣帶著一絲微涼的濕意,高樓大廈的玻璃幕牆反射著初升的曦光,像一幅冷硬而又光鮮的畫卷。我頂著淡淡的黑眼圈,準時出現在公司。那不是因為睡眠不足,而是昨夜夢裡,李明軒那張油膩的臉,和他說著“女人嘛,就該乖乖在家”的嘴臉,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昨天下午的“李明軒事件”,無疑讓我對相親的期待值跌至穀底,簡直是墜入了馬裡亞納海溝。

可笑的是,耳邊卻一直回蕩著周琪那句“效率至上論”——“林意,你彆挑了!上海男人就是這樣,能挑個條件過得去的就不錯了!”這句話,像一根紮進肉裡的刺,讓我無法停下腳步。她已經又火速給我推薦了幾個新的相親物件,並附言:“你再挑,過了30歲,哭都來不及!”

我對她這種把愛情當業績,把婚姻當投資的理論嗤之以鼻,可手卻很不爭氣地,點開了那些新的微信名片。手機螢幕的光映照著我的臉,我看到自己的嘴角帶著一絲自嘲的弧度。這就是現實,哪怕心裡再不情願,再覺得荒謬,我還是得在這殘酷的“婚戀市場”裡,披荊斬棘地繼續尋覓。如同一個在都市叢林裡迷路的獵人,明知道前方可能隻是幻影,卻不敢停止腳步。

午休時分,我約了周琪和蘇雅在公司附近一家精緻的咖啡館見麵。不是陳澤那家,那是我一個人的秘密花園,就像三毛筆下那些被私人珍藏起來的沙漠角落,隻屬於我。這家咖啡館,則更偏向商務風格,桌椅是冷色調的金屬和皮質,背景音樂是輕柔的爵士樂,適合談論那些不那麼浪漫的“人生大事”。莉娜還在她的“藝術體驗”裡,聽說最近又換了一個“靈感繆斯”,聯係不太上,我隱約有些擔憂,但此刻,我需要更“接地氣”的建議。

我剛坐下沒多久,周琪便如一陣帶著香風的旋風般出現。她穿著一套剪裁合體的職業套裝,顏色大膽卻不失質感,脖頸間一條絲巾是某個我叫不上名字的奢侈品牌,手腕上晃動著一串細密的鑽石手鏈。她的妝容精緻得彷彿要上雜誌封麵,一頭波浪長發隨意地披散著,卻依然散發出強大的氣場。她一見到我,那雙化著精緻眼線的眼睛就瞪得老大,聲音帶著一絲恨鐵不成鋼的焦急:“林意,你真的把李明軒給拒絕了?你知不知道他家在外灘有幾套房嗎?那種男人,稍微忍忍,你這輩子就衣食無憂了!”她搖著頭,那動作幅度,彷彿我錯過了幾億的生意,不,簡直是錯過了一個億萬帝國。

我無奈地端起麵前的拿鐵,喝了一口,微苦的咖啡味試圖衝淡我內心的煩躁:“周琪,你能不能彆把感情和物質劃等號?他那種把女性當成附屬品的態度,我忍不了。他說話的語氣,彷彿在招聘一個高階保姆兼生育機器,而不是在尋找一個平等的伴侶。”

周琪撇撇嘴,眼神裡帶著一絲不屑,彷彿我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傻姑娘:“拜托,林意,你活在小說裡嗎?哪個男人不是圖你點什麼?他圖你貌,圖你家世,圖你溫柔賢淑,圖你是個工具人,總要圖一樣吧。如果你能圖他錢,這不就是一種等價交換嗎?你以為他會圖你那點虛無縹緲的真愛?”

我竟無言以對。周琪的話,雖然極端,像一顆裹著糖衣的毒藥,卻也**裸地道出了某種殘酷的現實。她的價值觀一直都很明確,如同她銷售遊艇的邏輯一樣清晰:男人不管是不是真心,隻要有錢肯花錢,那纔是真的。她自己就是這套“都市生存法則”的最好實踐者。她用金錢築起一道銅牆鐵壁,試圖保護自己不被感情傷害,卻不知這道牆也隔絕了她感受溫暖的可能。

“我跟你說,我最近又跟一個‘大款’約會,開的是保時捷,送的都是愛馬仕。”周琪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但眼神深處,我卻捕捉到了一抹我熟悉的疲憊和空虛,那就像是沙漠旅人眼中看到的幻影,明明知道不真實,卻又忍不住追逐,“不過嘛,也就是玩玩。他們這種人,對女人都一個樣,不會真正付出感情的。”

我看著她光鮮亮麗的裝扮,香奈兒的包,卡地亞的手鐲,精緻的妝容下是掩不住的倦色。我感受到她內心深處那份深深的寂寞,彷彿那奢華的物質,隻是用來填補情感空洞的無底洞。周琪看似無所不能,遊艇銷售的業績也是公司頂尖,在客戶麵前八麵玲瓏,但在感情世界裡,她卻像一個在沙漠中尋找綠洲的旅人,明知道眼前的是海市蜃樓,卻還是義無反顧地追逐著,用物質來麻痹自己。

“周琪,你是不是也覺得,在這個城市,找不到一個能給你真愛的男人?”我輕聲問,帶著一絲心疼。

周琪的笑容僵了一下,那抹疲憊的痕跡在眼角更深了一點,但很快又恢複了那副無所謂的表情,語氣帶著幾分不屑:“真愛?那是什麼?能當飯吃嗎?林意,你彆被小說騙了。我見過太多‘真愛’最後都變成了‘真煩’,變成了一地雞毛的蒜皮,變成了你搶我奪的財產爭奪戰。”她說著,端起麵前那杯特調的雞尾酒,一飲而儘,彷彿要將所有不快都吞進肚子裡。

一直安靜聽著我們爭論的蘇雅,這時慢悠悠地推了推她鼻梁上的黑框眼鏡。她的打扮一向嚴謹,一身剪裁得體的深色職業裝,頭發一絲不茍地盤在腦後,彷彿她的人生也像她的發型一樣,紋絲不亂,都在她的掌控之中。她用她一貫冷靜到近乎刻板的語氣開口:“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周琪的觀點確實有其合理性。在現代社會,愛情的成本和收益很難量化,但婚姻的物質基礎和風險卻是可以計算的。但從心理學角度,情感連結是一種基本需求,長期缺乏深層情感連線,可能會導致心理健康問題,例如抑鬱症或焦慮症的風險增加。”

我忍不住翻了個白眼,無奈地歎了口氣:“蘇雅,你能不能彆把什麼都用理論來分析?我隻是想聽聽感受,不是想聽論文摘要。”

蘇雅麵無表情,一本正經地回答:“我隻是提供一個客觀的視角。情感是主觀的,但人是社會性的,需要客觀的資料來輔助判斷。”

周琪突然歎了口氣,臉上難得露出一點真實的落寞,那是一種連她自己都無法輕易掩飾的疲憊:“說白了,林意,我們都一樣。在這個城市,好男人稀缺,尤其是有錢有顏還專一的,簡直是國寶。大家都是聰明人,誰也不想先付出。你嫌人家條件不好,人家嫌你年紀大;你嫌人家花心,人家嫌你矯情。到最後,能找到個差不多能過的,就不錯了,起碼還有個伴。”

她的話像一盆冰冷的雨水,嘩啦一下澆滅了我心中最後一絲對浪漫愛情的火苗。周琪是上海灘的“老江湖”了,她的經驗雖然帶有偏頗和物質至上的濾鏡,但也有著殘酷的現實依據。她見過太多光鮮亮麗背後的茍且,也深知這座城市對女性的苛刻和無情。這裡的每一份光鮮,都可能伴隨著無數的妥協和計算。

“你彆看我整天跟這些大款打交道,出入高檔場所。他們眼裡,我也就是個‘玩伴’。”周琪的聲音低了下去,彷彿在自言自語,又彷彿在傾訴著無法言說的委屈,“有的已婚土豪,甚至直接跟我說,讓我做他的‘小三’,他可以給我買房買車,條件都談好了,隻要我彆鬨,乖乖聽話。我他媽當時真想一巴掌呼過去,告訴他,老孃不稀罕他的臭錢!”

我聽著周琪的經曆,心裡替她感到不值。外表堅硬如刺的周琪,彷彿穿上了一層刀槍不入的盔甲,卻在內心深處,也有著難以言說的脆弱和妥協。她用物質包裹自己,用金錢來衡量一切,卻也因此付出了情感的代價。

“所以林意,我勸你,彆太清高了。男人都一個樣,隻不過是包裝不同罷了。”周琪又恢複了她那副玩世不恭的模樣,嘴角勾起一抹熟悉的弧度,但我知道,她是在用這種方式來掩飾自己的傷疤,用一副無所謂的姿態來保護自己不再受傷。

蘇雅這時又插了一句,聲音如同宣讀法律條文:“根據社會調查資料,男性在擇偶時的年齡偏好確實存在普遍趨勢,普遍傾向於選擇比自己年輕的女性。因此,女性年齡越大,優質男性資源越稀缺,這是客觀現實。”

“蘇雅!”我忍不住打斷她,聲音帶著一絲煩躁,“我知道我年紀大了,我知道這些殘酷的現實,你彆再給我進行資料分析了!我隻是想找個能好好愛我的人,不是想聽市場分析報告!”

蘇雅推了推眼鏡,不再說話,臉上沒有一絲情緒波動。她的理性,有時像一把雙刃劍,雖然能鋒利地剖析現實,直指問題的核心,卻也紮得人心裡生疼,讓人無處可逃。

我們三個人,三個迥然不同的女性,莉娜的浪漫與天真,周琪的拜金與虛榮,蘇雅的嚴謹與理性,都在上海這座光怪陸離的都市森林裡,以各自的方式生存著,共同麵對著相似的困境——關於愛情,關於年齡,關於自我價值的尋找與定位。我們是彼此的鏡子,映照出不同的選擇和掙紮。

我看著咖啡館窗外車水馬龍的街道,人流如織,車輛穿梭,每個人都步履匆匆,似乎都在追逐著什麼。突然覺得有些厭倦,一種從骨子裡透出來的疲憊感。我以為我逃離了小鎮的束縛,來到了更廣闊的天地,就能找到不一樣的活法和愛情。可到頭來,這座城市裡的人們,卻似乎被更深的**和規則所束縛,每個人都戴著麵具,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名為“成功”的巨大牢籠裡,苦苦掙紮。

我搖了搖頭,試圖甩掉這些沉重的思緒。無論如何,明天還要繼續工作,生活還要繼續。至於愛情,或許,我隻能在下一次相親中,繼續尋找那渺茫的希望了。就像沙漠裡的一滴水,不知道能否找到真正的綠洲,但至少,我還在尋找。那種淡淡的憂傷,彌漫在空氣中,與咖啡的香氣混合在一起,提醒著我,這就是我的上海,我的生活。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