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拜師修煉下山 > 第16章 戰犯管理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拜師修煉下山 第16章 戰犯管理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顧傾城與陳曉陽,這對似乎總與山水有不解之緣的旅伴,今日,他們的腳步又一次踏上了一片充滿生機與傳奇的土地——遼寧省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境內的紅河穀國家森林公園。

當他們的身影出現在公園入口,彷彿連空氣中都彌漫開一種久違的期待與欣喜。顧傾城微微眯起眼,深吸了一口那混雜著草木清香與濕潤水汽的空氣,嘴角不自覺地彎起一抹愜意的弧度:“曉陽,你聞,這裡的空氣,就是不一樣。”

陳曉陽也笑著點頭,目光早已被遠處層巒疊嶂、綠意盎然的群山所吸引。“是啊,每次來這種地方,都感覺像是給心靈洗了個澡。”他頓了頓,看向顧傾城,“還記得我們上次一起去的那個峽穀嗎?這裡的紅河穀,據說更是彆有一番風情,尤其是那漂流,可是出了名的刺激。”

顧傾城眼中閃過一絲嚮往:“當然記得,那這次我們可得好好體驗一下。不過,除了漂流,這紅河穀的原始森林風貌,我也很想細細感受一番。你看那山,連綿起伏,鬱鬱蔥蔥,像是一幅永遠也看不厭的水墨畫。”

他們並肩走著,腳下的石板路蜿蜒向前,將他們引向公園的深處。陽光透過層層疊疊的枝葉,灑下斑駁陸離的光影,耳邊是清脆的鳥鳴和潺潺的溪流聲,偶爾還夾雜著遠處隱約傳來的遊人的歡笑聲。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每一次呼吸都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陳曉陽一邊走,一邊向顧傾城介紹著他之前查到的資料:“這裡不僅自然風光獨特,還是滿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呢。說不定我們還能在沿途看到一些具有滿族特色的建築或者圖騰。”

顧傾城饒有興致地聽著,不時發出一兩聲驚歎。她的目光被路邊一叢叢不知名的野花吸引,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拂過花瓣上的露珠。“這裡的生態保護得真好,你看這花,開得多精神。”

兩人就這樣,一個興致勃勃地講述,一個津津有味地傾聽,時而駐足拍照,時而低聲交談,身影漸漸融入了這片廣袤而深邃的綠意之中。紅河穀國家森林公園,正以它最舒展的姿態,迎接這兩位遠道而來的客人,而屬於顧傾城和陳曉陽的又一段精彩旅程,也在這片迷人的山水間,緩緩拉開了序幕。他們期待著與那激蕩的河穀來一次親密接觸,也渴望在這靜謐的森林中,尋找到一絲心靈的安寧與啟示。

春意漸濃,陽光和煦,顧傾城與陳曉陽這對好友,懷揣著對英雄的崇高敬意與一份特殊的緬懷之情,再次踏上了前往遼寧省撫順市雷鋒紀念館的旅程。這座莊嚴肅穆的紅色記憶地標,對他們而言,不僅僅是一個參觀遊覽的場所,更像是一位無聲的導師,每次到來,都能給他們帶來新的感悟與心靈的洗禮。

當他們並肩走進紀念館園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尊高高矗立的雷鋒同誌塑像。雷鋒同誌身著軍裝,麵帶樸實而溫暖的笑容,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彷彿正深情注視著他曾無私奉獻過的這片土地和人民。顧傾城停下腳步,凝視著塑像,輕聲說道:“每次看到雷鋒同誌的笑容,都覺得特彆親切,心裡也暖暖的。”陳曉陽深有同感地點點頭:“是啊,這份笑容裡蘊含著純粹的善意和對生活的熱愛,無論時代怎麼變遷,都能打動人心。”

漫步在乾淨整潔的園區內,蒼鬆翠柏鬱鬱蔥蔥,象征著雷鋒精神的萬古長青。他們穿過鐫刻著雷鋒名言的語錄碑廊,那些樸實無華卻擲地有聲的話語,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每一句都深深烙印在他們心中,引發著強烈的共鳴。

進入紀念館主展館,濃厚的曆史氛圍撲麵而來。展廳內,通過大量珍貴的實物、圖片、文字資料以及生動的場景複原,全麵係統地展示了雷鋒同誌平凡而偉大的一生。從他苦難的童年,到參軍入伍後的成長與奉獻,再到那些廣為流傳的“雷鋒故事”——雨中送大娘、幫助戰友補襪子、省吃儉用支援國家建設……顧傾城和陳曉陽一邊仔細觀看,一邊低聲交流著感想。當看到雷鋒同誌那本泛黃的日記,以及日記中那工整娟秀的字跡和充滿理想信唸的文字時,他們更是深受觸動。陳曉陽感慨道:“雷鋒同誌真的是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了極致,他的偉大就體現在這種日複一日的堅持和無私奉獻之中。”顧傾城凝視著日記,若有所思地說:“在那個年代,他就能有如此高的思想覺悟和精神境界,真的太不容易了。他的精神,就像一座燈塔,指引著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在互動體驗區,他們還通過多媒體裝置,更直觀地瞭解了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的傳承與發揚。看到無數新時代的“活雷鋒”在各行各業默默奉獻、發光發熱的事跡,他們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深刻感受到雷鋒精神並未過時,而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踐行中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離開紀念館時,夕陽的餘暉灑在莊嚴的建築上,給這座紅色地標鍍上了一層溫暖的金色。顧傾城和陳曉陽的心中充滿了力量與感動。他們知道,這次重訪雷鋒紀念館,不僅是對紅色記憶的追尋,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雷鋒同誌那平凡而偉大的身影,以及他所代表的無私奉獻、愛崗敬業、樂於助人的精神,將繼續激勵著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努力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為他人奉獻的人,讓雷鋒精神這麵永不褪色的旗幟,在新時代的征程中高高飄揚。

秋日的陽光帶著一絲肅穆,靜靜灑落在遼寧省撫順市這座特殊的建築群落之上。顧傾城和陳曉陽並肩站在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的門前,心中百感交集。時隔多年,他們懷著對曆史更深沉的敬畏與探究之心,再次踏上了這片承載著複雜過往的土地。

推開厚重的鐵門,彷彿瞬間穿越了時空的阻隔。空氣中彌漫著曆史的塵埃氣息,混雜著秋日特有的清冽。顧傾城微微斂眸,目光掠過斑駁的磚牆、高聳的瞭望塔和圍牆上依舊清晰可見的鐵絲網遺跡。這些冰冷的建築元素,無聲地訴說著這裡曾經的森嚴與壓抑,讓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些關於戰爭、罪惡與人性掙紮的記載。

陳曉陽則習慣性地放慢了腳步,他的視線被管理所內儲存完好的各種設施所吸引。他們沿著當年戰犯們走過的路徑,先後參觀了監舍、審訊室、勞動改造車間以及俱樂部等場所。監舍內,簡陋的木板床、單薄的被褥、牆角的便桶,一切都保持著當年的原貌,彷彿時間在這裡凝固。牆上張貼的“認罪悔過”標語,字跡雖已有些褪色,卻依然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你還記得嗎?”顧傾城輕聲開口,聲音在寂靜的走廊裡顯得格外清晰,“第一次來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是震驚於戰爭的殘酷和戰犯所犯下的罪行。”

陳曉陽點點頭,目光落在一間展室裡陳列的戰犯日記和懺悔錄上:“是啊,那時太年輕,對很多曆史細節的理解都還停留在表麵。這次再來,感覺完全不同了。你看這些資料,除了記錄罪行,更多的是展現了他們在管理所工作人員的教育下,如何從抗拒到反思,再到最終認罪悔過的艱難過程。”

他們在“改造生活”展區駐足良久。這裡通過大量的圖片、實物和影像資料,詳細展示了戰犯們學習馬列主義、參加勞動改造、進行文體活動的場景。昔日雙手沾滿鮮血的侵略者,在這裡開始學習種菜、養雞、製作簡單的工藝品。窗明幾淨的閱覽室裡,他們曾留下刻苦學習的身影;寬敞的操場上,也曾回蕩過他們運動的口號。這種巨大的轉變,讓顧傾城和陳曉陽對“教育改造”這四個字有了更為深刻的體會。

在“特赦”展區,一份份泛黃的特赦令原件,一張張戰犯重獲新生後激動落淚的照片,深深觸動了他們。顧傾城的眼眶有些濕潤:“將昔日的敵人改造成熱愛和平的人,這需要何等的胸襟與智慧。撫順戰犯管理所的這段曆史,不僅是中國人民偉大人道主義精神的體現,更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奇跡。”

陳曉陽凝視著照片上那些曾經的戰犯在獲釋後致力於中日友好事業的報道,感慨道:“是啊,這纔是真正的‘化乾戈為玉帛’。這裡沒有以牙還牙的報複,而是用理性和人道的方式,從根本上消除仇恨的土壤,播撒和平的種子。這種處理方式,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他們走到管理所後院的一片草坪上,這裡如今草木蔥蘢,一片祥和。遠處的煙囪靜靜矗立,不再有當年的濃煙滾滾。陽光透過稀疏的枝葉灑下,在地麵上形成斑駁的光影。顧傾城深吸一口氣,空氣中似乎也少了幾分沉重,多了幾分寧靜與希望。

“每一次來,都會有新的感悟。”陳曉陽望著遠方,語氣深沉,“這裡不僅是一座曆史紀念館,更是一麵鏡子,時刻警示著我們戰爭的可怕,人性的複雜,以及和平的珍貴。”

顧傾城點頭表示讚同:“我們有責任將這段曆史銘記在心,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瞭解這裡發生的一切,珍惜當下的和平生活,共同守護來之不易的友好與安寧。”

離開戰犯管理所時,夕陽的餘暉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顧傾城和陳曉陽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次故地重遊,讓他們對這片土地所承載的曆史有了更為立體和深刻的認識。它不僅記錄了戰爭的創傷與罪惡,更彰顯了人性的光輝與和平的力量。這段特殊的曆史,如同一座不朽的豐碑,永遠矗立在他們心中,也矗立在每一個追求和平與正義的人們心中。

華燈初上,夜幕像一塊溫柔的黑絲絨,輕輕覆蓋了遼寧省撫順市新撫區的喧囂。顧傾城與陳曉陽並肩走在南陽美食街的入口,還未踏入,一股混合著各種誘人香氣的暖風便撲麵而來,瞬間驅散了殘留在身上的些許涼意。

這條街,他們並非第一次來,但每一次,都有新的期待在心頭縈繞。街道兩旁,霓虹閃爍,五彩斑斕的招牌在夜色中顯得格外醒目,“老字號燒烤”、“正宗麻辣拌”、“手工涼皮”、“特色炸串”……一個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如同一張張熱情的笑臉,招呼著南來北往的食客。

顧傾城深吸一口氣,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曉陽,你聞,還是這個熟悉的味道!每次來,我都感覺自己的胃容量瞬間擴大了好幾倍。”

陳曉陽笑著點頭,目光掃過那些升騰著熱氣的攤位和店鋪:“可不是嘛,這條街簡直就是我們的‘深夜食堂’。記得上次我們來,為了那一家的烤腰子,排了足足半小時的隊。”

“當然記得!”顧傾城眼睛一亮,彷彿已經看到了滋滋冒油的烤串,“還有街口那家的麻辣拌,酸甜麻辣,味道簡直絕了!今天我們可得好好‘戰鬥’一番。”

他們隨著人流,緩緩步入美食街的深處。腳下的青石板路被歲月磨得有些光滑,踩上去踏實而溫暖。兩旁的攤位前,攤主們忙碌的身影在燈光下晃動,有的在麻利地翻動著烤架上的肉串,油脂滴落,激起一陣陣更濃鬱的香氣;有的在精心調配著冷盤的醬汁,那“叮叮當當”的碰撞聲,也成了這美食交響曲中的一部分。

空氣中,燒烤的焦香、麻辣燙的醇厚、炸串的酥脆、水果撈的清甜……各種味道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獨特而令人沉醉的“南陽美食街”味道。偶爾有帶著孜然和辣椒麵的風吹過,更是勾得人饞蟲大動。

顧傾城被不遠處一個冒著白氣的糖炒栗子攤位吸引了目光,那金黃油亮的栗子,散發著甜甜的焦糖香。“曉陽,我們先買點栗子暖暖手吧?”她提議道。

“好啊,”陳曉陽欣然同意,“剛出鍋的栗子最好吃了,軟糯香甜。”

他們一邊走,一邊商量著今晚的“覓食”路線,時而被某個攤位前誇張的吆喝聲逗笑,時而為選擇哪一家的特色小吃而小做糾結。南陽美食街的熱鬨與煙火氣,像一雙無形的手,將他們緊緊包裹,也讓這份同行的時光,變得格外溫馨而難忘。這不僅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屬於他們之間,一段輕鬆而愉快的相聚時光的開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