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師修煉下山 第44章 阜新的瑪瑙市場
顧傾城和陳曉陽這對老友,時隔數載,懷著一份對自然的嚮往與對舊時光的繾綣,又一次踏上了前往遼寧省營口市黃丫口的旅程。
車子駛離喧囂的市區,窗外的景緻漸漸由鋼筋水泥的叢林切換為連綿起伏的綠意。當空氣中開始彌漫著山野特有的清新與濕潤,夾雜著泥土和草木的芬芳時,兩人都不約而同地深吸了一口氣,彷彿要將這純淨洗滌肺腑。
“還記得上回來,也是這樣的時節,滿山的杜鵑開得像火一樣。”陳曉陽握著方向盤,目光眺望著遠方黛色的山巒,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
顧傾城微微側頭,望著窗外飛速倒退的樹影,嘴角噙著一抹溫柔的笑意:“是啊,一晃都這麼多年了。那時候我們還年輕,爬起山來一點都不覺得累,隻顧著追蝴蝶、采野果,倒像是兩個不知愁的孩子。”
談笑間,黃丫口那熟悉的輪廓已在前方顯現。依舊是那條蜿蜒而上的山路,兩旁的鬆柏愈發蒼勁挺拔,幾株不知名的野花在路邊靜靜綻放,點綴著這片翠綠。車子停穩,兩人下了車,伸了個懶腰,山間微涼的風拂麵而來,帶著一絲清甜,瞬間驅散了旅途的疲憊。
他們沿著當年的足跡,緩緩向山中走去。腳下的路或平坦或陡峭,時而穿過濃密的樹林,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時而豁然開朗,一片開闊的草甸映入眼簾,遠處的山巒層巒疊嶂,雲霧繚繞,如詩如畫。
“你看那邊,”顧傾城指向遠處的一塊巨石,“我們上次是不是就在那兒歇腳,分享了你媽媽做的醬牛肉?”
陳曉陽順著她指的方向望去,朗聲笑道:“可不是嘛!你還說那是你吃過最好吃的醬牛肉,讓我回去一定跟我媽學學秘方,結果我媽說那是‘獨家秘製,傳女不傳男’,把你給逗的!”
兩人相視一笑,那些塵封的記憶如同被拂去塵埃的珍珠,在這一刻重新煥發出璀璨的光芒。他們聊著這些年各自的生活、工作的變遷、遇到的趣事與煩惱,彷彿要將這幾年的空白都在這山林間填補回來。
行至山腰一處觀景台,視野格外開闊。營口的田疇村落儘收眼底,遠處的渤海灣若隱若現,海天一色,蒼茫遼闊。顧傾城張開雙臂,感受著山風的擁抱,心中一片澄澈。陳曉陽則拿出手機,定格下這美麗的瞬間,也定格下兩人並肩而立的身影。
“黃丫口還是老樣子,”陳曉陽感慨道,“這份寧靜和純粹,太難得了。”
“是啊,”顧傾城輕聲回應,“所以我們才會‘又’來到這裡。有些地方,就是有這樣的魔力,讓你念念不忘,總想再回來看看。它就像一個老朋友,無論你走多遠,離開多久,隻要回來,就能找到那份熟悉的慰藉和力量。”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滿山穀,將一切都染上了一層溫暖的光暈。顧傾城和陳曉陽依依不捨地踏上了歸途。這一次故地重遊,不僅是對風景的重溫,更是對友情的淬煉與滋養。黃丫口的青山綠水,見證了他們的青春歲月,也將繼續見證這份情誼在時光流轉中,愈發醇厚綿長。他們知道,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他們還會再次來到這裡,帶著新的故事,迎接舊的時光。
秋日的午後,陽光帶著一絲慵懶的暖意,灑在蜿蜒的山路上。顧傾城和陳曉陽並肩走著,再次來到了這片熟悉的遼寧省營口市周家風景區。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草木清香,夾雜著山間特有的濕潤氣息,深吸一口,彷彿五臟六腑都被這純淨的空氣滌蕩了一遍。
“還記得我們上次來,還是三年前的春天呢,”顧傾城微微側頭,看著身旁的陳曉陽,眼中帶著淺淺的笑意,“那時候漫山遍野都是桃花和杏花,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陳曉陽點點頭,目光投向遠處層林儘染的山巒,嘴角也勾起一抹回憶的弧度:“可不是嘛,時間過得真快。不過,秋天的周家風景區,又是另一番味道。你看這楓葉,紅得像火一樣,還有這銀杏,金黃一片,比起春天的繁花似錦,更多了一份成熟和厚重的美。”
他們沿著修葺一新的木棧道緩緩前行,腳下發出輕微的“咯吱”聲,與林間偶爾傳來的鳥鳴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自然而寧靜的樂章。路邊的野花雖不如春日那般繁盛,卻也星星點點地綻放著,為這秋日的山林增添了幾分俏皮的色彩。
不一會兒,他們來到了景區內著名的“映月潭”。潭水依舊清澈見底,宛如一塊碧綠的翡翠鑲嵌在群山之中。秋日的陽光透過稀疏的枝葉,在潭麵上灑下斑駁的光影,隨著微風拂過,水麵泛起粼粼波光,煞是好看。幾隻野鴨在潭中悠閒地遊弋,時而低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全然不懼岸邊的遊人。
“上次我們在這兒拍了好多照片,”顧傾城拿出手機,翻看著舊相簿,“你看這張,你當時還差點滑到水裡去。”
陳曉陽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不是被美景吸引,看得太入神了嘛。對了,前麵還有個觀景台,視野特彆開闊,我們去那兒看看吧,可以俯瞰整個山穀的秋色。”
兩人相視一笑,加快了腳步。山路兩旁的樹木愈發高大挺拔,陽光穿過枝葉的縫隙,在地上投下長長的影子。偶爾有幾片調皮的葉子,掙脫了樹枝的懷抱,在空中打著旋兒,緩緩飄落,為他們的旅程增添了幾分詩意。
再次來到周家風景區,沒有了初來時的陌生與好奇,卻多了一份老友重逢般的親切與熟稔。顧傾城和陳曉陽一邊欣賞著秋日的美景,一邊聊著近況,不時發出陣陣輕鬆的笑聲。這美麗的周家風景區,不僅見證了他們曾經的美好時光,也將繼續承載他們新的回憶。
秋日的晨曦微露,給遼寧省營口市的老轎頂山披上了一層朦朧的輕紗。顧傾城裹緊了身上的薄外套,深吸一口山間清冽的空氣,帶著草木與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身旁的陳曉陽則背著一個鼓鼓囊囊的登山包,手裡還拿著一張有些泛黃的舊地圖,不時停下來比對一番。
“應該就是這裡了,傾城你看,地圖上標記的這個隘口,和前麵那個是不是很像?”陳曉陽指著前方一處兩山夾峙、怪石嶙峋的山口,語氣中帶著幾分興奮與不確定。
顧傾城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隻見那山口確實有些奇特,兩側的岩石像是被巨斧劈開一般,陡峭異常,中間一條蜿蜒的小徑若隱若現,通往更高處的雲霧之中。“嗯,有點意思。上次我們來的時候,好像是從另一邊上來的,這邊的景緻倒是沒見過。”她的目光悠遠,似乎在回憶上一次登山的情景。那已經是幾年前的事了,彼時也是這樣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隻是心境與如今又有不同。
“是啊,”陳曉陽收起地圖,臉上露出一抹期待的笑容,“我也是無意中翻到這張老地圖,才知道老轎頂還有這麼一處‘秘境’。據說以前是當地山民采藥走的捷徑,後來路漸漸荒了,知道的人就少了。今天咱們就做一回探路者,看看上麵有什麼驚喜。”
兩人相視一笑,不再多言,邁開腳步向那山口走去。山路比想象中還要崎嶇,布滿了鬆動的碎石和厚厚的落葉,踩上去發出“沙沙”的聲響。越往上走,霧氣似乎越濃,周圍的樹木也愈發高大挺拔,遮天蔽日,隻有零星的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落下來,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顧傾城走得有些吃力,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陳曉陽見狀,放慢了腳步,不時伸手扶她一把。“還行嗎?不行就歇會兒。”
“沒事,”顧傾城擦了擦汗,眼神卻依舊明亮,“這點路算什麼。想當年我們爬黃山天都峰,比這難走多了。”
“是是是,我的顧大女俠最厲害了。”陳曉陽笑著打趣,“不過話說回來,老轎頂雖然沒有名山大川那麼名氣響亮,但這原生態的風光,確實有它獨特的魅力。你看這滿山的楓樹,再過些日子,肯定紅得像火一樣。”
顧傾城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楓樹、柞樹、樺樹,葉子有的已經開始泛黃,有的則染上了淺淺的紅色,五彩斑斕,如同上帝打翻了的調色盤。山風吹過,樹葉“嘩嘩”作響,彷彿在演奏一曲秋日的樂章。遠處,雲海翻騰,群峰若隱若現,宛如仙境。
“真美。”顧傾城由衷地感歎道。上一次來,似乎太過匆忙,隻顧著登頂看日出,竟忽略了沿途這般細致的景緻。
“是啊,”陳曉陽深有同感,“有時候,慢下來,才能發現更多美好。就像我們現在這樣,拋開工作的煩惱,遠離城市的喧囂,來到這大山裡,感覺整個人都放鬆了。”
兩人一路走走停停,時而驚歎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時而聊起過往的趣事,時而又隻是靜靜地聽著風聲鳥鳴,享受著這份難得的寧靜與愜意。不知不覺中,他們已經穿過了那處隘口,眼前的視野豁然開朗。一個小小的觀景台出現在眼前,台上矗立著一塊飽經風霜的石碑,上麵模糊地刻著“老轎頂”三個大字。
“我們到了!”陳曉陽興奮地喊道,快步走上觀景台。
顧傾城也緊隨其後,站在觀景台邊緣,極目遠眺。營口港的輪廓在雲海儘頭若隱隱現,渤海灣的濤聲彷彿也隨風傳來。腳下,是層巒疊嶂,林海茫茫;頭頂,是湛藍的天空,白雲朵朵。那一刻,所有的疲憊都煙消雲散,心中隻剩下開闊與豪邁。
“曉陽,你看那邊!”顧傾城指著遠方的一片雲海,那裡正有一縷陽光穿透雲層,灑在一片金色的草甸上,宛如童話世界。
陳曉陽順著她指的方向望去,也不禁看得癡了。“太壯觀了!傾城,幸好我們又來了,不然就錯過這麼美的景色了。”
顧傾城側過頭,看著陳曉陽被風吹起的發絲和眼中閃爍的光芒,臉上露出了溫柔的笑容。“是啊,幸好我們又來了。”
老轎頂的風,依舊吹拂著;他們的故事,也在這秋日的山林間,繼續書寫著新的篇章。這一次,不僅僅是為了登頂,更是為了重溫舊夢,感受時光的流轉,以及身邊這個人,不變的陪伴。
顧傾城和陳曉陽又來到了遼寧省阜新市。這一次,或許是帶著幾分故地重遊的熟稔,又或許是懷著對這座轉型城市新麵貌的好奇。當列車緩緩駛入站台,窗外的景象從模糊逐漸清晰,他們能感受到阜新特有的氣息——那是一種混合了工業曆史的厚重感與新時代發展活力的獨特味道。
踏上這片土地,顧傾城深吸了一口氣,彷彿想將這裡的空氣都吸入肺腑。她記得幾年前初次到訪時,這座城市還帶著些許資源型城市轉型期的沉寂。而如今,街道似乎更加整潔有序,新的建築與改造後的舊廠區交相輝映,透露出一股蓬勃的生機。陳曉陽則拿出手機,一邊拍攝著沿途的街景,一邊感慨:“變化真不小啊,上次來的時候,這條路好像還在施工,現在已經這麼寬敞平整了。”
他們或許會先找一傢俱有當地特色的小館,品嘗一下阜新的美食,比如熱氣騰騰的喇嘛肉粥,或者筋道爽口的阜新瑪瑙宴(注:瑪瑙為阜新特產,當地有以瑪瑙文化為主題的特色宴)。席間,他們可能會與老闆閒聊幾句,聽聽當地人講述這座城市近年來的變遷,從煤礦產業的轉型陣痛,到如今在新能源、現代農業、文化旅遊等領域的探索與崛起。
吃飽喝足,他們或許會選擇去海州露天礦國家礦山公園走走。那裡曾是亞洲最大的機械化露天煤礦,如今雖已停止開采,卻留下了巨大的礦坑遺跡,像一道深刻的年輪,記錄著阜新作為“煤電之城”的輝煌與落寞,也見證著它轉型發展的決心。站在觀景台上,俯瞰那片遼闊的礦坑,顧傾城和陳曉陽的心中或許會湧起複雜的情感,既有對過往工業文明的敬畏,也有對城市未來發展的期許。
他們也可能會去逛逛阜新的瑪瑙市場,這裡的瑪瑙雕刻工藝精湛,飾品琳琅滿目。顧傾城或許會被一塊色澤溫潤、紋理奇特的瑪瑙原石所吸引,而陳曉陽則可能對那些巧奪天工的瑪瑙擺件讚不絕口。在與攤主的交流中,他們能感受到阜新人民對本土文化的熱愛與自豪。
如果時間充裕,他們或許還會深入周邊的鄉村,看看那些依托生態資源發展起來的農家樂和采摘園,體驗一下田園生活的樂趣。或者去玉龍文化遺址探尋一下早期文明的印記,感受這座城市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
夕陽西下,顧傾城和陳曉陽漫步在阜新的街頭,看著華燈初上,城市的輪廓在夜色中逐漸柔和。他們聊著一天的見聞,分享著各自的感受。顧傾城說:“阜新就像一位堅韌的勇者,在時代的浪潮中不斷調整自己的航向,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真讓人敬佩。”陳曉陽點頭附和:“是啊,每一次來都有新的發現,新的驚喜。這裡的人們用智慧和汗水,正在書寫著屬於阜新的新篇章。”
這一次的阜新之行,對顧傾城和陳曉陽而言,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重訪,更是一次見證與感悟。他們看到了一座城市在轉型中的努力與蛻變,也感受到了它煥發出的新的生命力。阜新,這座古老而年輕的城市,正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更多人前來探尋,也必將在未來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