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師修煉下山 第19章 玉田縣森林公園
午後的陽光帶著些許慵懶,透過唐山市韓國園那標誌性的韓式翹角飛簷,在青石板路上灑下斑駁的光影。顧傾城微微眯起眼,望著眼前熟悉的景象,嘴角不由自主地漾開一抹淺笑。身旁的陳曉陽則顯得有些雀躍,他深吸了一口氣,帶著幾分誇張的語氣說道:“嘖嘖,傾城你聞,是不是又聞到那股子甜辣交織的韓式辣醬味兒了?上次我們來,那家‘全州拌飯’的味道我可一直沒忘呢!”
顧傾城嗔怪地看了他一眼,眼底卻滿是笑意:“就知道吃。不過說真的,這裡的氛圍確實挺特彆的。你看那邊,”她抬手一指,“那幾盞掛在廊簷下的韓式燈籠,還有牆上那些素雅的水墨畫,總讓人感覺瞬間穿越到了首爾的某個小巷。”
兩人並肩走著,腳下的石板路被歲月磨得光滑。不遠處,幾位穿著韓服的姑娘正小心翼翼地提著裙擺,在一個古色古香的庭院前拍照留念,銀鈴般的笑聲隨風飄來。陳曉陽停下腳步,饒有興致地看著:“上次我們是不是也想租套韓服拍照來著?結果你說怕穿不出那個韻味,硬是拉著我走了。”
“那不是怕麻煩嘛,”顧傾城臉頰微紅,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釋,“而且,穿成那樣,我怕被人當成景點的工作人員,過來問我洗手間在哪兒可就尷尬了。”
“哈哈,你呀!”陳曉陽被她逗笑,伸手習慣性地想揉揉她的頭發,又在半空中停住,轉而輕輕拂去她肩上並不存在的落葉,“這次要是想拍,我陪你。大不了我也穿一套,跟你一起‘尷尬’。”
顧傾城心中一暖,抬頭看向陳曉陽。陽光在他輪廓分明的側臉上跳躍,顯得格外溫柔。她輕輕“嗯”了一聲,聲音細若蚊蚋,卻清晰地傳入陳曉陽耳中。
他們繼續往前,穿過一條掛滿紫藤花(雖然可能不是季節,但意境到了)的花架,眼前豁然開朗。一個小型的韓式噴泉廣場出現在眼前,幾個孩子正圍著噴泉追逐嬉戲,濺起的水花在陽光下閃爍著七彩的光芒。廣場周圍,是一家家風格各異的韓式餐館和小店,有的門口堆著象征吉祥的石塔,有的櫥窗裡擺放著精緻的韓式小擺件和色彩鮮豔的傳統織物。
“還記得那家賣打糕的小店嗎?”顧傾城忽然開口,“上次我們排了好長的隊才買到,糯嘰嘰的,甜而不膩。”
“當然記得,”陳曉陽立刻接話,“你當時吃得滿嘴都是黃豆粉,活像隻偷吃東西的小花貓。”他邊說邊比劃著,引得顧傾城一陣嬌嗔,伸手輕輕捶了他一下。
“討厭!不許說了!”
“好好好,不說了,”陳曉陽笑著躲閃,目光卻被街角一家新開的咖啡館吸引,“咦,這家‘釜山故事’咖啡館上次好像沒有,要不要進去坐坐?看看他們家的咖啡和甜點有沒有韓國本土的味道。”
顧傾城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咖啡館的門麵設計得簡約而時尚,落地玻璃窗擦得一塵不染,隱約能看到裡麵溫馨的燈光和舒適的座椅。她點了點頭:“好啊,走累了,正好歇歇腳。順便……嘗嘗他們的蜂蜜柚子茶,看看有沒有你媽媽做的好喝。”
陳曉陽的母親是韓國人,一手地道的韓式家常菜和飲品是出了名的美味。聽到顧傾城提起母親,陳曉陽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牽起顧傾城的手,柔聲道:“好,我們去嘗嘗。不過,我打賭,肯定還是我媽媽做的更好喝。”
顧傾城回握住他的手,感受著他掌心傳來的溫度,心中充滿了安寧與喜悅。陽光正好,微風不燥,身邊有他,眼前是熟悉又略帶新意的異國風情。唐山市韓國園,這個充滿了他們共同回憶的地方,今天又將增添新的篇章。他們相視一笑,並肩走進了那家名為“釜山故事”的咖啡館,身後,是灑滿陽光的石板路和滿園的歡聲笑語。
顧傾城和陳曉陽又一次並肩站在了唐山市唐山陶瓷公園的入口處。午後的陽光正好,微風不燥,帶著一絲初夏特有的暖意,輕輕拂過兩人的發梢。
“記得上次來,還是去年深秋,銀杏葉黃得像畫兒一樣。”顧傾城微微眯起眼,望著公園裡熟悉的景緻,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
陳曉陽笑著點頭,目光掃過公園門口那座標誌性的陶瓷主題雕塑——一隻展翅欲飛的陶瓷鳳凰,釉色在陽光下閃耀著溫潤的光澤。“是啊,時間過得真快。不過,夏天的陶瓷公園,又是另一番味道。”
兩人沿著蜿蜒的石板路緩緩步入公園深處。路兩旁,綠植蔥鬱,不知名的小花點綴其間,競相開放,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與青草的氣息。耳畔傳來清脆的鳥鳴,還有遠處隱約的孩童嬉笑聲,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他們穿過一片開闊的草坪,草坪上有幾位老人正在悠閒地打著太極,動作舒展,神情安詳。不遠處的陶瓷文化長廊裡,幾位遊客正駐足觀賞著牆上陳列的陶瓷曆史圖片和名家作品簡介。
“你看那邊,”陳曉陽抬手示意,“好像新添了一些陶瓷小品雕塑,挺彆致的。”
顧傾城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一片花叢掩映中,有幾座造型各異的陶瓷小雕塑,有的是憨態可掬的小動物,有的是抽象的幾何圖案,將陶瓷的靈動與公園的自然景緻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他們邊走邊聊,從工作中的趣事到生活中的感悟,話題信馬由韁。偶爾,顧傾城會被路邊一簇開得正豔的月季花吸引,停下腳步細細觀賞;陳曉陽則會拿起手機,悄悄拍下她專注的側影,或是記錄下公園裡那些觸動人心的小細節。
走到公園中心的陶瓷噴泉廣場,水花在陽光的折射下,偶爾會形成一道小小的彩虹,引得幾個孩子圍著噴泉追逐嬉戲,銀鈴般的笑聲灑滿了整個廣場。顧傾城和陳曉陽找了一處陰涼的長椅坐下,看著眼前這幅生動活潑的畫麵,臉上都露出了輕鬆愜意的笑容。
“每次來這兒,都覺得特彆放鬆。”顧傾城輕聲說道,“彷彿能暫時拋開所有的煩惱。”
陳曉陽深以為然:“嗯,這裡既有陶瓷文化的底蘊,又有公園的寧靜祥和,確實是個好地方。以後,我們要常來。”
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在他們身上灑下斑駁的光影。顧傾城側過頭,看著身邊陳曉陽溫和的笑臉,心中一片溫暖。這座因陶瓷而聞名的城市,這座充滿了生活氣息的公園,見證著他們一次又一次的相聚,也收藏著他們共同的美好時光。他們知道,這不會是最後一次,未來,這裡還會留下他們更多的足跡和回憶。
秋日的陽光,帶著幾分慵懶與和煦,灑在唐山市藥王廟旅遊區的紅牆黛瓦之上。顧傾城和陳曉陽並肩走在略顯古樸的石板路上,空氣中似乎還彌漫著淡淡的藥草清香與香火的味道,交織成一種獨特的、讓人沉靜下來的氣息。
“記得上次來,還是幾年前廟會的時候,人擠人,可熱鬨了。”陳曉陽一邊走,一邊四下打量著,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如今非節假日,遊客不算太多,更添了一份清幽。
顧傾城微微頷首,目光被路邊一座雕刻精美的石亭吸引。亭柱上刻著一副對聯,字跡蒼勁有力,內容似乎與中醫藥理相關。“是啊,那時候隻顧著看熱鬨,好多細節都沒留意。這次倒是能好好逛逛,感受一下這裡的文化底蘊。”她的聲音清悅,如同秋日裡的一縷微風。
他們沿著蜿蜒的小徑前行,兩旁是鬱鬱蔥蔥的鬆柏,偶爾還能看到幾株叫不上名字的草藥,葉片在陽光下閃著光澤。遠處的藥王殿巍峨聳立,殿頂的琉璃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飛簷翹角,氣勢恢宏。
“聽說這裡的藥王像是唐代風格的,裡麵供奉的是孫思邈吧?”顧傾城輕聲問道,眼神中帶著一絲探尋。
陳曉陽點頭:“嗯,沒錯。孫思邈被尊為‘藥王’,他的《千金方》可是中醫藥學的瑰寶。等會兒我們進去拜拜,也沾沾福氣,祈求身體健康。”他半開玩笑地說道,引得顧傾城莞爾一笑。
轉過一道彎,眼前豁然開朗,一個小型的中醫藥文化廣場出現在眼前。廣場上陳列著一些古代製藥工具的仿製品,旁邊還有圖文並茂的展板,介紹著中醫藥的發展曆程和著名醫家的故事。
“你看這個藥碾子,以前的人就是用這個把藥材碾碎的吧?”陳曉陽指著一個石製的藥碾,饒有興致地說。
顧傾城走上前,仔細看著旁邊的說明,“是啊,還有那個煉丹爐,雖然更多是傳說,但也反映了古人對藥物煉製的探索。”她伸手輕輕拂過冰冷的石碾邊緣,彷彿能感受到歲月留下的痕跡。
兩人走走停停,時而駐足觀看,時而低聲交談。顧傾城對那些古籍醫案和藥膳配方很感興趣,看得格外認真;陳曉陽則對廟宇的建築風格和曆史典故更為關注,不時拿出手機拍下一些細節。
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他們的身影在這古色古香的環境中,顯得格外和諧。空氣中,除了藥香和香火味,似乎又多了一絲屬於他們之間的,寧靜而溫馨的氣息。這一次重遊,沒有了往日的喧囂,卻讓他們對這座藥王廟,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和感受。
顧傾城和陳曉陽的身影,再次出現在了唐山市玉田縣森林公園的入口。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在刻有公園名稱的古樸石碑上,也為他們此行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序曲。時隔數年,故地重遊,兩人的心中都泛起了些許複雜的漣漪——有對往昔美好時光的追憶,也有對這片熟悉景緻如今模樣的好奇與期待。
他們並肩步入公園,腳下的石板路似乎比記憶中更顯溫潤,兩旁的鬆柏依舊挺拔蒼翠,隻是似乎又濃密了幾分,投下的綠蔭也更加深邃。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青草的濕潤氣息,還有淡淡的花香,深吸一口,沁人心脾,彷彿能洗去一路的風塵與都市的喧囂。
“你看,”顧傾城微微側頭,指著不遠處一片開闊的草坪,“以前我們總喜歡在這裡鋪開野餐墊,一坐就是一下午。”
陳曉陽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草坪上如今有幾個孩童在追逐嬉戲,銀鈴般的笑聲隨風飄來,還有幾位老人在悠閒地打著太極,一招一式,舒緩沉穩。他嘴角不由自主地彎起一抹笑意:“是啊,時光過得真快。那時我們還在這裡討論過未來的規劃,如今再看,很多都已實現,又有很多變成了新的模樣。”
他們沿著蜿蜒的小徑緩緩前行,路旁的花壇裡,各色不知名的小花競相開放,紅的、黃的、紫的,像織就的彩色錦緞,點綴在綠樹叢中。偶爾有幾隻色彩斑斕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輕盈靈動,為這靜謐的公園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
林間不時傳來清脆的鳥鳴,嘰嘰喳喳,彷彿在歡迎這兩位“老朋友”的到來。他們穿過一片茂密的槐樹林,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在地麵上灑下斑駁的光影,隨著微風輕輕晃動,如夢似幻。遠處,傳來了潺潺的流水聲,那是公園裡的人工湖,湖麵上波光粼粼,幾隻野鴨在悠閒地遊弋,偶爾紮進水裡,又在不遠處冒出頭來,引得岸邊的遊人發出陣陣輕笑。
顧傾城停下腳步,望著湖麵,眼神悠遠:“記得嗎?那次我們在這裡劃船,你還差點把船槳掉湖裡去。”
陳曉陽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哪有那麼誇張,隻是手滑了一下而已。不過,那時候的湖水好像沒現在這麼清澈。”
“是啊,”顧傾城點頭讚同,“這些年公園的環境治理確實下了功夫,你看這水,清可見底,連湖底的水草都看得清清楚楚。”
他們繼續前行,穿過一座精巧的石拱橋,橋下的流水潺潺,魚兒在水中歡快地遊來遊去。橋的另一邊,是一片開闊的觀景台,可以俯瞰到公園的大半景緻。遠處的青山如黛,近處的綠樹紅花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
兩人憑欄遠眺,感受著這份寧靜與愜意。顧傾城深吸一口氣,感慨道:“每次來這裡,都覺得心情特彆放鬆。不管外麵有多少煩心事,到了這裡,似乎都能被這山水之間的靈氣所滌蕩。”
陳曉陽也深有同感:“所以我們才會一次次想來這裡。這裡不僅有我們共同的回憶,更有這份能讓我們心靈棲息的寧靜。玉田縣森林公園,就像是我們心靈的後花園,無論走多遠,總會想回來看看。”
陽光漸漸西斜,將兩人的身影拉得很長。他們相視一笑,繼續沿著蜿蜒的小路,向著公園更深處走去。這一次的重遊,不僅重溫了舊夢,更看到了新的變化與生機,也讓他們對這片充滿魅力的土地,多了一份更深的眷戀與期待。未來的日子裡,或許他們還會無數次來到這裡,每一次,都能發現新的美好,留下新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