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師修煉下山 第4章 衡水市的通幽橋
秋意漸濃,衡水市人民公園的景緻也添了幾分斑斕。顧傾城和陳曉陽並肩漫步,再次踏入了這片熟悉的園地。午後的陽光透過稀疏的枝葉,在鋪著落葉的小徑上灑下斑駁的光影,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桂花香氣和泥土的清新。他們似乎對這裡有種特殊的偏愛,每一次來,都能感受到一份遠離塵囂的寧靜與愜意。
暮色四合,殘陽如血,將天邊最後一抹餘暉灑向層巒疊嶂的群山。顧傾城與陳曉陽並肩站在蜿蜒的山路上,抬頭望去,雲霧繚繞間,大華嚴禪寺的飛簷翹角若隱若現,宛如嵌在翠色屏風上的古老剪影,莊嚴肅穆,又帶著幾分縹緲出塵。
時隔三年,他們又來到了這裡。
山路依舊是那條青石板路,被歲月和香客的腳步磨得光滑溫潤,路邊的鬆柏更顯蒼翠挺拔,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鬆針清香與若有若無的檀香,交織成一種熟悉而寧靜的氣息,瞬間撫平了兩人眉宇間因塵世奔波而染上的疲憊。
“沒想到,一晃又是這麼多年。”陳曉陽深吸一口氣,聲音裡帶著幾分感慨。他身著素色長衫,風塵仆仆,眼神卻比當年更加沉穩深邃。
顧傾城微微頷首,她依舊是一身素雅長裙,風吹起她額前的碎發,露出清麗絕倫的麵容,隻是那雙曾清澈如溪的眸子裡,如今沉澱了更多的故事與滄桑。“是啊,這裡的一草一木,似乎都沒有變。”她的目光落在遠處寺廟山門上那塊斑駁的匾額,“大華嚴禪寺”五個鎏金大字,在夕陽下雖不複往日光彩,卻更顯古樸厚重。
兩人沿著石階緩步而上,腳步聲在寂靜的山林中顯得格外清晰,偶爾驚起幾隻晚歸的飛鳥,撲棱棱地飛向天際。記憶如潮水般湧來,三年前,他們也曾這樣並肩走在這裡,那時的心境,那時的期盼,恍如昨日,卻又遙不可及。
寺門緩緩開啟,一位須發皆白的老僧正手持掃帚,清掃著門前的落葉。看到他們,老僧渾濁的眼睛裡閃過一絲訝異,隨即化為一抹瞭然的微笑,雙手合十:“兩位施主,彆來無恙?”
顧傾城與陳曉陽皆是一怔,沒想到這位老僧竟還記得他們。當年他們在此借宿,曾受老僧諸多指點。
“大師安好。”兩人連忙回禮。
老僧微微一笑:“緣起則聚,緣滅則散。兩位施主今日再來,想必是塵緣未了,或有新的感悟吧。寺內尚有餘房,若不嫌棄,便再住幾日如何?”
顧傾城與陳曉陽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絲釋然與期待。或許,他們回到這裡,不僅僅是為了重溫舊夢,更是為了在這方清淨之地,尋找內心的答案,或是為了給這段跌宕起伏的過往,一個平靜的注腳。
“如此,便叨擾大師了。”陳曉陽拱手道。
老僧側身讓開,做了個“請”的手勢:“阿彌陀佛,施主客氣了。夜已深,先進寺用些齋飯,早些歇息吧。”
兩人隨著老僧走進寺內,穿過雕梁畫棟的天王殿,繞過香火鼎盛的大雄寶殿,庭院深深,燈火點點。晚鐘的餘韻似乎還在空氣中回蕩,滌蕩著凡俗的喧囂。
這一次,他們又來到了大華嚴禪寺。山風依舊,古寺依舊,隻是他們的心境,以及他們將要麵對的未來,或許,將在這晨鐘暮鼓、青燈古佛的相伴下,悄然改變。
暮色四合,衡水市的通幽橋在夕陽的餘暉中,像一位沉默的老者,靜靜臥在潺潺流淌的河上。青石板鋪就的橋麵,被歲月的腳步磨得溫潤光滑,縫隙間偶有幾株倔強的青草,昭示著頑強的生命力。
顧傾城和陳曉陽並肩站在橋頭,晚風吹拂著她的發梢,也吹動了他額前的碎發。兩人都沒有說話,隻是望著橋下緩緩流淌的河水,水麵上波光粼粼,映著天邊絢爛的晚霞,也映著橋上這對身影。
“還記得嗎?”還是顧傾城先開了口,聲音輕柔,彷彿怕驚擾了這份寧靜,“我們第一次來這裡,也是這樣的黃昏。”
陳曉陽側過頭,看著她被霞光染上一層柔和光暈的側臉,嘴角不自覺地微微上揚:“怎麼會忘。那時候你非要拉著我比賽誰先跑到橋那頭,結果你自己跑得太急,差點摔進河裡,還是我拉住了你。”
顧傾城臉頰微紅,嗔怪地看了他一眼:“就知道揭我短!那時候還不是怪這橋名取得太有詩意,‘通幽’,聽著就引人遐想,想快點看看橋那邊是不是真的有什麼幽靜仙境。”
“後來呢?”陳曉陽笑著追問,“看到‘仙境’了嗎?”
“後來啊……”顧傾城的目光投向橋的另一端,那裡連線著一條幽靜的小巷,巷內燈火初上,透著幾分溫馨,“後來發現,所謂的‘幽’,或許並不是指某個具體的地方,而是那一刻遠離喧囂的心境吧。就像現在這樣。”
陳曉陽深有同感地點點頭。城市的喧囂似乎被這條河、這座橋隔絕開來,橋這邊,隻有晚風、流水和彼此的呼吸聲。他們沿著橋麵慢慢走著,腳步踏在青石板上,發出輕微而有節奏的聲響,與流水聲交織在一起,譜成一曲寧靜的夜章。
他們聊著近況,聊著工作中的煩惱與趣事,聊著未來的憧憬與規劃。沒有了平日的匆忙與浮躁,此刻的話語顯得格外真誠與輕鬆。偶爾,目光相遇,便會相視一笑,那笑容裡,有默契,有溫暖,也有對這份寧靜時光的珍惜。
橋不長,但他們卻走了很久很久。彷彿要將這些日子以來積攢的思念與話語,都在這座橋上,在這片幽靜中,慢慢傾訴。
當最後一抹霞光隱去,夜色漸濃,橋上的路燈次第亮起,散發出柔和的光芒,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
“該回去了。”顧傾城輕聲說,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捨。
“嗯。”陳曉陽應道,“下次,我們還來這裡。”
“好。”
兩人相視一笑,轉身,並肩走下橋去。通幽橋依舊靜靜地臥在那裡,見證著這座城市的喧囂與寧靜,也見證著每一段發生在這裡的,或平淡,或深刻的故事。而對於顧傾城和陳曉陽來說,這座橋,無疑承載了他們心中一份獨特而美好的記憶。
暮色四合,衡水市觀津公園的輪廓在漸濃的夜色中溫柔起來。顧傾城和陳曉陽並肩走在公園入口處的石板路上,晚風帶著白日殘留的餘溫,拂過臉頰,也吹動了顧傾城鬢邊的幾縷碎發。
“還記得上回來,還是初春呢,”陳曉陽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感慨,目光掃過路邊已鬱鬱蔥蔥的法國梧桐,“那時候這些樹才剛抽新芽,嫩綠嫩綠的。”
顧傾城微微側頭,看著他被路燈拉長的身影,嘴角彎起一抹淺笑:“是啊,一轉眼,都快入秋了。時間過得真快。”她記得那次,他們也是這樣走著,隻是那時的空氣裡還帶著料峭的寒意,如今卻是草木繁盛,蟲鳴唧唧,空氣中彌漫著青草和泥土的芬芳,偶爾還夾雜著遠處荷塘飄來的淡淡荷香。
他們沿著蜿蜒的小徑往裡走。公園裡很是熱鬨,有飯後散步的一家三口,孩子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麵,父母含笑緊隨其後;有三五成群的老年人,搖著蒲扇,聊著家常,聲音洪亮而愜意;不遠處的小廣場上,悠揚的廣場舞音樂正歡快地流淌,一群大媽隨著節拍翩翩起舞,活力四射。
“我們去那邊的湖邊坐坐吧?”顧傾城提議道,指向不遠處波光粼粼的人工湖。湖麵上,幾盞造型彆致的景觀燈散發著柔和的光芒,將湖水映照得五彩斑斕。微風拂過,湖麵泛起層層漣漪,燈光也隨之晃動,煞是好看。
陳曉陽點點頭,與她一同走向湖邊的長椅。長椅是木質的,帶著夜晚特有的微涼。兩人坐下,一時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看著眼前的湖光夜色,聽著遠處隱約傳來的喧囂,感受著這份難得的寧靜與愜意。
“最近工作很忙吧?看你好像瘦了點。”顧傾城輕聲問道,目光落在陳曉陽略顯疲憊的臉上。
陳曉陽揉了揉眉心,苦笑了一下:“是有點,一個專案催得緊。不過還好,總算告一段落了。”他轉頭看向顧傾城,眼神溫柔了許多,“所以,纔有空陪你出來走走。這裡的夜景,還是這麼美。”
顧傾城心中一暖,輕輕“嗯”了一聲。她喜歡這樣的時刻,沒有工作的煩擾,沒有生活的瑣碎,隻有彼此陪伴的寧靜與安心。湖麵上偶爾有晚歸的野鴨遊過,留下一圈圈漣漪,很快又恢複了平靜。岸邊的垂柳依依,枝條垂落水中,隨著微波輕輕搖曳。
“還記得嗎?上回來,我們還在這裡喂過魚。”陳曉陽忽然笑道,“你帶的麵包屑,引來了一大群錦鯉,把你高興壞了。”
顧傾城也笑了起來,那段記憶清晰如昨:“是啊,它們搶食的樣子真可愛。早知道今天也帶點來了。”
“下次吧,”陳曉陽看著她,眼中閃爍著期待,“下次我們早點來,看看這裡的夕陽,再喂喂那些小家夥。”
“好啊,”顧傾城欣然應允,心中充滿了對下一次相聚的期盼。
夜色漸深,公園裡的人漸漸散去,喧囂也慢慢沉澱下來,隻剩下晚風輕拂樹葉的沙沙聲和遠處偶爾傳來的幾聲蟲鳴。顧傾城和陳曉陽依舊坐在長椅上,靜靜地享受著這份屬於他們的靜謐時光。觀津公園見證了他們許多美好的瞬間,而今晚,又將成為一段溫馨的回憶,珍藏在彼此的心底。他們知道,隻要身邊有彼此,無論在哪裡,都是最美的風景。
陽光明媚,微風拂麵,顧傾城和陳曉陽手牽著手,漫步在衡水市阜城湖公園的小徑上。他們的身影在綠樹成蔭、鮮花盛開的美景中顯得格外和諧。
公園裡的湖水清澈見底,波光粼粼,倒映著周圍的山巒和藍天白雲。湖麵上偶爾有幾隻小船劃過,留下一道道漣漪,彷彿在水麵上畫出一幅美麗的畫卷。
顧傾城和陳曉陽沿著湖邊的步道慢慢走著,欣賞著湖光山色,感受著大自然的美好。他們時而駐足觀看湖中的魚兒嬉戲,時而在花叢中拍照留念,享受著這難得的寧靜時光。
顧傾城和陳曉陽這一次又一次地來到了衡水市的武羅園,這個地方對於他們來說,似乎有著一種特殊的吸引力。
武羅園位於衡水市的一個幽靜角落,四周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宛如世外桃源一般。園中的小徑蜿蜒曲折,穿過一片片茂密的樹林和錯落有致的亭台樓閣,給人一種曲徑通幽的感覺。
顧傾城和陳曉陽漫步在園中的小徑上,感受著微風拂麵的愜意,欣賞著周圍的美景。他們時而駐足觀賞那盛開的花朵,時而傾聽那鳥兒的歌唱,彷彿忘記了一切煩惱和壓力。
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充滿了曆史的韻味,讓人不禁想起古代文人墨客在此吟詩作畫的場景。顧傾城和陳曉陽沉浸在這寧靜而美好的氛圍中,心情也變得格外舒暢。
顧傾城和陳曉陽兩人再次踏上了前往衡水市衡水植物園的路途。陽光灑在他們身上,微風輕拂著他們的麵龐,彷彿大自然也在歡迎他們的到來。
當他們踏入植物園的大門時,一股清新的氣息撲麵而來。綠樹成蔭,花朵盛開,鳥兒歡快地歌唱,這裡宛如一個世外桃源,讓人心情愉悅。
顧傾城興奮地四處張望,她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每一朵花、每一片葉子都散發著生命的活力。陳曉陽則靜靜地跟在她身後,微笑著欣賞她的喜悅。
他們漫步在小徑上,欣賞著各種珍稀植物和奇花異草。顧傾城不時地停下腳步,仔細觀察那些她從未見過的植物,而陳曉陽則在一旁耐心地為她講解。
不知不覺中,時間悄然流逝,太陽漸漸西斜。顧傾城和陳曉陽坐在長椅上,享受著這寧靜的時刻。他們談論著彼此的生活、夢想和對未來的期許,笑聲在空氣中回蕩。
最後,當夜幕降臨,他們纔不舍地離開了衡水植物園,心中充滿了美好的回憶和對下一次到來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