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人夫郎攻了後 第67章 離開
-
離開
黎源當了村長,不喜歡是一回事,責任是另一回事。
如果說梨花村是黎源和小夫郎的家,哪位家庭成員會不承擔家庭的責任呢?
小夫郎要進京承擔自己作為兒子的責任,那麼黎源就要留在村子裡承擔作為村民的責任。
何況梨花村走到今天這一步與他的帶動不無關係。
若是往昔村長更疊,老村長必定對村長人選各方衡量,其中不無關聯自身利益。
像早些時候村長試探黎源有無當村長的念頭。
但此一時彼一時,他並非年邁卸任,而是升官。
作為鄉長,他再考慮的就不是單單一個梨花村的事情。
突如其來的高位置讓他的眼界更廣,心胸也更寬闊。
定村長的事情直接略過自己的兒子,倒不是不相信他們,而是如今的局麵,那幾個小子還遠趕不上黎源。
原先黎源還要顧著家裡的老幼,現在一走光,幾乎不著家。
隻每日回去喂餵雞鵝和大小花,然後隨便吃點東西就去睡覺,程,若是大城有經驗的商人看見都會大吃一驚,隻有村民們冇有覺得意外,都是平日裡接觸過的東西。
隻不過黎源在一步步完善,不分晝夜,不辭辛勞。
彷彿有什麼東西催著他再快一點。
而鄉長開始帶領十裡八鄉的主事人上種植課,一時間,梨花村越發熱鬨,自然也看見他們村居然有學校和幼兒園,離得不遠的村落,紛紛把自己家裡的孩子送過來讀書。
原先跟著小夫郎讀書的幾個孩子,在小夫郎走後相繼回到鎮上的私塾,老夫子記得村長家的孩子,原先隻是普通水平,不想一年多過去後,學識竟然大漲,若是持續讀下去,說不定能考個舉人回來也是可以的。
加之梨花村已經初顯名氣,夫子自然不敢怠慢,對梨花村幾個學子的要求極為嚴格,本以為這幾個孩子會傲慢無禮,不想比鎮上的孩子還要努力得多,夫子深感欣慰。
至此,小夫郎全家離開的事情已經不是什麼秘密。
因黎源當了村長,他並未因為年輕當了官而忘乎所以,反而更加努力帶領全村人致富,大家自然不會說什麼,隻私下有人偷偷詢問小夫郎是不是走了。
就是跑了的意思,當然不是像其他夫郎那種私逃。
兩人可能是和離。
畢竟大家眼睛又不瞎,老太君那群人哪裡是尋常人的氣度,一個兩個還好說,一群人都是,於是大家又猜測,這家人或許熬過去,又起來了,然後覺得黎源家是不是太窮,便帶著小夫郎和離高嫁。
不過這些話還冇說出門就被家裡的漢子或者婆母給阻止住。
心思清明的人不相信小夫郎是這種人。
但世事難說,不管真相如何,大家都不能在這種時候說出來戳黎源的心窩子。
但是眾人都冇料到,平日裡最不靠譜的梨花家反而很篤定小夫郎會回來。
梨花當初偷偷爬上小夫郎的馬車,村裡人隻當來了拍花子把梨花拐走,梨花爹孃也冇當回事,家裡少一個人就少一個吃閒飯的,隻有梨花的四姐姐找到村長麵前。
村長正要組織村民四下尋人,鎮上有人托信過來,說是被小夫郎帶到大城市去玩玩,務必不用擔憂。
之後梨花四姐姐收到過梨花寄來的銀錢,差點被梨花家搶去,還是村長出麵震懾住兩口子。
但兩人認定梨花跟著小夫郎飛黃騰達了。
若有人說小夫郎的不是,他們兩口子多少要頂回去。
弄得黎源哭笑不得。
隻是這件事他實在冇法跟大家解釋,索性隨便他們怎麼說。
好在他的威信日漸增加,到冇有不長眼的跑到眼前嚼舌頭。
唯一讓人煩惱的就是開始有外鄉的問他續絃不。
續個毛線弦。
婚書都不在他手裡。
黎源也是被人試探後,跑回家找婚書,本應蓋著縣府大印的婚書早被小夫郎拿走,小夫郎說是送到縣府,黎源冇有懷疑過。
回家找自己保管的那份時,不要說婚書,連身契也不見蹤影。
然後,他跟小夫郎這兩年存的錢,包括賣靈芝所得的,全部不見了,翻遍角落都冇找到。
遭賊了?
黎源心想,不對呀,家裡有唐末這位高手,怎麼可能遭賊,然後黎源跑到屋外找唐末,連‘唐兄’這麼噁心的詞都喊出來,唐末依舊冇有現身。
黎源這才肯定,對方是真的走了。
所以,老太君卷著他的家產跑了?
黎源站在風中獨自淩亂。
可老太君又給了他一塊祖母綠的扳指,用扳指換他那些家產不是虧死嗎?
冇有唐末在,黎源再也冇收到小夫郎的信箋。
這般忙碌到過年,老郎中念他一人在家,今年過年將黎源叫去他家,黎源冇有拒絕。
臘梅花盛開,冷雪中溢位一屢幽香。
空山覆白雪,萬籟俱靜。
突然一隻鴿子飛來落在黎源家牆頭,黎源正要出門覺得奇怪,取來一看發現鴿子腹部帶著一隻小竹管,一看便知是信鴿。
黎源心頭跳了跳,取出小紙條。
熟悉的字跡,熟悉的語氣。
「哥哥不要生氣!」
上次信箋還是老太君給他的那封,中間隔了好幾個月。
若說黎源不著急是假的,何況家裡的錢財還被捲走。
灰暗時刻,黎源還想起過小苗和王申。
小夫郎這行徑真是一模一樣的可惡。
生氣過後更多的是擔憂,不明白為什麼要偷偷捲走家中銀錢,若是缺銀錢,老太君隻要跟他說道,他又豈會不給,之前小夫郎離開時,黎源就將一半的家產五百兩塞給對方,這般偷偷摸摸,也不知曉小夫郎是不是遇見什麼麻煩事。
自從信鴿恢複通訊後,黎源慢慢知曉緣由。
隻可惜信鴿帶來的隻有紙條,每次寫不了什麼。
黎源完全看明白已經入夏。
錢財確實是老太君帶走的,不過是小夫郎指使。
理由很簡單,小夫郎說他纔是管家夫,家裡的銀錢自然由他管著,擔心自己不在家,得了錢財的黎源生出旁的心思。
那驕縱的語氣和音容樣貌頓時躍上紙上。
又囑咐他祖母送的那枚扳指要好好收藏。
黎源自然會好好保管。
直到動了上京的念頭,所有事情才串聯起來。
好呀,小夫郎是不希望他上京才帶走銀兩,擔心他變賣扳指,又偷偷試探他有冇有好好保管。
狐貍般的狡猾心思真是一環扣一環。
黎源真想按住小夫郎,好好打他一頓屁股。
因為冇錢,黎源老老實實又在梨花村待了一年。
次年靈芝種植徹底走上正規,雖然十裡八鄉都開始從種植靈芝裡獲利,但梨花村獨掌野生靈芝的種植方法和銷售渠道。
村委會跟江安城藥行的合同到期。
這次雙方簽訂了更加長久且互惠互利的合同。
梨花村子都山靈芝已經名不虛傳。
黎源知曉小夫郎的父親不喜自己,也斷不會讓兩人再在一起。
但是他更加信任小夫郎的話。
如果兩人冇有可能,小夫郎不會一直拿話吊著他。
想來小夫郎還在努力著,他不放心,要去京城看一看。
連續兩年都冇有小夫郎陪伴的除夕。
黎源回到家窩在被褥裡昏昏欲睡,聽著雪花絮絮而落,吞儘世間萬物般,可唯獨吞不掉他對小夫郎的思念。
再到雨季來臨,雨水打在茂盛的藤蔓月季上。
一**的幽香在院子裡蔓延開,猶如小夫郎纏著他的四肢,將黎源的心裹挾得密不透風,而每一絲一毫都是小夫郎的音容樣貌。
黎源想珍珠了。
這日黎源在家打草鞋,帶著清香的草莖很快在黎源的巧手下變成縱橫交錯整齊的草絡子,突然他放下手裡打到一半的草鞋起身離開。
若有人進來看,一半的草鞋,尚未歸位的竹椅,簸箕裡淩亂的針線,誰都會覺得這家主人尚未遠行,隻是臨時有事去忙活了。
走之前,黎源前往鄉長家,跟鄉長談論卸任的事情。
鄉長家已經是個三進三出的院落,十分氣派漂亮。
何氏熱情地款待他,端來茶水糕點,走的時候將門關好。
鄉長似乎並不意外,其實小夫郎走的時候,大家就察覺出黎源的心也跟著走了。
但他疼惜晚輩,委婉問及若是找不到呢?
至此,大家已經認定小夫郎離家,雖不清楚兩人如何商議,再像以往那般是不太可能,眾人隻是覺得可惜,但是一想小夫郎那般神仙似的人物,隻是待在小小梨花村,終究有些委屈。
黎源也不想讓表叔擔心,說了自己的打算。
他定了個五年歸期,如果五年後不歸來,他的財產由村委會分配,是賣還是分都可以,錢財歸入村中育仁金。
鄉長連忙保證定不會賣掉他的屋子。
梨花村做不出這種失德的事情,黎源可以說是梨花村的大恩人,往後看,梨花村隻會越來越好。
黎源又說起自己的擔憂,不想離開的事情暴露,讓鄉長能幫忙保密多久就多久,畢竟他有些擔心小夫郎的父親對村民不利。
想來梨花村如今無事,小夫郎在中間周旋不少。
若是他進京的訊息傳過去,隻怕老人家生氣上頭拿村人撒氣。
“隻說我進子都山尋找更適合種植野生靈芝的地方。”
鄉長便說,“源哥不如晚點走,如今山裡毒蛇多。”
雖然隻是個藉口,但黎源也知在理。
鄉長又讓他放心,一定照顧好村裡人。
他是知曉的,黎源心中裝著梨花村的人。
黎源離開前,交給鄉長一封信,等黎源離開後,村長打開一看,信結尾處有黎源的簽名及手印,上麵全是關於他的財產分配,哪些田地贈予哪些人,屋裡的糧食和吃食又贈予誰,細節到家裡的雞鵝和兩頭牛,連泡菜壇都有安排。
鄉長看得眼眶積滿淚水。
之後黎源前往老郎中家,一樣的說辭,一樣的信箋,隻是五年內把家中牲畜和林家的屋子托付給老郎中。
老郎中沉默許久才問,“你這是為了珍珠連命都不要?”
黎源有些詫異,老郎中道出當年老虎傷人,小夫郎曾拿出急救丸救人,老郎中識得那藥丸,非勳貴人家冇有此物。
黎源原本推測小夫郎家裡是個京城四品官之流。
如今看來是個三品官甚至再往上?
那也是極為富貴的人家,相當於後世的省廳級大官。
黎源呲了一聲,他這是明目張膽讓省長兒子給自己當小夫郎,真是大膽!
不過黎源更加堅定上京的想法。
老郎中見勸不動,歎口氣,“一個個的,腦子裡都裝著情情愛愛,不知道說你們什麼好。”
黎源嘿嘿笑了兩聲不作回答。
不過他也答應老郎中,決不以性命相拚。
就在鄉長還在辦理黎源卸任一事時。
一日清晨,林間漫著薄霧。
黎源揹著揹簍走進子都山,進山前有人看見他,與他打招呼,“源哥兒這麼早去哪裡?”
黎源笑著說,“去靈芝地看看。”
村人不疑有他,笑著與他道彆。
薄薄的霧氣裡,黎源的身影漸行漸遠,一眨眼的功夫,不見了蹤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