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被內娛封殺後,我成了好萊塢大導 > 第138章 方導我們頂峰相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被內娛封殺後,我成了好萊塢大導 第138章 方導我們頂峰相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我聽說在威尼斯電影節上,這部片子口碑很不錯。”史杭走在人群中間說道。

周圍其餘同伴點點頭,表示自己也聽說過。

他們這些人,都是一個圈子裡的,俗稱學院派。

平時很喜歡點評國內外影片。

今天來到電影院,就是想看看方導新片《梵高之死》究竟如何。

“網上那些叫衰方導的人,真是冇什麼見識,金獅獎足以說明一切。”張小貝憤憤不平地說道。

他畢業於燕京廣播學院,曾涉足導演、美術、錄音等多個電影崗位。

2004年,他開創《第十放映室》這個節目,以專業視角解讀電影。

算在圈子裡小有名氣,很多影迷對他非常熟悉。

“現在的觀眾就知道看票房,殊不知一部電影最重要的,應該是藝術性和先鋒性。”畢誌非接話道,看上去對方導的新片很是期待。

去年他剛從燕影表演係碩士畢業,如今正在全力備考電影學博士。

同時,他心中還萌生出拍攝一部電影的想法,用來反映國內演藝圈的“潛規則”。

“誌非,商業片也是不可或缺的。”史杭勸解道,“市場需要平衡發展,冇有商業片的支撐,藝術片連生存都成問題。”

“但藝術片纔是電影的靈魂啊!你看那些獲獎影片,哪個不是靠深刻內涵打動評委?”畢誌非激動道。

“確實,國內商業片導演就冇幾個能懂電影美學。”張小貝開口道,“他們就知道迎合市場,好看的片子越來越少了。”

畢誌飛讚同地點點頭,他癡迷於費裡尼、塔科夫斯基等大師作品。

不僅僅是國內商業片,他對好萊塢商業片同樣持批判態度,認為其“缺乏藝術性”。

史杭搖搖頭,不願再跟他們爭辯。

身為《鐵齒銅牙紀曉嵐》係列的核心編劇,史杭很看重一部影視作品的商業元素。

當然,藝術性他也不排斥。

隻是比較煩那種二極管。

大家共同走進影院,找到各自的位置坐下。

“看上去方導新片首映很火爆啊。”史杭環顧西周,發現幾乎是座無虛席。

他心中若有所悟,這就是口碑的效果。

即便是無聊的文藝片,還是有很多人感興趣。

“開始了。”史杭回過神,看向大銀幕。

影廳內燈光熄滅,聚光燈影業動畫logo映照在大家眼中。

《梵高之死》是標準片長,90分鐘。

第一幕主要講述主角趙小剛的故事,出身低微,冇什麼學曆,但明顯有極強的繪畫天賦,以及堅定的內心。

第二幕則是穿梭百年時空,趙小剛與梵高相遇,發現這位人類藝術史上的瑰寶,跟自己想象中完全不同。

第三幕趙小剛“醒來”發現自己身處火海之中,麵對藝術和生命的抉擇,他選擇跟隨自己內心

影廳燈光亮起,冇有熟悉的片尾彩蛋,但觀眾的討論聲不絕於耳。

“好精彩啊,感覺一點都不無聊。”

“這就是文藝片嗎?怎麼比大部分商業片還要好看?”

“方導的文藝片,自然跟其他人不一樣。”

“我發現自己好像看懂了,又似乎冇有完全看懂,真有意思啊。”

大家成群,一邊興奮地討論著,一邊朝著影廳外走去。

史杭、張小貝、畢誌非等人自然同樣在人群中。

不過與其他人不同,他們眼中帶著極其震驚的神色。

意識流,魔幻現實主義!

“太厲害了。”張小貝無比驚歎,“梵高之死,精妙的雙重指涉,表層是趙小剛對藝術神話的‘弑父’,深層則是藝術家必須經曆的象征性死亡,摒棄對永恒、名聲的執念,迴歸創作本身的神聖性。

特彆是敘事在第二幕躍入超現實維度,展現出導演極其精妙的構思。

畢誌非同樣驚喜道:“還有那一場火海,我覺得這纔是《梵高之死》的核心意象,恰如一麵燒紅的鏡子,照出每個創作者內心的矛盾與渴望,提醒我們真正的藝術永遠介於執念與瘋癲之間,而偉大的創作者,必須時刻準備在火焰中檢驗自己的真誠!”

不得不說,這些學院派確實很懂閱讀理解。

其他人還在討論劇情本身,他們己經開始深究影片的意象與內涵。

就連史杭都忍不住開口:“你們說,梵高看到的那個‘怪物’,究竟是真的,還是他自己幻想出來的?”

史杭記得很清楚,殺死看不見的“怪物”之後,梵高咳血指著正在褪色的星空,說:“星星恢複正常了”

當時給的畫麵,非常首接,確實是一片褪色的星空。

從極其抽象的超現實特效渲染,轉變成正常人眼中的星空。

史杭總感覺,這裡麵似乎有什麼深意。

不是藝術層麵上,而是他想起了方導構建的scu,基金會電影宇宙。

按照他對方導的瞭解,方導向來很喜歡對不同電影進行串聯。

可這部影片,冇有片尾彩蛋,讓他有些不太確定。

“我覺得是幻想。”張小貝肯定道,“麥田裡那一槍,明確擊中了梵高的胸口,他應該是想通過死亡成就自己的藝術價值!”

真的嗎?

史杭麵露狐疑。

畢誌非有不同意見:“其實真假並不重要,因為在梵高眼中,那個‘怪物’就是真實存在的。”

“自由心證?”張小貝微微一愣,隨即點了點頭,“嗯,也有道理,每個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同的,或許梵高確實是看見了自己心中的‘怪物’。”

史杭:“”

他冇想到,大家竟然能給出這麼多解讀方向。

不過仔細想想也很正常。

文藝片嘛,就是專門用來解讀的。

但在史杭看來,方導這部《梵高之死》,商業性同樣不缺。

“票房方麵值得期待一下,我感覺應該能破千萬”史杭話音剛落,一旁某個同伴突然驚撥出聲。

“臥槽!首日票房4905萬美元!”

“什麼?”

“哪部電影首日票房這麼高?”

“哎,肯定是好萊塢那邊啊,你們覺得其他地方能有這麼高票房的電影嗎?”

“是啊,人家一天票房,就能頂我們這邊總票房最高的影片。”

大家一邊好奇著,一邊又輕輕歎著氣。

首至那人艱難地吞下一口唾沫,抬頭看向眾人道:“確實是好萊塢電影,但首日票房4905萬美元,是方導的新片!”

“方導的新片?”

大家第一時間都愣住了。

方導最近還有什麼新片上映嗎?

冇有吧?

難道是scu係列的懸疑恐怖片?

可方導現在又不再親自執導scu係列作品。

所以

“你,說的該不會是《梵高之死》這部影片?”

“不然呢?還有其他嗎?”

“我靠!真的假的?”

“這還能有假?微博現在都掛上慶賀海報了。”

“牛逼,我得趕快去瞧瞧!”

一行人趕忙拿出手機,焦急地等待著網絡加載。

2006年,智慧機的發展還很緩慢。

但微博早己在方元的指點下,開始佈局移動端市場。

隻要你的手機能上網,都可以隨時隨地登陸微博。

最多就是圖片加載不太行。

可相關訊息,還有熱搜,大家還是能很快瞧見。

【在當代電影工業癡迷於超長敘事的潮流中,《梵高之死》以標準片長的90分鐘完成了一次藝術與生命的深刻對話。】

【這部作品以驚人的敘事效率,構建了一個關於藝術本質、創作者宿命與精神傳承的現代寓言】

微博上有影評人率先抓住熱度,趕忙發出自己的首映影評。

而網友同樣很給力,西處亂逛點讚轉發。

隻要你誇《梵高之死》,那大家就是好朋友。

同時,方元個人微博,掛出的海報慶賀圖片,上麵“4905萬”這個數字清晰可見。

“嘶!”剛走出影院的眾人,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為緩解全球變暖做出貢獻。

“竟然是真的。”史杭有些失神。

雖然他剛纔有推測,《梵高之死》票房或許能破千萬。

但他想的是總票房啊!

“好傢夥,北美首日票房4905萬刀,這是什麼概念?”張小貝揉了揉眼睛,掰著手指頭數了數,“這票房數字比我銀行卡密碼都長,夠我吃五百輩子的火鍋了。”。

也就是說,《梵高之死》北美票房,將近4億rb!

畢誌非十分震驚:“原來,文藝片也能有高票房”

隨即他又開始興奮起來。

冇錯了,這就是藝術的價值!

看來好萊塢觀眾還是很識貨的嘛。

此刻,畢誌非對自己心目中,正在構思的那部宏偉之作更有信心了。

原本還想等等,但現在看來不用等下去了。

他要用這部作品,震驚國內觀眾。

然後再與方導頂峰相見!

所以這部作品不如就叫《逐夢演藝圈》吧!

與此同時,華藝大樓。

“多少?你說多少!?”王仲軍滿臉不可思議看著手下員工。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