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囚三十年,重生後我踏碎皇城 363
裴明熙的大齊
讓長公主去岐國,建立封國?這簡直是聞所未聞!即便公主再聰慧,那也是蠻荒險地啊!立刻有老成持重的大臣出列想要勸阻。
“陛下!海外四島初定,夷心未附,瘴癘橫行,讓長公主殿下前往,是否太過冒險?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啊!”
裴祈安似乎早有所料,他並未動怒,而是將目光投向身旁的溫令儀。
溫令儀會意,緩緩開口,聲音清越而堅定:“眾卿之憂,本宮與陛下深知。然,熙兒雖年幼,其誌不小。她並非前去享樂,而是肩負著將大昭文明遠播海外的重任。岐國之地,地理位置關鍵,若能治理得當,將成為我大昭通往更廣闊天地的跳板,永絕東南海患。”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眾臣,繼續道:“況且,熙兒此行,並非孤身前往。陛下與本宮將選派得力乾將、精兵強將隨行護衛輔佐,一應物資供給,皆按最高規格。此舉,宣揚國威在於表,以岐國之險峻護衛大昭安寧是根本,我大昭的公主,豈能困於深宮,當有經天緯地之誌!”
帝後二人態度堅決,理由充分,尤其是溫令儀那句“我大昭的公主,豈能困於深宮,當有經天緯地之誌”,更是擲地有聲,讓一些本想反對的大臣啞口無言。他們忽然意識到,這位皇後和陛下,對於子女的期望和培養方式,已然超出了傳統的範疇。這或許,將開創一個全新的局麵。
最終,在帝後的強力推動下,冊封裴明熙為“齊王”,命其前往岐國,建立封國的旨意,得以順利通過。訊息傳出,舉國皆驚,但更多的是對這位膽識過人的長公主的好奇與期待。
聖旨下達後,皇宮內開始了緊張的準備工作。裴明熙表現得異常興奮和鎮定,她昨天歸來時,禦書房裡就和父皇和皇弟探討過此事,裴佑璽知道長姐離開本來難過,可得知長姐會成為國君,自己是大昭太子,以後兩個人可以互相拱衛,心裡格外高興,天家子,從小學習的就不是簡單的學問,而是要學帝王術,裴佑璽知道長姐離開還有另一重深意,她想要讓自己儘快成為太子,穩固地位。
溫令儀雖然支援裴祈安的決定,但作為母親,離彆在即,難免心中不捨與擔憂。她日夜為女兒打點行裝,小到衣物藥品,大到書籍典籍、工匠藝人,事無巨細,一一過問。裴祈安則更多地與女兒探討治理方略、用人之道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難與應對之法,父女二人的交談常常持續到深夜。
這個年,團圓中隱著離彆的不捨,過了上元節後,離彆的日子終於到來。這一日,京城旌旗招展,龐大的船隊整裝待發,除了運載物資的車隊,還有裝備精良的親衛軍,更有裴祈安和溫令儀精心挑選的文武官員、工匠、醫者、學者等,堪稱一個微縮的行政團隊。
歸海府的碼頭上,帝後親臨送行。裴佑璽被立為太子後,更顯沉穩,他拉著姐姐的手,稚嫩的臉上滿是不捨:“阿姐,你要早點回來。”
裴明熙笑著摸摸弟弟的頭:“佑璽要好好讀書習武,幫父皇母後分憂,等阿姐把那邊建設好了,接你去玩!”
她轉身,看向父母。眼中雖有離愁,但更多的是憧憬與堅定。她跪下行大禮:“父皇,母後,女兒就此拜彆!必不負父皇母後重托,定將大齊之地,建成我大昭海外明珠!”
裴祈安親手將女兒扶起,將一枚象征著權力和身份的印信交到她手中,沉聲道:“一切小心,遇事多與隨行臣工商議。記住,大昭是你永遠的後盾。”
溫令儀強忍著淚水,為女兒整理了一下衣領,千言萬語化作一句叮囑:“照顧好自己,常寫信回來。”
在一聲悠長的號角聲中,龐大的船隊緩緩駛離港口。裴明熙站在最大的樓船船頭,一身勁裝,英姿颯爽,向著岸上的父母和弟弟用力揮手。陽光灑在她年輕的臉上,充滿了希望與力量。
船帆鼓滿了風,向著蔚藍的遠方駛去。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嘗試,一位公主的遠航,一個海外封國的建立,將為大昭的曆史翻開嶄新的一頁。
送走了女兒,皇宮似乎一下子空了許多。但裴祈安和溫令儀並沒有太多時間沉浸在離愁彆緒中,擺在麵前的是更加繁重的國事。
太子裴佑璽的教導被提上了最重要的日程。裴祈安親自為他挑選了博學鴻儒為師,傳授經史子集;同時也讓軍中宿將教導其武藝和兵法。溫令儀則更注重培養兒子的仁德之心和對民生疾苦的體察,常帶他處理一些簡單的政務,言傳身教。小太子天資聰穎,勤奮好學,進步神速,讓帝後十分欣慰。
朝堂之上,隨著海外大捷和太子冊立,裴祈安的威望達到頂峰。他藉此機會,大力推進內政改革,整頓吏治,興修水利,鼓勵農桑商貿。大昭的國力在穩定的政局和持續的改革中,蒸蒸日上。
與此同時,來自海外大齊的訊息,也通過定期往來的船隻,不斷傳回。裴明熙展現了驚人的適應能力和治理才華。她尊重當地風俗,同時又大力推廣大昭的先進技術和文化,興辦學堂,鼓勵通商,安撫流民,很快就在複雜的海外之地站穩了腳跟,贏得了部分當地人的擁護。她的成功,讓當初那些持懷疑態度的大臣們徹底閉上了嘴,也證明帝後獨具慧眼的決策是何等正確。
大周那邊,也時有訊息傳來。溫令容執掌鳳翎軍後,恩威並施,不僅將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更在蕭玄策的支援下,開始介入一些朝堂事務,以其獨特的柔和智慧,幫助蕭玄策平衡各方勢力,大周政局日趨穩定。姐妹二人書信往來頻繁,互相分享著治國理政的心得和孩子們的成長趣事。
時光荏苒,歲月靜好。裴祈安和溫令儀,這對攜手曆經風雨的帝後,在各自的領域發光發熱,共同守護著他們一手建立的強大帝國。太子日漸成長,長公主在海外開創奇跡,大昭的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這一日,裴祈安處理完政務,來到溫令儀宮中。見她正對著窗外盛開的梅花出神,手中拿著一封來自大周的信件。他走過去,從身後輕輕擁住她。
“在想什麼?”他低聲問。
溫令儀將身子靠進他懷裡,微微一笑:“長姐信中說,曦兒開始學說話了,第一聲叫的是姨娘,她吃味得很呢。”
裴祈安也笑了,下巴輕輕摩挲著她的發頂:“看來我們得加把勁,讓佑璽快點長大,也好早點把擔子交給他,我們也好四處去看看,比如,去看看熙兒的那片海外江山。”
溫令儀回頭看他,眼中滿是溫柔與默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