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被囚三十年,重生後我踏碎皇城 > 413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被囚三十年,重生後我踏碎皇城 413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齊王歸京

車馬總歸慢,何況萬裡迢迢從水路來的書信,一轉眼就過去了快半年了,大昭的聖旨和家書纔到了大齊。

時已盛夏,海麵上往來商船絡繹不絕,碼頭上,象征著大昭皇家標識的船隻剛靠岸,就有人往齊王府策馬狂奔送信兒來。

大齊,齊王府。

書房內,溫慕春坐在書案後,正批閱著各群島每一月送來的文書,眉宇間的氣度因歲月沉澱,愈發沉穩,隻是鬢角過早的爬上了霜花,自接到祖父和祖母去世的訊息後,他整個人便像是被抽走了一部分精氣神,雖依舊勤於政務,但那份從骨子裡透出的寂寥與哀傷,卻難以掩飾。

王妃沈明月端著一盅參湯輕輕走進來,看到夫君緊鎖的眉頭和眼下淡淡的青黑,心中微疼。她將湯盅放在桌上,柔聲道:“慕春,歇一歇吧。”

溫慕春抬起頭,看到妻子擔憂的目光,勉強扯出一絲笑意:“有勞明月了。”他接過湯盅,卻並無胃口,隻是捧在手中,感受著那一點暖意。

“夫君,家書和奏摺早已到了京城,我們也很快就能回去的,一定的。”沈明月在他身旁坐下,輕聲問。

溫慕春歎了口氣,微微搖頭:“為人子孫者,未能送終,心中終是難安。可大齊雖非一國,可也不能一日沒有人看顧,再說吧。”

沈明月握住他微涼的手,能說什麼?自古忠孝難兩全,更何況異姓王古來就少,夫妻二人留在大齊,其中關乎很多國家大事。

正說著,門外傳來管事恭敬的聲音:“王爺,王妃,京城有信使到,是皇後娘孃的加急親筆信和皇上的旨意。”

溫慕春精神一振,立刻道:“快請!”

信使風塵仆仆而入,呈上密封的信函和明黃卷軸。溫慕春先接了聖旨,展開一看,竟是召他回京述職,他握著聖旨的手微微顫抖,眼中瞬間湧上了熱意。

他強壓下激動,又迫不及待地拆開妹妹溫令儀的信。

那熟悉的、清秀中帶著風骨的字跡映入眼簾,一如阿寧本人。

信中,溫令儀細細描述了祖父祖母臨終前的安寧,葬禮的隆重,家人的近況,字裡行間充滿了對他的理解、牽掛和毫不掩飾的期盼。

當看到“京城的家永遠是你的家,家人永遠都在等你回來”這一句時,溫慕春的淚水終於忍不住奪眶而出,滴落在信紙上。

他彆開臉,深吸了好幾口氣,才勉強平複了情緒。

“夫君。”沈明月擔憂地喚道。

溫慕春將信遞給她,聲音帶著不易察覺的哽咽:“明月,你看,阿寧和皇上,召我們回京。”

沈明月迅速看完信,也是眼圈泛紅,她用力點頭:“好!好!回去!我們回去看看親人,也看看阿寧他們!”她知道,這次回京,對夫君意味著什麼。那是釋懷,是慰藉,是漂泊遊子終於可以歸家的期盼。

訊息很快傳開,世子溫一鳴、次子溫一凡和郡主溫言都欣喜不已。他們離開大昭時候已經是少年之姿,是因父親要求要藏拙於內,不露鋒芒,所以從來不會往人前去。

到了大齊之後,溫一鳴和溫一凡都成了溫慕春的左膀右臂,小女兒溫言則跟母親學經商之道,一家人都想念京城,終於可以回家看看了。

溫一鳴已經十六歲了,性子沉穩像極了其父,他擔心父親放不下大齊的事務,主動要求留在大齊看家,並且開始協助父親安排離齊期間的事務交接:“父王,兒臣會督促屬官,確保各項政務不紊。邊防之事,亦會與幾位將軍保持聯絡,定時向父王稟報。”

溫慕春搖頭:“我們一家人都回去,你皇後姑母書信中還提到了你的婚事,確實要回去操持起來了,這邊庶務可以交代下去,不會出現什麼錯漏,也趁機考驗一下那些近臣心腹。”

溫一鳴有些不好意思的臉紅了,他也想要回京,特彆想。

十四歲的溫一凡笑嘻嘻的湊過來,問:“父王,大哥的婚事能操持起來的話,是不是這次回來就會帶著嫂嫂?那可真是太好了,長公主都已經成家誕下女兒了,我也想要當叔叔呢。”

溫慕春看著次子雀躍的樣子,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發自內心的笑容。

“母妃,言兒給往後姑母準備了禮物,是自己繡的帕子,不知道她會不會喜歡?”溫言已經十歲了,她平日裡最不願意在外走動,但每次提到皇後姑母都格外的話多。

沈明月憐愛地撫著女兒的頭發:“你皇後姑母是天下最溫柔、最善良的人,她見到言兒,定會歡喜不已。”

王府上下因為即將歸京而忙碌起來,準備行李,安排車駕。溫慕春將政務暫交於幾位得力屬官監理政務,一切準備就緒後,在一個晨霧彌漫的清晨,齊王府的車隊,在親衛的護送下,緩緩駛離了齊王府,踏上了歸京之路。

樓船在中,被艦船拱衛,知道齊王歸心似箭,三班水手輪流掌舵,歸來的速度是最快的。

隻用了四個月就到了歸海府,下船後坐上馬車一路往京城來。越是靠近京城,溫慕春的心情就越是複雜。近鄉情怯,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對即將見到親人的渴望,交織在一起。

這一日,車隊在官驛歇腳。晚膳後,一家五口圍坐在燈下。

溫一凡嘖嘖幾聲:“父王,以前在京城的時候沒覺得有什麼特彆,如今再回來這裡,發現大昭一望無際的農田都親切,大齊雖好,可到處都是水,總覺得心裡不踏實呢,父王跟我說說你小時候,我想聽。”

溫慕春看著小兒子,他知道回來祭祖,親人團聚,並不會停留太久,所以兒子的試探太明顯,而他不得不說明:“一凡,我們不能留在大昭太久,大齊是國之矛,更是國之盾,此番說是回京述職,其實是皇上和你們的姑母體恤我們一家漂泊在外,為國戍邊,我們回來不會久留,大齊纔是我們一家人要鎮守的地方。”

話鋒一轉,他說:“小時候啊,父親的祖父還在,是個威武的大將軍,他有時會帶我們去郊外騎馬,……”他的聲音漸漸低沉下去,那些鮮活的、溫暖的記憶,如今想來,卻帶著一絲物是人非的酸楚。

沈明月輕輕握住他的手,無聲地安慰著。

溫一鳴沉穩地說道:“父王,此次回京,除了祭拜祖父母,也可舊地重遊一番。想必變化很大。”

“是啊,變化定然很大。”溫慕春喃喃道。他離京時,大昭初定,百廢待興。如今多年過去,不知是何等光景。

溫言靠在他身邊,仰著小臉問:“父王,京城的女學一定更好了,當初言兒還小,皇後姑母說等言兒長大就去女學,隻是言兒後來去了大齊,這次回來我要去看看女學。”

溫慕春低頭看著女兒笑道:“言兒也不差,我們大齊的女學也很好,不過言兒既然都長大了,這次就去女學把更多的好東西帶回大齊女學,帶領大齊的姑娘們勇往直前,可行?”

“真的嗎?太好了!”溫言開心地拍手。

旅途漫長,但因為有家人的陪伴和對目的地殷切的期盼,倒也不覺枯燥。溫慕春不時會指著車窗外的一些景物,告訴孩子們這裡曾經是什麼樣子,那裡又發生過什麼故事。沈明月則細心地打理著一家人的起居,安撫著孩子們因長途跋涉而產生的些許焦躁。

越靠近京城,官道越發平坦寬闊,沿途的村鎮也越發繁華富庶。商隊往來不絕,百姓麵容安詳,可見大昭在這些年裡的確國力日盛。

這一日,車隊終於抵達了京畿之地。遠遠的,已然能望見京城那巍峨雄偉的輪廓。城樓高聳,旌旗招展,在冬日的陽光下,散發著莊嚴磅礴的氣息。

溫慕春命車隊暫停。他走下馬車,站在官道上,遙望著那座熟悉的、卻又似乎有些陌生的城池,百感交集,一時竟怔在了那裡。當年他離開時,隻為了不讓小妹承受思女之苦,如今歸來,自己也鬢生華發。

沈明月來到他身邊,輕聲道:“王爺,我們回來了。”

溫一鳴、溫一凡和溫言也下了車,站在父母身後,同樣心情激動地看著這座即將進入的、承載著家族太多記憶的帝都。

“父王,前麵好像是有來迎接我們的人。”溫一凡指著城門口方向,那隊伍捲起了煙塵,不像是馬車,倒像是騎馬。

溫慕春深吸一口氣,壓下翻湧的心緒,點了點頭:“我們回家。”

車隊再次啟動,向著城門緩緩而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