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宋帝國興亡史 > 第87章 自投羅網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宋帝國興亡史 第87章 自投羅網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公元1041年二月初,身為陝西經略安撫副使的韓琦正在其所主管的涇原路內例行巡邊,走在趕往涇州(今甘肅省涇川縣)的路上,韓琦得到了一份緊急軍情:李元昊親率十餘萬大軍已經翻越西夏境內的天都山進入宋朝境內並揚言要一路南下直取涇原路的首府渭州!

聞言,韓琦立即策馬疾馳數百裡於二月十日這天趕到了位於宋夏邊境線上的鎮戎軍。韓琦為何要趕往這裡?因為這裡是宋軍在涇原路上阻擊西夏入侵的一個重要軍事據點和堡壘,而且鎮戎軍城裡幾乎有涇原路一半的兵馬。渭州城的地理位置在鎮戎軍的西南方向,如此說來韓琦急忙趕往鎮戎軍應該就是準備親自指揮城內的守軍出城於半途阻截李元昊,他的一切所為看起來都是為了不讓李元昊靠近渭州半步,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除了地理位置相隔甚遠之外,鎮戎軍和渭州之間還隔著一座呈南北縱向走勢的六盤山,鎮戎軍在六盤山以東,渭州則位於此六盤山以西。換言之,李元昊的大軍根本就不會從鎮戎軍經過,而是直接越過邊境直撲渭州。如果韓琦此時讓鎮戎軍出城再又翻越六盤山前去阻截李元昊,宋軍很有可能麵臨的局麵就是西夏軍隊已經一路南下並將他們遠遠地給拋在了後麵,另一種局麵就是宋軍正好堵在了西夏軍隊的前進通道上。假如是前者,宋軍倘若要追擊很有可能被機動力遠勝過他們的西夏軍隊返身團滅,如果是後者,雙方擺開陣勢一決雌雄,那麼落敗的還是宋軍,畢竟李元昊這一次又是帶出了十萬大軍,韓琦很有可能成為另一個劉平。

有基於此,韓琦的應對策略就是直接把李元昊的大軍放進來,宋軍要做的就是在渭州堅壁固守,而鎮戎軍裡的宋軍所擔負的任務就是出敵身後。具體來說就是,等到李元昊在渭州城下與宋軍殺得精疲力儘之時,宋軍作為生力軍突然出現在西夏人的身後,然後再配合渭州的守軍一道對西夏軍隊進行兩麵夾攻。或者,待到李元昊久攻不下且糧草耗儘並下令撤軍之時,宋軍在其歸路設伏對其予以毀滅性打擊。總之,在這場大戰打響之前,鎮戎軍裡的宋軍不得暴露行蹤,他們的任務就是保持靜默狀態靜待戰場的態勢出現有利於宋軍之時再突然殺出。

很明顯,韓琦這一招還是之前的老套路,那就是從西夏人的背後捅一刀子,然後再兩麵夾攻。為此,韓琦任命環慶路副部署任福統領鎮戎軍裡的所有兵卒儘數出城,然後又將臨時募集而來的一萬八千人的義勇交予任福一並統領,如此一來宋軍的規模就達到了兩萬餘人。同時,韓琦還將涇原路的幾乎所有知名戰將都交由任福節製:桑懌為大軍前鋒先行,朱觀、武英繼之,王珪、耿傅為後。

大軍出發前,韓琦告訴任福:“你們這次的行軍路線我已經為你們規劃好了,大軍出城之後,你們經三川寨翻越六盤山,然後向著西南方向直趨懷遠城再進至德勝寨,最後的目的地是渭州城正北方向的羊牧隆城。這一路上每隔四十裡左右就有一個軍寨,因此你們在行軍路上的糧草補給可以完全不用擔心。到了羊牧隆城之後你們就在那裡駐軍設伏,然後等待戰局的變化從西夏軍隊的身後適時出擊。”

為了完美實現自己的作戰計劃,韓琦對任福可謂是千叮嚀萬囑咐,可這還是讓韓琦覺得不放心,為此他又特意給任福寫了一道白紙黑字的手令。除了在這上麵重複行軍部署外,韓琦在最後還特意加了一句話以明軍法:苟違節度,雖有功,亦斬。這意思就是說任福如果不按照韓琦的吩咐去做,即便他最後立了大功也要被韓琦砍頭。

自此,韓琦的戰前部署算是完成了。這一戰他很有信心保住城高溝深的渭州城,而當李元昊北歸之時,他將對其發動足以致命的雷霆一擊,那雷霆便是任福的這兩萬人馬。客觀地說,這是一個堪稱完美的獵殺計劃,如果成功了,那麼李元昊至少也得折損一半的兵馬,而他韓琦則將“威震華夏”。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韓琦沒有想到李元昊這一次並沒有按套路出牌。

上一次的延州之戰,李元昊的戰法是圍城打援,但他或許從始至終都沒有動過要拿下延州城的念頭,他對延州的圍困純粹就是為了吸引附近的宋軍前來送人頭。那麼,這一次他又會有怎樣的軍事部署呢?

整個涇原路除了渭州城有宋軍的重兵駐守外,另一個盤踞了大量宋軍的地方就是鎮戎軍,這一點李元昊無疑是很清楚的。如此說來,他這一次故意繞過鎮戎軍而去攻打比鎮戎軍位置更南的渭州,他的想法又是什麼呢?把鎮戎軍留在身後,他不怕鎮戎軍斷他的後路嗎?這可是兵家大忌,李元昊不可能不知道這其中的危害和凶險。難道他這次是準備複製上一次的延州之戰?他想通過圍困渭州而消滅星夜兼程趕來救援的鎮戎軍裡的宋軍?假如事實真的如此,那麼李元昊這次定然會失望了,因為韓琦根本沒有讓鎮戎軍裡的宋軍前去支援渭州的意圖,宋軍的任務隻是負責在西夏軍隊北歸的時候攻其身後。

人世間的事有時候會出現驚人的類同,有人將此歸於天命,有人將此歸於巧合,韓琦和李元昊這一次就將親身感受這神奇的天命或者巧合。這巧合就是:韓琦想打李元昊的伏擊,而李元昊也想打他的伏擊。換句話說,即將開始的宋夏好水川之戰其本質就是想去伏擊西夏軍隊的宋軍被西夏軍隊給伏擊了!

李元昊這一次出兵之所以避開鎮戎軍向著渭州城進軍的真實意圖就是為了將鎮戎軍城裡的宋軍從城內給吸引出來,然後他在半路上設伏將宋軍給吃掉,甚至於他都沒打算要去佯攻一下渭州。李元昊想要做的就是在鎮戎軍裡的宋軍前去救援渭州的路上設下埋伏,然後將這支宋軍一舉殲滅,而這正是他故意放言要去攻打渭州的真實意圖。

前去打伏擊的宋軍被西夏軍隊給伏擊了,但這還不是讓人最無語的地方,這一戰最讓人感到無話可說的是,李元昊選擇伏擊宋軍的地點竟然與韓琦讓任福前去伏擊李元昊的地點是同一個地方——羊牧隆城!

這該死的天命!這該死的巧合!

羊牧隆城,這是北宋在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所築的一座軍城,具體位置位於今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東南方向的將台鄉境內。它地處渭州的北麵,按照韓琦的設想,李元昊無論是南進還是北歸都得從此地經過,而這也正是他之所以讓任福伏軍於此的原因之所在。可是,韓琦不會料到李元昊也看中了這個打伏擊的好地方,最要命的是,李元昊先於宋軍抵達了這裡並在此提前對宋軍設伏以待——韓琦聰明反被聰明誤!

讓宋朝人痛心疾首的好水川之戰就此是一觸即發!

二月十一日,任福親率的宋軍數千騎兵按照預定的行軍路線翻越六盤山趕到了懷遠城,就在這裡,他獲悉鎮戎軍的西路都巡檢常鼎正與一隊西夏軍隊在不遠處的張家堡廝殺正酣。任福沒有絲毫的猶豫便率軍衝了上去,一頓刀砍斧劈之後,西夏人扔下四百多具屍體以及大量的牛羊馬匹倉皇敗退。

請注意!西夏人的敗退方向不是向北,而是向南。在任福看來這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李元昊這時候正在去攻打渭州,這夥敗兵此時指定是去找李元昊的主力了,他可不想讓這幫人將自己的行蹤告訴給李元昊。於是,任福命令大軍先鋒桑懌率隊追擊,而他也隨後跟進。

宋軍這一路南追可就偏離了先前的行軍路線,他們此時本該去往西南方向的德勝寨並在那裡補充軍需給養,可西夏人的逃離方向卻是南方。任福這一追如果成功地將這股潰兵給追上並予以殲滅倒還好說,可問題就在於他花了三天時間也沒追上這股潰兵,反而是把隨身攜帶的糧草給耗儘了,此時的宋軍可謂是人困馬乏。

就在這時,也就是二月十四日這天,這股西夏的潰兵在逃至籠杆城後突然不再繼續南逃了,而是突然調轉方嚮往西而逃。任福此時不但沒有起疑,反而是大喜,因為從籠杆城往西正好就是他此次出兵的終點站——羊牧隆城。那還等什麼?當然是繼續追擊,如此既可殲敵又能完成韓琦交代給他的軍事部署。除了自己親率本部追擊外,任福同時命人前去向後續跟進的朱觀和武英傳令,他讓二人不要再繼續南下了,而是就此轉嚮往西行軍與他呈平行之勢趕往羊牧隆城,兩軍南北相距不過五裡。

行進在追擊西夏潰兵的路上,任福的心裡是輕鬆的乃至是在暗中竊喜。這股西夏人可是真的很不走運,在他們的身後是宋軍的大隊追兵,而在他們的前方還有一個宋軍的殺神率領五千人在前方等待著他們,此人便是之前在鎮戎軍城下與西夏的追兵進行單挑時親手打碎了兩名西夏將領腦袋的宋軍勇將王珪。在任福的眼裡,這夥西夏人現在已經是一群死人了。

當桑懌帶著宋軍的先鋒追至距離羊牧隆城五裡之地的好水川時,他被眼前的一幕給吸引住了:隻見在這個一馬平川的名叫好水川的河灘之上擺放著好幾個盒子,而盒子裡麵還不時地發出“咕嚕咕嚕”的叫聲。桑懌命令全軍停止前進,這空曠的原野本就寂然無聲,而這低沉卻又顯得有些厚重的叫聲更是讓周遭的一切都變得有些詭異。當任福率軍趕來時,他也為眼前的這一幕而感到很是愕然,但他還是命人前去把這些盒子給開啟,他想看看這裡麵到底有什麼蹊蹺。

任福不會想到的是,他的這道命令將會給宋軍招來一場滔天之禍。當盒子相繼被開啟之後,從裡麵瞬間飛出了百餘隻鴿子,這些可不是一般的鴿子,而是信鴿!這些信鴿撲騰著翅膀飛向了天空,而它們所發出的鴿哨聲也是由此而聲達四野。在當時,這無異於夜空中突然升起的幾發格外耀眼的訊號彈,甚至是照明彈!

宋軍的每一名將士在這一刻都不由自主地倒吸了一口涼氣,如此之多的信鴿被人刻意放在這個空曠之地且此時又是他們自己親手將這些鴿子給放上了天空,這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麼?沒錯,他們中計了!

就在宋軍將士人人都麵露惶恐之色時,一陣金戈鐵馬之聲已是從他們的四麵八方向他們襲來。原野的地平線上最先冒出頭的是西夏人的戰馬,緊接著就是密密麻麻的戴著頭盔的人頭以及那明晃晃的被高高舉起的鋼刀。

快看啊!是敵人!是西夏人!大股西夏軍隊的突然出現讓宋軍上下頓時陷入了一陣躁動和恐慌之中!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