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帝國興亡史 第119章 反間計劃
在呂夷簡致仕的同年九月,西夏那邊也出了件大事,
而這件事更是會讓環州城裡的種世衡忍不住地想要狂笑三天三夜。怎麼回事呢?原來是李元昊又殺人了,而他殺的這兩個人還是他在軍中的左膀右臂——野利旺榮和野利遇乞。那麼,這事跟種世衡又有什麼關係呢?關係可大了,因為這一切正是種世衡精心佈局了將近兩年才生出來的結果!
作為黨項八大部落之中的豪族,野利氏在黨項族裡的聲望和權勢可以說是僅次於貴為王族的拓拔氏,而在李元昊時期野利氏的風頭更是讓其他黨項氏族都望塵莫及。李元昊此時的皇後是出自於野利氏,而這位皇後的兩個兄長野利旺榮和野利遇乞更是分彆掌管著西夏軍隊的左右廂軍司,他倆是西夏軍隊的二號和三號實權人物(也有史料說這二人是野利皇後的叔伯)。
這二人能夠身居如此高位當然不全是憑了自己的裙帶關係,宋夏戰爭爆發前他們跟著李元昊四處征戰立下戰功無數,在宋夏交兵之後他們更是李元昊入侵宋境的急先鋒,而且他們的駐防之地正是宋夏的邊境。野利旺榮的對麵就是宋朝的鄜延路,野利遇乞則是與涇原路和環慶路相望。
要說到這二人被李元昊所殺的理由以及前後整個過程,我們就得花費點工夫和時間去追溯一下過往,同時我們也順便來瞭解一下在宋朝的君子黨大發神威之前的這段時間裡西夏方麵都發生了哪些事情。
話說種世衡在清澗城擔任主事的時候聽人說起有一個姓王的和尚非常的有本事,此人不但武藝高強精通騎射,而且還對西夏境內的山川地形非常的瞭解,但不知道怎麼回事他卻做了一個和尚,可由於戰亂他最後連和尚也沒得做了。於是,此人就成了一個雲遊於市井之間的花和尚。種世衡把這和尚召至他的門下,然後整日好吃好喝又好玩地把這和尚給供著,不管他在生活上有什麼要求,隻要是種世衡能辦到的都一律滿足。當然,種世衡也不是沒有任何條件的,每次他帶兵出去跟西夏人進行民族融合時都會讓這個和尚給大軍做向導,同時也兼任全軍的先鋒。
由於王和尚熟悉地形且作戰時猛不可擋,種世衡每次出去基本上都能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而王和尚也在種世衡的悉心教育和培養下逐漸地成長為一名合格且極具愛國主義思想的優秀宋朝軍人。種世衡對此是看在眼裡喜在心裡,他覺得這個和尚還可以大有用武之地。恰好就在此時,宋夏之間在隱蔽戰場再度發生了激烈的交火。
宋夏之間爆發戰爭之後,有鑒於野利兄弟對西夏的重要性以及他們對宋朝的巨大威脅性,宋朝這邊的各路主管是挖空心思地想要用官爵和金銀將這兩人給引誘過來,無論是範仲淹、龐籍還是王沿、葛懷敏,這些人都曾派人對野利兄弟伸出過無比誘惑的橄欖枝。遺憾的是,這二人在西夏已經是位極人臣,李元昊對他們也是不吝賞賜,範仲淹等人開出的條件根本沒法吸引他們。可是,陝西的這幫文官打仗又不行,除了玩點陰謀詭計外也實在是想不出彆的辦法,他們隻好像複讀機一樣反複地委托他人去跟野利兄弟念經:“你投降吧!你投降吧!如果你投降,好處大大的!”
有一天,龐籍再次派人來勸降野利旺榮,這一次龐籍帶來的籌碼加重了,他向野利旺榮許諾:“如果你肯帶領你手下的人歸順我們宋朝,那麼朝廷將封你為西平王!”
野利旺榮這一次終於是煩了,也徹底火了。什麼狗屁西平王?我在西夏也是個王,我憑什麼要冒著滿門滅族的風險去做宋朝的王?
憤怒之餘,野利旺榮決定也要惡心一下宋朝人,他派了三個人跑到清澗城去找種世衡並說他們是奉了野利旺榮的命令特來尋求歸附。種世衡一眼就識破了這是野利旺榮派來的間諜,但他不但不點破反而還對這三人予以重用,而且他還給這些人配備了貼身護衛。與此同時,種世衡也決定對野利旺榮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而他選中的這個人正是那名姓王的花和尚。
種世衡擺下酒席宴請王和尚,然後把自己準備將其派到野利旺榮身邊去當間諜的計劃和盤托出,一直深受種世衡厚恩的王和尚滿口答應了下來。
種世衡有些為難地說道:“對方可能不會信任你,甚至有可能對你進行嚴刑拷打,如果你到時候挺不住,那可怎麼辦?”
“我就算是被打死也絕對守口如瓶!”王和尚回答得相當堅決。
“口說無憑,不如我先考驗一下你?”
說完,王和尚就被種世衡叫人拖下去扔進了一個小黑屋。接下來就是這個王和尚的受難時刻,他被打得皮開肉綻,但始終不出聲求饒。
種世衡這才下令停止動刑,然後對王和尚讚歎道:“我果然沒看錯你!”
在這之後,王和尚就消失在了清澗城裡。等到他再次出現在眾人的視線裡時,他已經成了野利旺榮軍營裡的一名宋朝“叛逃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之後,王和尚某天偷偷地進到野利旺榮的帥帳裡,然後他將種世衡的一封密信塞到了野利旺榮的手裡。
“大王,不瞞你說,我其實是種大人的密使,你上次派人過來說你想要歸附朝廷,我們的種大人已經將你派來的人送到京城去見了我們的陛下。知道你有心歸附,我們的陛下也是很高興,他已經下詔任命你為夏州節度使,而且每月給你發放一萬貫的俸祿,你的任命詔書和旌節官印很快就會給你送過來,此事還望你早做準備!”
野利旺榮聽完這話頓時嚇得驚魂失魄,他不明白宋朝人怎麼就突然這麼好騙,他明明隻是想派人過去詐降順便給自己套取點情報,可誰曾想種世衡那個笨蛋竟然以為他真的想要歸附宋朝。更讓他覺得欲哭無淚的是,宋朝竟然真的給他封了王,如果到時候他的任命詔書真的擺在了他公案前,那麼他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汗流浹背之餘,野利旺榮轉而又勃然大怒,看來他如今不得不把事情給挑明瞭,否則李元昊會第一個拿刀過來砍他。一番思量後,野利旺榮命人把王和尚給綁了,然後帶著王和尚一起去見了李元昊。野利旺榮此舉或許可以向李元昊證明他的清白,但他這樣做也就意味著他派出去的那三個臥底就此暴露了身份。可是,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野利旺榮哪能還顧得上那三個小蝦米,他自己的命纔是最重要的。
野利旺榮本想通過送綁王和尚來自證清白,可受過種世衡“特訓”的這位和尚大哥在李元昊麵前一口咬定野利旺榮就是想投降宋朝,而野利旺榮縱然有千百張嘴也改變不了他確實派人去找過種世衡這個事實。一時間,李元昊也是難辨真偽,他隻好命人將王和尚給收押,而野利旺榮也彆想再回到軍營,他被留在了李元昊的身邊,名義上是另有重用,但實際上卻是被李元昊給變相軟禁了起來。
為了查清野利旺榮到底有沒有暗中與宋朝私下交通,李元昊派遣了一個叫李文貴的人以野利旺榮信使的身份去見種世衡。
請注意,李元昊這裡其實並沒有將野利旺榮可能有叛變之嫌的事告訴給李文貴,但他又想通過李文貴的這次出行來辨識野利旺榮的忠奸。思來想去,李元昊對李文貴耳語一番之後便命他去清澗城找種世衡。
當李文貴到了清澗城才發現種世衡這時候已經被範仲淹點名給調到環州去做知州了,最後接待他的人也由此變成了鄜延路新任總管龐籍。此事的問題就在於種世衡在前往環州任職之前並未向龐籍交接此事,而且他和王和尚之間是單線聯係,這就讓李文貴和龐籍都有些迷糊。
按照李元昊事前的交代,李文貴對龐籍說道:“我這次是奉了野利大王之命而來,上次種大人給我們大王送來了一封書信,但裡麵有些事說得不是很明白,所以我這次特來把具體的操作細節瞭解清楚。”
李元昊之所以讓李文貴說這樣一番含糊不清的話其本意就是想詐一下種世衡,一切就看種世衡怎麼回答,而種世衡的回答則將決定野利旺榮的生死。問題恰恰就出在這裡,種世衡現在不在清澗城,龐籍又不知道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另一方麵,李文貴也有些暈頭轉向,他不知道李元昊這次派他過來的真實用意,身為棋子且被蒙在鼓裡的他甚至覺得李元昊就是想借野利旺榮的身份來尋求與宋朝進行和談的可能。於是,李文貴在和龐籍進行談話時就坦言西夏因為近年來的連續用兵已經導致國內物資匱乏民生凋敝,所以他這次雖然是野利旺榮的信使,但實際上也是代表李元昊來向宋朝傳達修好之意。
龐籍聽完這些就更迷糊了,因為李元昊曾經向範雍和範仲淹都詐降過,並且在詐降的同時他還在集結兵力準備進攻宋朝,龐籍因此而不能判定李元昊這次到底是不是又在故伎重施。另外,儘管龐籍自己也曾主動去招降野利旺榮,可他並沒有說過諸如夏州節度使以及月薪一萬貫這種事,也沒有直接向西夏發出過尋求和談的意向。他對西夏的態度是要麼往死裡打,要麼投降,反正就是沒有什麼和談。麵對這個可能步步都是陷阱的謎局,為了穩妥起見,龐籍直接來了一個最簡單最粗暴的應對辦法,他把李文貴給變相地扣留在了清澗城。
如此一來,李元昊也慌了,李文貴不回來他就沒法確定野利旺榮到底有沒有背叛他。此事就這麼拖著,而野利旺榮也一直處於半軟禁的狀態。甚至於,當李元昊在這年九月出兵涇原路並在定川寨擊殺葛懷敏時也沒有帶上野利旺榮這個曾讓自己引以為心腹的手下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