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相府拋棄後,她成了太子心尖寵 第109章 考校
-
“殿下放心,下官定然竭儘全力,不負殿下所望,定會將李知安和她的一切,都帶到殿下麵前,一切皆為殿下效力。”
齊遙聞言,這才略微滿意地點了點頭,輕輕一抬手。
旁邊的管家立刻上前,依舊是那副冷麪孔,引著趙彥之從偏僻小路悄無聲息地離開了三皇子府。
待到趙彥之的身影徹底消失在夜色中,齊遙臉上的那點緩和瞬間消失無蹤。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冷的算計與漠然。
若是趙彥之此番能成事,將李知安和她的財富勢力拉攏過來,那此人暫且還算有點用處。
但若是不能……這樣一個連女人都掌控不住的廢物,也絕不能再留在他這條船上了。
李知安受封樂安縣主的訊息引得各方矚目,議論紛紛。
翌日清晨,宣旨的儀仗抵達李知安所居的彆院。
令她略感意外的是,前來宣旨的不僅是宮中的福公公,齊逾竟也親臨。
太子在此,福公公自然不敢僭越主持宣旨,便由齊逾親自接過明黃的聖旨。
他立於院中,身姿挺拔,雖麵色仍帶著幾分刻意維持的蒼白,但舉止間自有一股儲君的威儀。
隨即齊逾展開聖旨,聲音清朗而沉穩,字字清晰地宣讀著皇帝的封賞恩旨。
待聖旨宣讀完畢,齊逾將聖旨遞向李知安,在她伸手接過時,微微傾身,用隻有兩人能聽到的音量低聲道。
“恭喜,樂安縣主,可謂是好事成雙。”
他意指李知安不僅擺脫了困境,還名利雙收。
李知安抬起頭,迎上他的目光,唇角彎起一抹清淺的微笑,同樣低聲回道。
“臣女謝陛下隆恩,亦謝殿下吉言。”
福公公在一旁看得分明,臉上堆滿笑容,上前說了許多吉祥祝福的話。
隨後又指揮著小太監們將皇帝賞賜的金銀綢緞、首飾頭麵等物一一安置妥當,便極有眼力見地告退,帶著儀仗隊伍離開了。
院內一時隻剩下李知安,還有齊逾及其心腹侍從淩風。
齊逾狀似無意地提起:“孤聽聞,民學監今日便要舉行入學考校,遴選有才之士?”
李知安點頭:“殿下訊息靈通,正是此事,臣女也正欲前往安排。”
齊逾便順勢道:“巧了,孤今日正好得閒,便與縣主一同前去看看吧,也好瞧瞧我大安未來的棟梁之材。”
李知安聞言,故意玩笑道:“殿下萬金之軀,且素日裡還需靜養,這般隨臣女奔波勞碌,若是有所閃失,臣女可擔待不起。”
她話語中帶著一絲調侃,暗指他“病弱”的偽裝。
齊逾豈會聽不出,隻是淡淡一笑,四兩撥千斤地迴應她道。
“樂安縣主說笑了,孤身子好得很,不勞縣主掛心。”
兩人對視一眼,彼此心照不宣。
他們都深知對方並非表麵所見,一個並非真病弱,一個也絕非普通商女或尋常縣主。
如今利益交織,某種程度上已是同盟,自然誰也不會去戳穿誰的那層偽裝。
齊逾本欲邀李知安同乘東宮轎輦,但轉念一想,李知安新封縣主,已不知成了多少人的眼中釘,自己這太子之位更是暗處無數眼睛盯著。
此刻若過於親近,恐為她招來更多非議與風險。
思及此,他便按捺下心思,隻依照規矩,讓李知安的轎輦行於前,自己的太子儀仗略微落後一段距離跟隨。
等李知安的轎子抵達民學監門口時,那裡早已被圍得水泄不通。
有了此前永安侯府和康郡王府碰釘子的先例,加之李知安如今聖眷正濃,許多有意讓子弟入學的官宦人家,此次竟是各家夫人親自帶著少爺小姐前來,態度恭謹了許多。
一見李知安下轎,眾人紛紛上前行禮問安:“參見樂安縣主,縣主安康。”
李知安微微頷首回禮,緩步走上民學監門前的石階,麵向眾人,聲音清越地說道。
“民學監立學之本,在於求真才,育實學,不看重門第高低,隻注重才學品德,今日考校但憑諸位真才實學,若能通過,無論出身,皆可入內求學。”
大多數人聽聞此言,皆無異議,甚至多有讚同之色。
唯有一名看起來約莫十有一二的少年,衣著華貴,麵帶倨傲不耐煩之色,聞言嗤了一聲,低聲嘟囔道。
“不過一個小小的民學監,規矩倒是不小,擺這麼大陣仗給誰看。”
李知安目光掃去,並未動怒,反而語氣平和道。
“民學監開門納士,皆憑自願,這位公子若覺此處不合心意,自行離去便可,民學監從不強留。”
那少年被點了名,非但不收斂,反而抬高了下巴,哼道。
“你以為我想留在這裡不成,若非我家那老頭子非要逼我來,誰稀罕來你這地方,我高家族學聞名淮陽,何須來此小小民學監湊熱鬨,真不知老頭子為何如此!”
他身旁的書童嚇得臉色發白,連連拉扯他的衣袖,低聲勸阻。
“少爺慎言,這可是縣主麵前,若讓老爺知道您如此無禮,小的回去定要被打死了!”
周圍有夫人認出這少年,低語道。
“這是淮陽郡守高家的幼子高笠嗎?聽聞自幼便有神童之名,心氣極高,果然如此。”
“可不是,在人多處都敢如此大放厥詞,也不知有幾分本事。”
李知安聽到“高笠”之名,也想起來了。
此子確實頗有才名,年紀輕輕已連中兩元,難怪如此傲慢。
高笠甩開書童的手,越發口無遮攔。
“我說錯了嗎?我看這民學監就是徒有虛名,說不定裡麵的學生,學問還不及我的十分之一,枉費我千裡迢迢從淮陽趕來,真是失望!”
說著,高笠竟真的要拉著書童離開。
李知安正欲開口,卻聽身後傳來一聲通傳:“太子殿下駕到——”
宣叫的聲音洪亮,瞬間壓過了所有嘈雜。
眾人皆是一驚,連忙紛紛避讓行禮,高呼:“恭迎太子殿下!”
誰都冇有想到怎的一個民學監考校而已,太子殿下竟然也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