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353章 新學盛行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353章 新學盛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中秋過後。

長江沿線的稻穀率先開始收割。

金燦燦的稻田,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臉上儘顯秋收的喜悅。

這是宇文衍親政,實行開荒墾田,減免賦稅後的,關於縣試的……”

看到端坐案前奮筆疾書的小皇帝放下毛筆,墨言遞上一冊子。

“朕瞧瞧!”

兩個月前舉行的縣試,結果出來了。

據各縣上報的資料統計,本次參試的大多是十五歲以下的學童。

共有五十多萬人參加,有十萬餘考試成績合格。

可以進入縣學讀書,成為一名童生。

當下大周有一千一百多個縣。

平均下來,每縣僅五百人左右參考,成績合格率隻有兩成。

不過這是首次縣試,能順利落實下去,宇文衍就很滿意了。

至於參考人數,隨著官學的發展,讀書人肯定會逐年增加。

“咦,金鱗院的孩子也參加了?”

金鱗院是在小皇帝的提議下,三大組織聯合設立的一處孤兒莊園。

如今已收容近萬名十五歲以下的孩子。

本次有五千名孩子會考,成績合格者將近三千人。

在金麟院。

孩子們不僅讀書,也要進行其他訓練。

還有數萬畝田地供他們自力更生。

十五歲以後。

要到新軍營地接受兩年的正規軍事訓練。

期滿,首先參加“暗影”和“血殺”的選拔。

若是沒選上。

便會根據各自的能力、特長,安排到“天眼”情報組織的相關崗位。

要是連天眼組織的要求都達不到。

那便留在金鱗院種地,照顧年幼的孩子。

也算是人儘其用了。

縣試成功舉行,算是小皇帝對全民教育的初步嘗試。

暫時。

世家大族對於朝廷興辦官學,並沒有表現出太明顯的抵觸情緒。

畢竟民間官學向來都有,宇文衍隻不過是將其規範,擴充套件了一番。

對教學內容做了相應的增減。

對於此,那些貴族出身的士子是嗤之以鼻的。

眼裡惟崇聖賢之言,治世之道。

所謂農學,數論皆小道爾。

他們不上地方官學,子弟從小在家族學堂啟蒙,讀書。

先生都是些大儒,等到大點便進入國子監深造。

縣試圓滿完成,宇文衍心情不錯。

對於在地方官學方麵做得好的縣予以表彰,並張榜公告。

雖然這個表彰是以縣之名,不提及任何個人,但對於父母官縣令來說,同樣是個好名聲。

如此一來。

各地縣令也會更加重視地方官學,而不是應付了事。

另外。

給予農學館,算術館,以及那些製定推廣漢語拚音的相關人員豐厚的賞賜。

各地學堂以《齊民要術》為教材,教授的先生都是從農學館外派。

有關新算術的《蒙學算經》、《珠算》等教材,以及先生都是算術館貢獻的。

除此之外,還編纂了《進階算經》,《高階算經》。

最近,《幾何原本》也編纂完成。

將與《進階算經》一起,作為縣學算術教材的內容。

教授漢字拚音的先生,則是當初自發組成的興趣小組成員。

那時小皇帝推出拚音字母表,並進行數月的授課,吸引了一大批感興趣的學子。

有相當一部分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鑽研頗深。

宇文衍給了足夠的自由發揮空間,任由他們利用拚音字母去為官話注音。

並最終製定標準,統一下來。

從蒙學起,開始教授孩子們熟讀拚音字母的發音,學習官話。

這個興趣小組的成員大多是一些旅居長安的學子,規模已達數千人。

小皇帝之前就對他們有所賞賜,幾個主要負責人更是重賞。

還給他們提出了“字典”、“詞典”的概念。

相信以後一定會有成果出來。

這次賞賜尤其豐厚。

對於做出貢獻的個人或團體,宇文衍的大方是出了名的。

“陛下,那個珠算最近在京城可火了……”

墨言跟隨宇文衍身邊久了,也學會了他的一些慣用語。

原來。

學會了珠算、記賬法的學子被各衙署,商行爭相搶奪。

一時風頭無兩。

為此。

小皇帝讓負責人甄族開設了珠算,記賬法的收費培訓課堂。

每年舉辦一次珠算大賽,任何人都可以報名參加。

獲得前十名者,頒發朝廷認可的榮譽證書,並有相應的財物獎勵。

前三名還有一樽玻璃製作的獎杯,分彆是金、銀、銅的底座。

賽事獎勵一經公佈。

頓時在京城一眾學子間引起巨大轟動。

實在是太誘人了!

單單是官方認可的證書,就相當於一塊敲門磚。

持有者想要進入衙署肯定沒問題。

雖然不是正式的朝廷官員,但享受的待遇不會太差。

要是能力出眾,以後還有轉正的可能。

因而。

進衙署是首選,進不了才會選擇商行,店鋪。

至於獎杯。

不但是一種榮譽,本身就價值不菲。

京城“珍品樓”售賣的玻璃製品,最便宜的都得一貫錢。

自開業以來,一直都是熱賣的奢侈品。

賽事過後。

報名收費培訓課堂的人數爆發式增長。

尋求進入算術館的人也越來越多。

如今。

算術館的在冊人員上萬,都是有數論底子,甚至小有成就的人才。

幾年來。

他們為天元字母,天元數字在算術方麵的應用、推廣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想要加入算術館,那是必須要有真才實學才行。

算術館每週都會舉行一次公開課,教授新算術。

一時間。

館內門庭若市,前來聽課學習的人翻了幾倍。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