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538章 海貿正式啟動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538章 海貿正式啟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君臣二人交談了一個時辰。

甄權闡述了自己的想法。

同時。

向宇文衍請教了諸多事情。

皇帝看似隨意的一句提點,就讓他有種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感覺。

這讓他心中暗自發誓。

一定儘忠儘責,讓陛下描繪的太醫署藍圖成為現實。

皇後有喜。

宇文衍心情大好。

給太醫署賞賜了大量的財物。

另外。

還從內庫支取二十萬貫,用於太醫署的研發,教學所用。

甄權整個人陷入幸福的旋渦。

有點爽,又有點暈。

內心呐喊:

何其幸甚,讓我遇上這麼好的皇帝!

……

九月。

西北季風起。

登州,揚州,泉州,廣州四地。

港口。

帆影重重,人山人海。

在商業司的主持下。

以華夏商行為首的一眾商船,即將開啟官方層麵的海上貿易之旅。

揚州港下水的四艘小型寶船,調撥了兩艘給九洲商行。

每艘寶船都配備了近百條海船,組成一支船隊。

十支船隊,八支歸屬國有華夏商行。

至於那些世家貴族,民間商賈。

暫時也隻能看著小型寶船流口水。

目前來講,這是國之重器,他們是沒辦法染指的。

隻能用民間所能打造出的最大海船,用於出海貿易之用。

揚州港。

總管尉遲順,刺史司馬消難,商業司郎中蘇威齊聚碼頭。

為首次官方遠洋貿易送行。

場麵旗幟招展,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熱鬨非凡。

每支船隊都有一個統領,總領一切事務。

統領也是小型寶船的船長。

船隊其他船隻的船長皆聽命於他。

每條海船上,都配備了浮水羅盤和牽星板。

有數名熟悉過洋牽星術的船員負責定位導航。

他們都是天文地理館的成員。

技能過硬,有過數次遠洋航行經驗。

船員也有至少三分之一是經驗豐富的水手。

這些都是前麵九艘小型寶船,每年進行試航培養出來的人才。

如今的海圖。

比起徐輝和劉焯首次試航時,已經更加完善。

所有航線和沿途情況的詳細程度,數倍於前。

而且,還在不斷地完善。

登州港周羅睺。

泉州港於仲文,魯廣達。

廣州港來護兒,馮盎。

幾位地方要員,全都前往各自所在港口,為船隊送行。

他們組建的海軍也安排部分上船了。

藉此機會進行實際出海訓練。

同時,也是船隊的安保力量。

以後,這三個地方的海軍會有專屬於自己的船隊。

專為軍事航行打造的海上艦隊。

「尉遲將軍,國丈大人,陛下真是大手筆啊……」

船隊揚帆起航,有序出港。

看著眼前壯觀的場麵。

蘇葳不禁對身旁的尉遲順和司馬消難感歎道。

「六年前,首艘寶船下水,船隊出海試航。」

「當初,在下心中的震撼和無畏你現在如出一轍。」

「陛下高瞻遠矚,或許那個時候就已經想到今天之事了……」

尉遲順也是滿臉崇敬。

小型寶船可以說就是在他的眼皮底下打造出來,並一點一點發展壯大起來的。

一開始的時候,他也為此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撤州設道後。

揚州港船塢事務這才轉交給刺史司馬消難。

「陛下天縱之姿,所做皆非常人之事,吾亦敬服不已!」

司馬消難出任刺史,接手江北道一應政務。

對這幾年造船業的蓬勃發展再清楚不過了。

特彆是揚州船塢取得成就,讓其也是甚感榮焉!

隨著造船技術的不斷提升。

相信在不久的未來。

揚州造船塢就可嘗試打造宇文衍所述的大寶船了。

作為當朝國丈。

他也曾幻想著登堂入室,進入朝廷中樞。

可是,皇帝並沒有如他所願。

本來想讓女兒對宇文衍吹吹枕邊風。

得到的卻是皇帝嚴厲的斥責。

聲稱若是連一任地方父母官都做不好,就讓其回鄉養老去。

司馬消難嚇得冷汗直流,再也不敢提及。

隨後。

朝廷精減行政區劃,合並郡縣,撤州設道。

他被皇帝欽點為江北道刺史一職。

雖然還是沒能進入中樞。

但是。

當下的一道刺史,比起以前的一州總管來。

不論地盤,還是權力、地位,都是不可同日而語。

幾年下來。

心態完全放平和了。

在刺史任上做出了一些成績,得到皇帝的肯定。

「將軍,國丈,此間事了,在下也要回京了!」

送彆船隊離港出海。

蘇威和尉遲順,司馬消難閒聊一番後,拱手告彆。

「無畏辛苦,一路平安!」

「代我等問陛下好。」

蘇威本次離京,把登州,泉州,廣州,揚州都考察了一遍。

在四處港口設立商業司駐點,建海關收取進出口關稅。

至此。

大周朝廷推行的「海上絲綢之路」正式啟動。

一北一南,一陸一海。

兩條對外貿易通道,將為中原王朝源源不斷地賺取財富。

同時,活躍大周商貿活動,促進手工業的發展。

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帶動科技進步,提升生產力。

如此一來。

大周社會就能出現良性的發展程序。

為宇文衍開疆拓土,傳揚華夏文明奠定堅實基礎!

……

上善殿。

宇文衍悠閒地斜躺在太師椅上,雙腳交叉橫放禦案一角。

梅梅撫琴。

蘭蘭,竹竹伴舞。

菊菊端著一盤新鮮的黃杏佇立身旁,不時喂上一顆。

三省六部大佬不在場的情況下。

他都是本著怎麼舒服怎麼來的原則,隨心所欲,輕鬆自在。

九月是收獲的季節。

不過,北方的秋收時節不像以往那樣忙碌了。

在冬小麥試種成功後。

北方自耕農將自家的土地至少一半改種了冬小麥。

在四五月收獲後,再種上一茬豆類。

大豆一直以來都是華夏相當重要的作物之一。

對於貧困農家來說,嫩綠的豆葉可是日常飯菜的常客。

在不影響作物生長的前提下,能采集部分嫩葉作為食物所用,倍受百姓喜愛。

宇文衍翻閱著各郡縣上報有關秋收的奏章,心情甚是不錯。

自從他強勢親政,推行開荒墾田,減免賦稅的休養生息策令後。

除了天元七年夏發生了一次洪澇災害。

其他年份都是風調雨順的豐年。

而且。

那次自然災害也在朝廷的積極應對下,將影響降到了最低。

並沒有造成百姓流離失所,社會動蕩不安的局麵。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