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54章 神兵利器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54章 神兵利器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前輩,此事絕秘!”

“陛下所言甚是,小民明白其中利害!”

暫時。

高爐煉鐵決不能透露出去,否則可能會出大事。

綦毋懷文早就意識到了,他現在是激動到有些害怕。

就像一座寶山從天而降,突然出現在自己眼前。

“前輩也無需焦慮,大半年後或許就不用擔心這些了……”

綦毋懷文不知道小皇帝為何這般說。

他也沒有追問。

兩人嘀咕了好一陣子。

決定暫時以試驗為主,爭取早日把一應流程和質量管控理順。

試驗高爐煉鐵的同時,用心研究後世灌鋼法。

摸清新型鋼的特性,嘗試鑄造武器看看。

“前輩,書房在哪?”

當初,宇文愷修改圖紙後,設立了辦公宅院。

不僅有書房,還有一間學堂。

學堂是宇文衍建議的,用於培訓工匠和學徒。

到了書房,小皇帝便讓綦毋懷文去忙他的。

自己坐在書案前,準備畫幾張圖紙。

第一張是唐橫刀。

唐橫刀是汲取了漢時環首刀,突厥刀的優點,加以改進研製而成。

刀身和刀鋒基本是直的,鋒利無比,步騎兩用。

是唐代軍士的製式配刀。

第二張是唐陌刀。

陌刀是唐代長柄大刀,為兩麵刃刀,通長一丈(3米),重十至十五斤。

陌刀多用於戰場步兵所持,利於斬馬。

唐代的陌刀隊聲名顯赫,所向披靡,令敵軍騎兵聞風喪膽。

據記載,有軍士手持陌刀立劈,能將敵軍連人帶馬一劈為二。

第三張是倭刀。

倭刀是倭人把唐刀的鑄造技術引進倭國後,逐步仿製發展,衍生出的一種刀。

曆史上。

倭寇屢屢侵擾華夏海疆邊防,殺人放火,姦淫擄掠。

其中一大倚仗便是他們手中的倭刀。

倭刀,雙手持握,以鋒利著稱,刀身帶有一定的弧度,更利於劈砍。

第四張是鏨金虎頭槍。

即錐槍,形如麥穗,其刃為中棱,頗壯銳,不可折。

此槍在宋朝九大名槍(槍九色)中排名第一。

其殺傷力極為強大,破甲效果一流。

也是流傳最廣,使用最多的一種形製。

直到抗日戰爭時期,錐槍都還曾派上過用場。

第五張是瀝泉槍。

即雙鉤槍,槍長一丈二尺。

槍頭長一尺有餘,寬寸餘,中有脊,兩側有刃,頭部呈銳角,槍頭尾部有兩個側鉤。

槍杆尾部有鐏,可插入地下。

此槍是戰場上的煞星,刺入敵人體內傷筋刺骨,連腸子都能帶出來。

嶽王爺所使的瀝泉槍即是這種槍。

是真正能夠發揮嶽王槍威力的大殺器。

五張圖紙,五把兵器!

全都是經受過戰場考驗的神兵利器,是精品中的精品。

一旦鑄造成功,未來大周軍隊的戰力定然會提升一大截。

特彆是錐槍,其破甲效果是當前的主戰兵器長矛所不能比擬的。

隨後。

綦毋懷文、綦毋乾將、綦毋冶子三人被宇文衍叫到書房。

“前輩,你們祖孫三人看看朕所畫的這五把兵器……”

小皇帝指了指案幾上五張墨跡尚未乾透的圖紙。

這些圖紙不但繪製出了兵器的形狀,還註明了各部位的尺寸。

對於兵器的效能也有詳細描述。

有了這些資訊,他們便能以此選用合適的鋼鐵及鑄造方法,嘗試著把兵器打造出來。

祖孫三人立馬被這些兵器圖紙吸引住了,各自拿起一張仔細觀看起來。

宇文衍沒有說話,靜靜地坐在一旁。

良久。

綦毋懷文看完五張圖紙,眼中露出震撼之色,嘴裡呢喃著:

“對啊,這樣的形製確實比宿鐵刀更為犀利,老朽怎麼就沒想到呢……”

“還有這所謂的槍,比馬槊、長矛的破甲效果著實更好。”

乾將和冶子眼中也閃爍著光芒。

鐘愛兵器鑄造的父子倆看到這些圖紙,就像撿到了寶貝一般。

看了一遍又一遍,愛不釋手。

恨不得立馬起爐開乾,把這些武器鑄造出來。

“怎麼樣,你們有沒有信心把這些兵器打造出來?”

小皇帝把三人神情儘收眼底。

“陛下,有了新的灌鋼法,小民還是很有信心的,但須得試過後才知道……”

看綦毋懷文相對輕鬆的表情,宇文衍知道他心裡是有底的,隻是沒有把話說得太滿。

“前輩也不用著急,你們慢慢嘗試,保重身體為要。”

“切記不能過度操勞,有任何需要都可告訴朕。”

“謝陛下,小民一定不負所托!”

……

離開冶鑄作坊,宇文衍返回正陽宮。

王鷹他們隨軍出征後,便把親軍駐地的三個左武伯調了過來。

暫時負責他的貼身護衛。

他們分彆是尉遲伽,侯定,杜吒。

三人都是二十多歲的年紀。

兩年前,周武帝出兵滅齊時,曾和王鷹一道上過戰場。

回京後進入正陽宮宿衛禁軍任左武伯。

古人以左為尊。

故而在禁軍六率的左右武伯中,以左武伯為主,右武伯為輔。

當初宇文衍從禁軍六率選拔一千親軍。

經過近半年的訓練,身體素質、軍事素質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羽林衛的“軍令二十詔”亦深入軍心,深深地打上了小皇帝的烙印。

宇文衍任命二十名教官為各隊的隊正,負責每隊軍士的日常學習、訓練。

五十軍士為一隊,十軍士為一火,每火任命一名火長。

一火即為同一個鍋裡撈食,同吃同睡,彼此視為火伴。

火長、隊正有點類似於後世的班長、排長。

親軍駐地的訓練熱火朝天,活力滿滿。

小皇帝過上了兩點一線的生活。

每天來往於正陽宮和親軍駐地。

偶爾到城東六率軍坊慰勞下軍士,賞賜一些小娘子下去。

宇文衍暫時還沒有讓羽林衛接管正陽宮的宿衛。

眼下直接負責正陽宮宿衛安全的還是左右羽林率,他們得到的賞賜也不在少數。

對於這六率人馬。

小皇帝近水樓台,儘可能多地在軍士心中打上正陽宮的烙印。

白天訓練,傍晚時分回宮陪小皇後用膳。

晚膳後。

跟著王軌他們學習儒學典籍、帝王治國之道。

於亥時正(晚九點)回寢宮,洗漱完和司馬令姬玩會五子棋。

每當躺下後,她便纏著宇文衍講“白蛇傳”的故事。

每次都是聽著聽著就睡著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