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606章 農學館的貢獻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606章 農學館的貢獻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三個小家夥手牽著手,一蹦一跳地離開了。

殿內一片歡聲笑語。

唯有清都公主強顏歡笑,眉宇間藏著一絲愁緒。

自從她和義陽公主嫁人後。

宇文衍不時會遣人將她們接進宮,陪兩位太皇太後說說話。

今日。

宇文娥英大婚,倆人也進宮了。

義陽公主和駙馬於象賢已經有了三個孩子。

清都公主和閻毗還早一年大婚,至今無所出。

哪怕她是公主,一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宇文衍將夫婦二人叫到一旁。

笑著說道:

「姑姑,駙馬,你們從族內過繼一個養著吧。」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越是執著,可能愈加求而不得……」

宇文衍詢問過太醫署的醫官。

倆人身體並非不育之症,問題可能出在心理上。

在後世。

就有結婚十幾年不生養的夫妻。

求醫問藥,求神拜佛都無用。

完全喪失希望後,不得已下,隻能領養一個。

然而。

奇跡就這麼出現了。

收養孩子後不久,妻子便有了身孕。

隨後幾年,連生數胎。

宇文衍覺得,清都公主說不定就是這種情況。

清都眸中閃過一絲黯然之色。

「衍兒,你有心了!」

「謝陛下!」

「臣覺得可行。」

閻毗憐愛妻子,一直沒有納妾。

在大周蒸蒸日上,皇室如日中天的背景下。

沒有公主的首肯,他也不敢有納妾之心。

「既然陛下都這麼說,那我也看開了……」

清都公主像是下定了決心。

望向夫君悠悠說道。

……

京城在熱鬨喜慶的氛圍下,又度過了一個大年。

天元十四年。

春節過後。

回京官員啟程返回任上。

冶鑄司一眾墨子中的幾位長者,也離京前往揚州。

準備回耽羅洲接人。

經過大半年的瞭解,以及親身經曆,親眼看到的一切。

一百零八名墨者商議後。

一致認為。

神州大地,分崩離析三百載。

當朝天子應運天時,橫空出世。

實現神州大一統,救萬民於水火,擁有經天緯地之能。

而且。

皇帝重視機關術,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這是一個好君主。

這是一個好時代。

這也是發揚墨家機關術傳承的一個好機會。

綦毋懷文知道這些墨子的態度後很是開心。

儘管他是矩子令的傳承者。

但若是這耽羅洲的墨子不聽號令,他也沒有任何辦法。

老人家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聽到同門通過陛下的考驗,也是長出了一口氣。

不過,自身的心氣也弱了幾分。

宇文衍得報也隻能一聲歎息。

吩咐太醫署儘量延續前輩壽命,剩下的交給天意!

……

二月初一。

大朝會後。

皇帝在兩儀殿召見了農學館負責人賈仲明。

「參見陛下!」

「季明來啦,坐吧!」

宇文衍示意他茶台前入座。

「謝陛下!」

賈仲明經年累月下地,麵板黝黑,雙手粗糙。

完全就是一個農人的形象。

「新館舍如何?」

農學館也在去歲搬遷到了興道坊的「大周皇家學院」。

「回陛下,那當然是絕頂的好!」

「學院占地寬廣,大氣磅礴,農學館能占一席之地,幸甚!」

「哈哈,農事乃國之根本。」

「這幾年,農學館佳音訊傳,卿居功至偉。」

宇文衍親政後,便設立了「三館」。

農學館大力發展先進農具,推廣壟耕種植,漚肥之術,蟲害防治等。

糧食產量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不小的提升。

另外。

還下大力氣發展豬牛羊及家禽、水產養殖技術,研製飼料。

大棚育種,育苗,種菜等應用也取得不錯的成效。

推廣冬小麥,西瓜,棉花,橄欖樹,以及其他一些果樹的種植。

農書《齊民要術》在農學館得到很好的應用。

比如農產品的加工。

醃製,釀造,肉脯,乾貨,窖藏等技術都有專人研究。

並且。

其中很多內容,編纂成了各級學堂的必備課程。

可以說。

大周農業能夠獲得五穀豐登,糧倉滿盈的景象。

農學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都是陛下運策帷幄,下臣不敢居功。」

作為賈思勰的侄孫輩後人。

這部農學钜著能發揚光大,賈仲明就已經心願達成,感激涕零了。

「建康城雜交水稻培育可有進展?」

南北統一後。

宇文衍便讓農學館派遣特彆小組,前往南方培育雜交水稻。

「回陛下。」

「每年都會從南方各地,東北,交趾,甚至是倭國挑選優質植株……」

「良種野生稻也有采集。」

「農學館準備前往交趾設立一處培育基地。」

宇文衍很清楚。

雜交水稻的培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但是,隻要有人去做。

每年進行選優,雜交培育,再選優,再雜交……

不斷地優中選優,一定能培育出產量更高的稻種。

就算達不到後世畝產一兩千斤的產量。

隻要在現有畝產兩石左右的基礎上,翻個兩三倍。

那給大周帶來的影響也是相當震撼的。

「嗯嗯。」

「告訴他們,放心大膽地去做。」

「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物給物,朕就是最堅實的後盾。」

「水稻產量若是提升兩三倍,朕給他們加官進爵。」

對於雜交水稻,哪怕砸再多錢,宇文衍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謝陛下!」

「臣正打算去一趟建康城,定當督促大家潛心培育……」

作為農學專業人士。

賈仲明也很清楚,南北統一後,水稻種植對於朝廷的重要性。

真如陛下期望的那般,水稻產量提升兩三倍。

曆朝曆代重中之重的糧食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不要說區區三四千萬人口。

就是五千萬,一萬萬,兩萬萬人口,也不會出現餓肚子的問題。

這幾年來。

大周新生人口,呈逐年增長趨勢。

加上宇文衍提倡的優生優育,婚配年齡推遲,減少近親繁殖。

以及民間官辦醫署的建立,《大周百姓藥典》的推廣。

嬰兒夭折率大大降低。

未來十年內。

極有可能迎來井噴式人口增長。

在宇文衍武力征服加文化移民的開拓政策下。

朝廷需要大量的人口來保證決策的推行。

「也行。」

「朕讓李淵和你一塊前往,也增長下農學方麵的見識。」

「遵命!」

賈仲明滿口應答。

心想,看來唐國公成陛下看重之人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