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607章 李穆歸天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607章 李穆歸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陽春三月。

農人進入繁忙的春耕、春播時節。

這是充滿希望的季節。

南方五道。

新開墾出來的稻田,每年都在增加。

水稻種植麵積相比統一之初,已經翻了兩倍有餘。

一些平地較少的山區。

獨具特色的梯田,從山腳蜿蜒至山腰,乃至雲霧繚繞的山頂。

在朝廷的推動下。

各級官府組織百姓興修水利。

一座座圍堰,一條條水渠,保證每一處稻田的灌溉水源。

水排,水輪泵被廣泛應用開來。

特彆是水輪泵。

這個擁有自動「水往高處流」神奇之力的器械。

被南方百姓視同神物。

另外,手壓式抽水機也是倍受歡迎。

慢慢走進千家萬戶。

朝廷鼓勵商業貿易。

使得原本就商貿繁榮的南方更加如魚得水。

尤其是江南地區。

揚州,建康,蘇州,杭州等核心之地。

繁華程度一點都不比洛陽差。

南方手工業也在這種背景下蓬勃發展。

紡織,瓷器,造紙,製茶更是成了江南支柱產業。

一應商品占據海貿總量的半壁江山。

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

朝廷允許民間商船出海貿易。

海船的需求量與日俱增。

造船技術由此突飛猛進,造船業蒸蒸日上,無比繁榮。

揚州船塢。

乃是宇文衍建造大海船的最初試點。

彙集南方頂級造船工匠。

完美運用水密隔艙,鋼鐵龍骨等設計理念。

代表了目前全天下最先進,最權威的造船技術。

登州,泉州,廣州三地為後起之秀。

這幾年也是發展迅猛,全力迎頭趕上。

開春之際。

揚州下水六艘小型寶船。

登州,泉州,廣州各四艘。

北海,黃海,東海,南海四大水師海軍,再次增加兩支艦隊。

六支艦隊,滿員三萬,戰兵一萬八千人。

另外十支船隊歸於華夏商行。

至此。

大周的海貿船隊達到四十七支。

新下水的寶船出海試航。

順便將返回耽羅洲的墨者一行,以及出使倭國的裴世清使團送往目的地。

還有一些移民也將一同出海。

對於耽羅縣,釜山港,海參崴,廟街,漢至平原,柬郡,坡縣,舊港等海外領地。

朝廷每年都會有計劃地進行小批量的移民。

想要傳播華夏文明。

單是商貿往來肯定遠遠不夠。

還得把中原百姓移民過去,長久居住,繁衍生息。

……

四月。

二十日。

兩儀殿,禦書房。

書兒和畫兒伺候一旁。

宇文衍揮毫潑墨,筆走龍蛇,全神貫注地練習書法。

還未等其寫完一幅字。

墨言匆匆而來,近前沉聲奏稟道:

「陛下,申國公歸天了!」

宇文衍身形一頓,狼毫滯在半空。

一滴墨汁掉落,白皙的宣紙留下一個黑點。

李穆,也是宇文衍親政後的肱骨之臣。

雖不像鄖國公韋孝寬那般,在挫敗楊堅矯詔奪權的陰謀中立下從龍之功。

宇文衍還是第一時間將其從並州召回京城。

委以門下侍中之職。

成為朝廷權力中樞的一員。

他比韋孝寬小一歲,時下八十有五,也是妥妥的高壽了。

「小言,你親自把輓聯送去國公府。」

「棺蓋龍旗,陪葬孝陵。」

「詔令畢王代朕上府弔唁!」

宇文衍給予了這位大周老將軍足夠的敬重。

但卻沒有親自上府。

比起鄖國公來,待遇有所不如。

在其子孫中,亦沒有人入選皇帝貼身侍衛。

嫡長孫李筠是個紈絝子弟。

當初。

仗勢欺辱元氏兄弟,被小皇帝教訓了一頓。

宇文衍重視李穆,那是敬重他過往的功勳和聲望。

對其子孫後人卻未施予聖恩。

李穆也知道。

自己不能和韋孝寬,王軌,顏之儀,樂運這些立下從龍之功的近臣相比。

作為曾經國佬級的實權人物。

禮部按製安排一應喪葬事宜。

排場還是足夠隆重的。

訃告傳詔天下百姓,大周邸報刊印。

文武百官,京城豪門名流紛紛上府弔唁。

朝廷追贈太傅,驃騎大將軍,京畿道總管。

諡號「明」。

停欞十四天後,葬於武帝孝陵西側。

宿老去世,有人歡喜,有人憂!

可以想象。

李穆歸天後,李家在京城的地位將一泄千裡,不複往日雄風。

這就是一個家族旗幟人物的作用。

頂梁柱倒了,若是沒有後人頂上來。

家族沒落將不可避免。

對於其他關隴貴族來說。

皇帝一直沒有現身。

與為鄖公扶欞的待遇大相徑庭。

他們從中似乎嗅到了些許不同尋常。

不過。

李家若是失勢,從此沒落。

他們或多或少都能從中獲得一定的利益。

這也是大家樂見其成的事情。

李穆去世。

在貴族內部引發一些暗流湧動。

但對於京城百姓來說,也就茶餘飯後閒談幾句罷了。

……

六月初一。

大朝會。

皇帝下詔,錢監新鑄金幣和銀幣正式流通。

規定金銀作為交換等價物,必須以金、銀幣進行。

從此。

除了天元通寶之外,大周多了兩種法定錢幣。

同時。

大周錢莊公佈了詳細的金、銀鑒定標準。

製定不同純度金銀兌換金、銀幣的比例。

對於天元通寶和金銀幣之間的兌換。

雖說其價值是一個銀幣相當於一貫銅錢。

但在銀幣數量有限,又倍受百姓追捧的情況下。

一貫錢就兌換不到一個銀幣。

反之。

若是銀幣泛濫,一貫錢就不止兌換一個銀幣。

如同物價一般。

兌換比例會隨著市場保有量出現波動。

錢監的一大職責。

就是隨時監視這種波動變化,調整發行錢幣的數量。

儘量把兌換比例的波動值維持在小範圍以內。

詔令一經發布。

長安大周錢莊被一眾商賈圍得水泄不通。

急切地想要兌換一些金、銀幣看看。

若是可行,無疑會給大宗商貿交易帶來極大的便利。

當首批金、銀幣出現在一眾商賈手上後。

大家就被設計新穎,製作精美的錢幣吸引住了。

一兩的重量,拿在手裡沉甸甸的。

這麼一枚銀幣。

哪怕知道它不是足銀鑄造的。

商賈們也認為其價值絕對抵得上一貫天元通寶。

金光閃閃的金幣就更不用說了,看上去就很貴重的樣子。

一金一銀。

不僅是一枚錢幣,更是一件藝術品。

何況。

錢幣正麵還是大周天子尊貴的頭像。

在中原王朝軍事強大,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的背景下。

賦予了金、銀幣堅挺的價值屬性。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