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本宮隻想到點下班 > 第37章 餘波未平與新任管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本宮隻想到點下班 第37章 餘波未平與新任管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內務府的清查整頓雷厲風行地持續了數日。最終,內務府總管大臣被革職查辦,流放寧古塔;王公公和張掌案等一乾主犯,查抄家產,判了斬監候;其餘涉案官吏、太監或革職,或杖責,或罰俸,依律處置。皇帝藉此機會,對內務府進行了一次大換血,提拔了一批相對清廉乾練的官員。

與此同時,一道新的旨意頒布:鑒於林貴人在此次肅清內務府積弊中表現出色,特命其繼續協理六宮事宜,並著重負責協助製定新的宮份用度章程及采買流程。

這道旨意,正式確認了林瀟瀟在宮務管理中的地位,賦予了她實質性的改革權力。碎玉軒再次成為後宮矚目的焦點,但這一次,投來的目光中多了許多真正的敬畏。

“小姐,這下可好了!看誰還敢再剋扣咱們的東西!”采荷喜形於色,覺得揚眉吐氣。

林瀟瀟卻並未放鬆。扳倒舊勢力隻是程該如何製定,才能既公平高效,又能堵住漏洞?新的采買流程如何設計,才能避免重蹈覆轍?這需要極高的智慧和周全的考慮。

她將自己關在書房裡,結合之前試點改革和覈查賬目的經驗,開始起草新的宮務管理草案。她借鑒了現代內部控製的一些理念,著重強調標準化、透明化、可追溯。

草案主要包括:

定例明細化:將各宮份例,從抽象的“綢緞若乾”、“食材若乾”,細化為具體的品類、等級、數量清單,附有圖樣和規格說明,杜絕模糊空間。

預算審核製:大型采買和節慶用度需事先編製詳細預算,經協理宮妃(目前是林瀟瀟)審核後,報皇後(或皇帝、太後)批準方可執行。

采買招標化:重要物資采買,需從至少三傢俱備資質的皇商中公開比價擇優,過程記錄在案。

入庫驗收製:所有物品入庫需嚴格驗收,與采購清單核對,驗收人與庫管共同簽字負責。

領取登記製:各宮領取份例需嚴格登記,記錄物品流向,定期核對。

獨立稽覈:設立獨立於內務府的稽覈崗位(可由高階女官或太監擔任),定期或不定期抽查賬目和庫存。

這份草案體係嚴密,思路超前,寫出來後連林瀟瀟自己都覺得有些驚世駭俗。這幾乎是在試圖建立一個iature的現代財務管理製度。她擔心步子邁得太大,會遭到強烈的抵製。

她先將草案拿去給甄嬛看。甄嬛仔細閱後,驚歎不已:“姐姐此法,可謂釜底抽薪!若真能實行,後宮用度將清晰如鏡,再無中飽私囊之可能。隻是……觸動利益太大,恐難推行。”

林瀟瀟深以為然。她需要尋找支援者,也需要一個合適的時機和方式提出。她決定再次求助太後。

帶著草案,林瀟瀟再次來到壽康宮。太後仔細翻閱了草案,久久不語。最終,她放下草案,目光複雜地看著林瀟瀟:“瀟瀟,你的心思之巧,慮事之周,遠超哀家預料。此法若成,可保後宮數十年太平。”

“但是?”林瀟瀟聽出了太後的弦外之音。

“但是,過於理想化了。”太後一針見血地指出,“後宮非比朝堂,人情盤根錯節。你這套法子,規矩是死了,但人也得罪光了。皇後程,等於將她的權力分走了一大半。”

林瀟瀟默然。太後說得對,她隻考慮了事情的“對錯”,卻忽略了權力的“平衡”。這套製度無疑會削弱皇後管理後宮的實際權力。

“那……太後娘娘以為,該如何是好?”林瀟瀟虛心求教。

“飯要一口一口吃。”太後提點道,“你這草案,可分步實施。先易後難。例如,先將各宮份例明細化,這是基礎,阻力最小。采買比價,可先在個彆專案上試行,見效後再推廣。至於獨立的稽覈……暫時不要提,可先由哀家或皇帝偶爾過問賬目,作為威懾。”

太後的建議務實而老辣。林瀟瀟心悅誠服:“臣妾明白了,謝太後娘娘指點。”

帶著太後的建議,林瀟瀟回去修改了草案,準備采取漸進式的策略。然而,就在她埋頭修改章程時,內務府新任的總管大臣人選公佈了。

出乎所有人意料,新任內務府總管大臣,並非任何一位王公貴族,而是皇帝頗為倚重的一位漢臣——戶部侍郎趙之謙。此人以精於理財、作風剛正著稱。皇帝此舉,顯然是想借重他的能力,徹底整頓內務府的財務秩序。

這個訊息,讓林瀟瀟看到了希望。一位專業的、有望支援改革的官員上任,對她的新章程推行無疑是重大利好。

然而,趙之謙的任命,也觸動了滿洲親貴和後宮舊勢力的神經。一個漢臣來掌管油水豐厚的內務府,很多人心中不服。可以預見,趙之謙未來的工作,絕不會一帆風順。

林瀟瀟意識到,她的宮務改革,已經不可避免地與朝堂格局、滿漢關係等更宏大的命題聯係在了一起。她不再僅僅是一個後宮妃嬪,而是在不知不覺中,捲入了一場更深刻的變革之中。

趙之謙的到來,是會成為她推行新政的助力,還是因為其身份的特殊性,給她帶來新的麻煩?

一切,都是未知數。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