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宮隻想到點下班 第57章 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
太後通過竹息姑姑傳遞的提醒,像一縷清風,暫時吹散了林瀟瀟心中的些許焦躁,讓她更加冷靜地審視眼前的局麵。皇後將人事與規矩這塊“硬骨頭”丟給她,確實包藏禍心,但危機之中也蘊含著機遇。若能藉此機會整頓宮紀,樹立威信,甚至在其中安插、培養一些可信之人,對她未來的生存至關重要。
然而,正如太後所提醒,“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她不能一上來就雷厲風行、大刀闊斧地改革,那樣會立刻成為眾矢之的,被六宮妃嬪和盤根錯節的宮人勢力視為公敵。她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一個既能體現她“恪儘職守”、又能讓大多數人(至少是表麵上的)無話可說,甚至暗暗叫好的切入點。
她將目光投向了後宮中最龐大、也最易被忽視,同時又與各宮利益牽扯最深的群體——低等宮女和太監。他們地位卑微,常受上層管事甚至得勢宮女的欺淩剋扣,怨氣深重,卻敢怒不敢言。若能從此處著手,整頓歪風邪氣,不僅風險較小(不易直接觸怒高位妃嬪),還能贏得底層的人心,而這些底層宮人的口碑,往往能在不經意間影響整個後宮的氛圍。
深思熟慮後,林瀟瀟製定了一個循序漸進的計劃。她沒有立刻頒布嚴苛的新規,而是先做兩件事:
第一,她以“熟悉人事、體察下情”為由,讓敬嬪那邊調取了近半年來各宮低等宮人因“犯錯”被處罰的記錄,以及內務府關於宮人月例發放、傷病撫恤的相關賬目。她要從中找出普遍存在的問題和明顯的冤屈。
第二,她讓采荷和小樂子通過各自的人脈,暗中打聽各宮有哪些口碑較好、為人公正的底層管事或資深宮人,以及哪些管事是以刻薄貪墨著稱的。
幾天下來,情況便大致清晰。問題主要集中在:一些管事太監或嬤嬤利用職權,剋扣下屬月例,強迫孝敬;隨意打罵處罰宮人,甚至濫用私刑;在分配差事、上報撫恤時徇私舞弊。
林瀟瀟選擇了幾個情節相對嚴重、且涉事管事名聲極差的案例,作為她“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
她沒有大張旗鼓地升堂問案,而是采取了“單獨約談”的方式。她先秘密召見了那幾名被欺壓的苦主,溫言安撫,保證為他們做主,並詳細記錄了冤情。然後,她又分彆“請”來了那幾位涉事的管事。
麵對林瀟瀟,這些平日裡在下人麵前作威作福的管事起初還想狡辯抵賴,甚至隱隱抬出自己背後的“主子”試圖施壓。但林瀟瀟早已掌握了部分人證物證,言辭雖然平和,卻句句切中要害,更點明此舉是奉皇後之命整頓宮闈,維護的是整個後宮的規矩和皇家的顏麵。
“……李公公,”林瀟瀟看著一個試圖狡辯的膳房管事,淡淡道,“你剋扣小太監月例,逼他們給你上供,以致有人無錢給家中病母抓藥,此事若哄大,傳到皇上耳中,你說皇上是會認為你管教嚴格,還是會覺得你這奴才心腸歹毒,敗壞宮闈仁德之名?你背後的主子,到時候是保你,還是棄你?”
那李公公頓時汗如雨下,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求饒。
林瀟瀟並未立刻嚴懲,而是給了他們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勒令其退還所有剋扣的銀錢,補足虧空,並向受害者道歉,保證日後循規蹈矩。同時,將他們調離原崗位,安排到一些不那麼油水豐厚、卻需要細心負責的職位上觀察使用。
對於個彆情節惡劣、拒不悔改的,她才施以杖責、降職等懲罰,並通報六宮,以儆效尤。
這一係列舉措,如同在沉寂的湖麵投入了石子。起初,各宮主子們都在冷眼旁觀,甚至有些管事背後的主子感到不悅,認為林瀟瀟手伸得太長。但林瀟瀟處理得極有分寸,抓的都是些“小魚小蝦”,且證據確鑿,程式合規,讓人抓不到把柄。更重要的是,她並未觸及各宮高等級宮女太監的核心利益,整頓範圍侷限於底層。
很快,效果顯現出來。後宮底層宮人間的風氣為之一清,那些被欺壓已久的宮人感激涕零,雖然不敢明著說什麼,但做事更加用心,碎玉軒林貴人“公正嚴明”、“體恤下人”的名聲悄然在宮人中間流傳開來。甚至連一些高位妃嬪,見自己宮中那些不太安分的管事被敲打後規矩了許多,也樂見其成,對林瀟瀟的觀感反而好了些。
皇後那邊,聽到敬嬪彙報林瀟瀟並未像她預期的那樣激起眾怒,反而似乎贏得了不少人心,臉色有些陰沉,但暫時也挑不出什麼錯處,隻得按下不提。
皇帝在一次閒談中,也聽蘇培盛提了一句後宮近來風氣似乎更清正了些,得知是林瀟瀟的功勞,看向她的目光更多了幾分讚許。
第一步,走得穩健而成功。
然而,林瀟瀟並未沾沾自喜。她知道,這僅僅是開始,觸動的是最底層的利益。皇後的真正殺招,恐怕還在後麵。而且,她這番整頓,看似公正,卻也必然得罪了一些人,隻是他們暫時隱忍不發而已。
果然,就在她準備著手進行下一步,製定更細致的宮人晉升考覈標準時,一個意想不到的麻煩找上門來——齊妃宮裡的一個大太監,因縱容手下小太監賭博,被林瀟瀟依據宮規罰了三個月月例,齊妃竟親自跑到碎玉軒來“問罪”了!
“林貴人!你如今管著規矩,好大的威風!竟敢罰到本宮頭上來了!”齊妃怒氣衝衝,聲音尖利。
林瀟瀟心中冷笑,知道這恐怕不是齊妃自己的主意。她背後,定然有人慫恿,想借齊妃這把“蠢刀”,來試試自己的鋒芒。
麵對來勢洶洶的齊妃,她該如何應對?是強硬到底,還是暫且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