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逼我重生是吧!之逆襲 > 第82章 無聲的戰場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逼我重生是吧!之逆襲 第82章 無聲的戰場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新生科技」浴火重生,戰略轉向「精而韌」,專注於高階特種建材的深度研發。林楓深知,真正的競爭已從明麵的市場搏殺,轉向更隱蔽的領域——智慧財產權與行業標準。

他成立了一個由頂尖技術專家和專利律師組成的「戰略發展部」,其核心任務之一,就是圍繞「磐石」係列技術,構建密不透風的專利護城河,並積極參與甚至主導國家、行業標準的製定。

然而,他很快發現,一個無形的枷鎖早已存在。許多基礎性、通用性的建材測試方法、環保指標,甚至是一些看似中立的行業術語定義,其核心智慧財產權和標準製定權,都掌握在由幾家外國巨頭控製的「國際建材標準聯盟」(ibsu)手中。國內企業想要產品出口,或者參與國際競標,就必須通過ibsu指定的機構進行認證,支付高昂的費用,並遵守其製定的遊戲規則。

「這不隻是技術壁壘,這是規則壁壘。」戰略發展部負責人麵色凝重地向林楓彙報,「我們的『磐石二號』在自修複效能測試上,就因為ibsu的標準滯後,無法得到最公正的評價,在國際招標中吃了暗虧。」

林楓意識到,這是一場比產品競爭更高階彆的較量——標準之爭。輸了,就永遠隻能跟在彆人後麵,仰人鼻息。

為了打破ibsu的壟斷,林楓試圖聯合國內其他大型建材企業,共同推動建立更符閤中國技術特點和市場需求的自主標準體係。他發起召開了「中國高階建材標準研討會」,邀請了國內行業龍頭參加。

會議伊始,氣氛熱烈,大家都對ibsu的霸道行徑義憤填膺。但當林楓提出,需要各家企業共享部分核心測試資料,並投入資源共同研發新的標準檢測方法時,會場陷入了微妙的沉默。

「林總,想法是好的,但共享資料……這涉及企業核心機密啊。」一位老牌國企的負責人麵露難色。

「是啊,而且製定新標準耗時耗力,萬一最後沒被國際認可,豈不是白忙一場?」另一家民企老闆附和。

林楓看著這些平時在市場上叱吒風雲的老總們,此刻卻顧慮重重,心中瞭然。他們既想擺脫控製,又不願承擔風險,更捨不得付出代價。所謂的聯盟,尚未成形,已現裂痕。

就在林楓為國內聯盟的一盤散沙感到失望時,ibsu的打擊卻精準而至。ibsu突然發布了一份「技術白皮書」,不點名地指出「某些新興企業」宣稱的「自修複混凝土」技術,存在「資料誇大」、「長期有效性存疑」等問題,並暗示其可能對環境產生「未知影響」。

這份報告被國際媒體廣泛引用,對正在積極開拓東南亞和中東市場的「磐石二號」造成了毀滅性打擊。多個即將簽約的訂單被無限期擱置。

與此同時,ibsu啟動了對「新生科技」的「智慧財產權合規調查」,指控「磐石一號」的某項輔助工藝,「可能」侵犯了其成員公司的一項「基礎專利」。這是一場典型的「專利流氓」行為,目的不在於贏得官司,而在於利用漫長的訴訟過程拖垮對手。

內憂外患,林楓和他的團隊彷彿陷入了無形的泥沼,空有一身力氣,卻找不到發力點。

正麵強攻ibsu把持的標準體係看來希望渺茫。林楓苦思破局之道,他將目光投向了那些同樣深受ibsu標準之苦,但自身實力不足以對抗的發展中國家。

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繞過ibsu體係,與目標市場國家的標準機構直接合作!

「新生科技」派出頂尖的技術團隊,攜帶完整的「磐石」係列產品和詳實的資料,奔赴東南亞某國。林楓親自帶隊,與該國標準局局長及技術專家進行了長達數周的艱苦溝通和技術演示。他們不僅展示產品效能,更承諾幫助該國建立和完善自身的建築材料檢測能力,培訓本土技術人員,甚至聯合研發適合當地氣候條件的新型材料。

這種「授人以漁」的模式,與ibsu高高在上、隻收錢發證的做法形成了鮮明對比。該國的標準官員被打動,他們同樣渴望掌握技術自主權。

經過嚴格的本土化測試和評估,該國最終正式採納了基於「磐石」係列技術製定的、獨立於ibsu的本國國家標準!這是曆史性的一步。

訊息傳出,在周邊發展中國家引起了巨大反響。很快,第二個、第三個國家開始與「新生科技」接觸,探討類似的合作。

ibsu慌了。他們試圖施加壓力,威脅這些國家若采用中國標準,將影響其與ibsu成員國的貿易。然而,林楓提供的不僅是標準,更是實打實的技術轉移和產能合作,帶來的就業和產業鏈發展是實實在在的。在巨大的利益和發展需求麵前,ibsu的威脅顯得蒼白。

「磐石」標準,如同星星之火,開始在ibsu鐵幕般的統治下,點燃了燎原之勢。

麵對「新生科技」在發展中國家市場的突破,ibsu內部出現了分歧。一些敏銳的成員公司意識到,一味打壓可能適得其反,開始尋求與「新生科技」的對話與合作。

而之前對林楓建立自主標準倡議猶豫不決的國內企業,看到「新生科技」真的在海外殺出一條血路,並且開始掌握標準話語權後,態度發生了180度轉彎,紛紛主動找上門,要求加入標準聯盟,共享資源。

這一次,林楓沒有輕易答應。他提出了更嚴格的條件:必須共享核心資料,必須投入真金白銀,必須遵守共同的規則。

「以前是請你們來,你們不來。現在想加入,就要按我的規矩辦。」林楓的態度強硬而明確。

形勢徹底反轉。林楓從規則的被動接受者,開始成為新規則的參與製定者。

標準之爭初露曙光,但林楓沒有絲毫鬆懈。他知道,ibsu及其背後的勢力絕不會善罷甘休。下一個戰場,可能是在更前沿的領域,比如低碳環保。全球對建築行業碳排放的要求日益嚴格,誰掌握了綠色建材的認證標準和核心低碳技術,誰就掌握了未來的鑰匙。

「通知研發中心,『磐石-零碳』專案,優先順序提到最高。」林楓對張浩吩咐道,眼中閃爍著挑戰的光芒,「我們要在下一個賽道上,繼續掌握主動。」

一場圍繞「綠色」、「低碳」新規則的暗戰,已然拉開序幕。這一次,林楓和他的「新生科技」,不再是跟隨者,而是立誌要成為規則的引領者。逆襲的征途,從產品到資本,從內部治理到行業標準,永無止境。而林楓,已然習慣了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運籌帷幄,砥礪前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