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我下堂娶貴女?奪回嫁妝我另嫁 第 423 章朝堂的風,是真的要變了啊
朝堂的風,是真的要變了啊
丞相與蒲同和那一眼的無聲交流,雖隻有一瞬,可在座眾人
連皇上在內,皆是久曆朝堂的
“老狐貍”,哪一個看不明白?
丞相自然也清楚,這一眼必然會被察覺,可他沒得選,必須這麼做。更何況他心裡有數:皇上與薑鈺多半早已摸清他和嶺南王的關聯如今這般突然拿下蒲同和,想必他們也已查清蒲同和與嶺南王的牽扯。
是以他與皇上、薑鈺之間,雖表麵仍維持著君臣、同僚的體麵,沒把臉皮撕破,內裡卻早已是
“明牌”
對峙的局麵。所以此刻麵對皇帝的問話,他內心並無太多緊張。他也相信,以皇帝和薑鈺的智慧,眼下不會動他,更不會真的與嶺南王撕破臉。
他們之間此刻正維持著微妙的平衡,可這平衡何時會被打破、由誰打破,便要看各自的能耐了。至於蒲同和,事已至此,早已沒有挽救的必要。
所以他沒有半分猶豫,直接道:“誅九族。”
皇帝聽了這話,禦案下的手再度握成了拳。對於裴誠坤,他自認先前是瞭解的
。足智多謀,手腕強硬卻不趕儘殺絕,即便為官多年,仍存著一顆仁慈之心。
他先前肯信任裴誠坤,一大部分原因便是這顆仁慈之心。因為一個心懷仁慈的人,既不會辜負朝廷多年的栽培與信任、做出忘恩負義之事,更不會為了私念動搖江山根基、損害朝廷利益。
可如今看來,裴誠坤先前表現出的
“仁慈”,恐怕全是偽裝,是用來欺矇他的。身為九五之尊,他如何能容忍一兩位信任的臣子接連背叛與欺騙?
至於裴誠坤與蒲同和犯下的罪行,他隻覺得誅九族都算輕的,甚至想刨了他們三代祖墳。
強壓下心底洶湧的戾氣,皇帝聲音平淡道:“丞相說誅九族,那就依丞相的意思辦。這件事,便交給丞相去處理吧。”
這話讓匍匐在地的蒲同和血脈噴張,恨不得當場撕了裴誠坤那張虛偽的臉。丞相聞言也神色微僵,但他很快便恢複平靜,恭敬地朝皇上行禮:“臣接旨。”
皇帝
“嗯”
了一聲,眸色深沉地瞥了他一眼,擺手讓他坐下。隨即,他的目光掃過在座的三省六部主官,這一眼竟讓幾位老謀深算的
“狐貍”
都神經緊繃。
“為官者,當守本職、效忠君、愛百姓,這是本分,也是底線。”
皇帝聲音平緩,卻透著不容置喙的威嚴,“可偏有像蒲同和這樣的人,麵上裝得恭謹守法,背地裡卻貪腐勾連、欺君罔上,把朝廷規矩、朕的信任全當廢紙。”
他的目光緩緩掃過眾人,語氣添了幾分沉冷:“今日他的下場,便是給所有人提個醒。你們握著各部權柄,該知何為敬畏、何為底線。若敢學他表裡不一、罔顧法度,朕雖重才,卻也絕不會姑息。”
在座大臣聽了這話,連忙起身跪倒,齊呼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他們都清楚,這次皇帝是真的被氣狠了。
坐在禦案後的皇帝,麵色冷峻地審視著跪地的眾人,過了好一會兒才讓他們平身,隨即道:“楚國公留下,你們都退下吧。”
眾位大臣再度恭敬行禮,而後陸續退出禦書房。剛走出殿門時,幾人目光交彙,卻都沒敢開**談;又走出一段路,神色才稍稍放鬆。
兵部尚書看向戶部尚書,笑道:“子興兄的嘴巴可真嚴,一點風聲都沒給我們透啊。”
戶部尚書字子興,聽了這話一臉茫然:“蒲同和的事,我也是剛知道,哪能提前透給你?”
他的話引來了其他幾位主官的目光。兵部尚書見狀,掃了眼眾人,又道:“楚國公方纔說得清楚,蒲同和的罪證最先從卷宗裡查出。咱們大乾的政務卷宗,不都存放在你戶部的架閣庫?你敢說楚國公先前沒去那兒查過資料?”
戶部尚書被質問,臉色頓時沉了下來,哼了一聲道:“皇上下過旨意,說楚國公要去架閣庫查閱資料,讓我全力配合。可旨意裡沒說他查什麼,我又如何知曉?”
其實兵部尚書本就沒有責怪之意,隻是蒲同和突然倒台讓他太過震驚,加上他性子直率,語氣沒拿捏好。見戶部尚書動了氣,他連忙笑著打圓場:“愚兄沒彆的意思,隻是覺得楚國公做事,真是快、準、狠啊!”
這話瞬間得到了在場所有人的認同。這次蒲同和的事,再次顛覆了他們對薑鈺的認知。這次是蒲同和,下次又會是誰?想到這裡,眾人的心頭都不由一緊。
這時禮部尚書悠悠開口:“蒲同和倒了,楚國公會不會頂上吏部尚書的位置?”
這話讓場麵瞬間安靜下來。過了片刻,尚書省尚書令才道:“楚國公今年多大?二十一有沒有?”
場麵再度陷入沉默。薑鈺具體的年齡無關緊要,反正比他們所有人都年輕。
二十出頭的年紀,若真能坐上尚書之位,那往後的光景……
實在不敢深想。
“眼下該關注的是楚國公嗎?”
中書令蒼老的聲音響起,“沒有皇上的授意,楚國公敢動蒲同和?”
眾人一愣,隨即陷入沉默。皆是朝堂上的老狐貍,其中關竅稍一琢磨便懂了:蒲同和必然是觸了皇上的逆鱗,可他到底觸了哪根逆鱗?
幾人目光交彙一瞬,又不約而同看向走在前麵的丞相背影,此後便再無交流,默默加快腳步出了宮。
眾人心中皆掠過一個念頭:朝堂的風,是真的要變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