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關悍卒:八極鎮天下 第80章 國賊當誅
-
與此同時,趙鐸的心腹們則拿著那份“禪位詔書”,威逼利誘剩下的、或是中立、或是膽小的大臣,要求他們承認詔書的合法性,並準備新皇登基事宜。
高壓之下,很多人選擇了屈服。
四皇子趙琛在京城的府邸更是被重點圍攻。所幸趙琛本人因關注北疆軍務,此前並不在府中,且府中亦有忠心護衛拚死抵抗,為他爭取了寶貴的逃離時間。
趙鐸未能抓到最重要的目標,惱怒之下,將其府中之人屠戮殆儘,並宣佈四皇子為“畏罪潛逃”的國賊。
這一夜,聖京城經曆了自開國以來最黑暗、最血腥的洗禮。
當黎明來臨,太陽照常升起時,這座帝都已然變了顏色。街道上隨處可見斑駁的血跡和狼藉,皇城之上飄揚的旗幟似乎都帶著一股血腥味。
政變後的第二天,趙鐸便迫不及待地在殘留朝臣的“擁戴”下,於一片肅殺氣氛中,在皇極殿舉行了登基儀式。
他身穿趕製出來的龍袍,坐在那把夢寐以求的龍椅上,接受著下方驚魂未定、戰戰兢兢的官員們參差不齊的朝拜。冇有慶典,冇有歡呼,隻有恐懼和沉默。
他頒佈的“登基詔書”中,極力粉飾自己的合法性,宣稱自己是得到“父皇臨終傳位”,並痛斥四皇子趙琛及其黨羽“勾結邊將、引寇入室、逼死先帝、禍國殃民”,下令全國通緝。
同時,大赦天下,全國免一賦稅一年,以此來收買人心。
然而,紙包不住火。如此劇烈的政變,如此血腥的清洗,根本不可能完全掩蓋。訊息很快便通過各種渠道傳出了京城,迅速傳遍天下。
舉國震驚,天下嘩然。各地藩鎮、州郡官員目瞪口呆,難以置信。許多人對此事的真實性表示懷疑,對趙鐸宣稱的“先帝遺詔”更是嗤之以鼻。
支援四皇子的勢力更是悲憤交加,暗中串聯,準備反擊。
一時間,大越王朝的合法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原本就因外敵入侵而搖搖欲墜的帝國,此刻又陷入了嚴重的內部分裂和信任危機之中。
趙鐸雖然成功篡取了皇位,但他坐在那張冰冷的龍椅上,感受到的並非榮耀和權力,而是四周無儘的敵意和即將到來的狂風暴雨。
他的篡位之行,如同在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口上修築宮殿,根基脆弱,危機四伏。
十幾日之後,一匹來自京城的信使,抵達了雲州。
這一次的信使,並非兵部或都督府係統的人,而是四皇子府上一名心腹死士。
他帶來的,不是蓋著玉璽的官方文書,而是一封字跡潦草的密信。
當這封密信被緊急呈到張墨麵前時,他心中那股不祥的預感達到了頂點。他揮退左右,隻留下墨江白,顫抖著打開了密信。
信上的內容,宛如一道道九天驚雷,接連劈在他的腦海之中,炸得他神魂俱震,幾乎無法思考。
信是四皇子趙琛倉促寫就,內容簡短卻字字泣血:“張都督親啟,京中驚變。七弟趙鐸,已於三日前悍然發動兵變。
其勾結京畿大營部分將領及宮中內應,控扼宮禁,軟禁父皇,逼迫皇帝禪位。皇帝恐已遭不測。
趙鐸現已登基,篡改詔書,自稱皇帝。京中大亂,忠於父皇及本王之臣工或被捕下獄,或血濺朝堂。
本王得忠義之士拚死護衛,僥倖逃出京城,然追兵甚急,前途未卜,不知能否倖免。此誠國難當頭,社稷傾覆之際。趙鐸篡逆,萬死難贖其罪。
都督手握重兵,忠心為國,萬望都督念及江山社稷、黎民百姓,速速起兵,討逆勤王,清君側,靖國難。趙琛。”
張墨隻覺大腦都坣機了。這簡直就是一個天塌地陷般的巨大荒謬。
外有兩大強敵入侵,國境糜爛。皇子逼宮篡位,軟禁甚至可能弑父。國之神器,竟以如此醜陋血腥的方式易主。
七皇子趙鐸他竟然在此時做出如此瘋狂悖逆之事。
而且,信中還提及他可能勾結外敵,若真如此,那西齊北原的同時入侵,根本就是他為了篡位而引狼入室、精心策劃的陰謀。
旁邊的墨江白看完密信內容,再也支撐不住,仰天便倒,悲呼道:“國賊,國賊啊,陛下,老臣無能啊。”
張墨死死攥著那封彷彿有千鈞重的密信,指甲嵌入了掌心,鮮血滲出卻渾然不覺。完了,大越的天,真的變了,而且是以最壞、最徹底的方式。
皇帝被軟禁或已遇害,篡位者上台且很可能與敵國勾結……朝廷中樞已然崩潰。之前向北疆發出的所有命令、承諾的援軍糧餉,瞬間都變成了廢紙。
甚至,那位篡位的新“皇帝”,下一步會如何對待他這位手握重兵、卻屬於四皇子派係的北疆都督?
雲州都督府內,一片死寂。空氣沉重得如同鉛塊,壓得人喘不過氣。
墨江白悠悠轉醒,老淚縱橫,反覆唸叨著“國賊”、“先帝”。
聞訊趕來的周大彪、趙小七、鐵橫等將領,得知這驚天噩耗,無不駭然失色,繼而怒火中燒,紛紛擊案怒吼:“國賊當誅,都督,我們殺回京城去,宰了趙鐸那個狗賊。”
“對,勤王,勤王!”群情激憤,帳內充滿了狂躁的氣氛。
張墨卻異常地沉默著。他站在輿圖前,看著輿圖沉思。內外交困,社稷傾覆,君王蒙難……這一切,都需要他來做決定,他必須保持絕對的冷靜。
回師勤王?聽起來熱血沸騰,是忠臣義士所為。但現實呢?北疆對麵,是虎視眈眈、隨時可能再次南下的數萬北原鐵騎。
西麵,是正在瘋狂吞噬大越領土的二十萬西齊大軍。
此刻若帶領北疆邊軍回師京城,等於將整個北疆門戶洞開,北原人會長驅直入,與西齊軍形成夾擊之勢,大越滅亡得更快。
而且,京城已被趙鐸控製,京畿兵馬也大多落入其手,自己千裡奔襲,師老兵疲,勝負難料,大越的京畿衛戍軍隊數十萬,豈是那麼容易攻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