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算學娘子 流民護糧
-
流民護糧
馬車碾過滄州地界的凍土時,王珩正對著窗外出神。車簾被寒風掀起一角,露出連綿的枯草,在鉛灰色的天空下像無數雙伸向天邊的手。
她裹緊身上的狐裘,指尖劃過袖中那枚銀魚袋,冰涼的金屬觸感讓混沌的思緒清明瞭幾分。
“還有三十裡就到霸州軍倉了。”雲英掀簾進來,捧著個銅手爐,“司馬小娘子說前麵的岔路有古怪,按她算的,得走西邊那條小道。”
王珩接過手爐,暖意順著掌心蔓延開來。這一路從汴京過來,虧得有司馬蓁的世家名帖和“概率論”。
司馬蓁把可能遇到伏擊的路段標出來,按風險高低排了序,硬是繞開了三次不明身份的圍堵。此刻小姑娘正在前頭領路,青布裙裾在寒風裡翻飛,倒比汴京時多了幾分江湖氣。
“讓車伕慢些。”王珩看著窗外掠過的荒村,“我總覺得不對勁,這一路太順了。”
話音剛落,前麵突然傳來喧嘩。
司馬蓁掀簾進來,臉色發白:“前麵關卡的兵卒不讓過,說要查驗文書。可他們看我的眼神……像是早就等著咱們似的。”
王珩掀起車簾,見關卡處的兵卒個個腰佩彎刀,站姿卻散漫得不像正規軍,腰間的令牌泛著可疑的銅鏽。她從袖中摸出銀魚袋,對著陽光晃了晃:“告訴他們,算學巡檢查賬,耽誤了軍餉,他們擔待得起?”
司馬蓁將魚袋亮出來時,兵卒們的臉色果然變了,為首的隊正嘟囔著“女子也能當巡檢”,卻還是揮了揮手放行。
馬車駛過關卡時,王珩瞥見隊正悄悄往地上扔了塊石頭,像是在給什麼人發信號。
“他們在報信。”王珩放下車簾,聲音沉了下去,“看來霸州軍倉的人,早就知道咱們要來。”
霸州軍倉的紅漆大門在暮色裡像頭蟄伏的巨獸。管倉文吏是個瘦高個,留著山羊鬍,見王珩她們下馬,連眼皮都冇擡,手裡的算盤打得劈啪響:“軍倉重地,閒人免進。”
“不是閒人。”王珩亮出銀魚袋,魚袋在殘陽下泛著冷光,“奉三司使令,查覈賬目。”
山羊鬍文吏斜睨著魚袋,突然嗤笑一聲:“女子無詔不得入倉,這是太祖定下的規矩。你這魚袋是哪來的?莫不是偽造的吧?”
他身後的幾個小吏跟著鬨笑,笑聲裡滿是輕慢。
王珩往前走了一步,寒風捲起她的裙角,露出腰間懸著的紫檀木算盤。
“太祖還說過,軍餉乃國之根本,不容有失。”她的聲音不大,卻帶著股穿透風聲的力量,“這魚袋或許算不得金印紫綬,但它代表的,是能算出十萬軍餉去向的‘天子算盤’。你攔得住我,攔得住天下人的耳目嗎?”
山羊鬍的笑聲戛然而止,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他身後的小吏想上前推搡,被司馬蓁眼疾手快地攔住:
“放肆!這位是王相府的小娘子,也是朝廷欽派的巡檢,你們想抗旨不成?”
正僵持著,倉內突然傳來一陣騷動。
一個穿著校尉服飾的漢子大步走出來,麪皮黝黑,腰間挎著把長刀,嗓門像打雷:“吵什麼?讓她們進來!”他瞥了王珩一眼,眼神裡帶著審視,“我是守倉校尉周猛,倒要看看,王姑孃的算盤有多神。”
軍倉內部比王珩想象的更混亂。裸露的木梁上掛著蛛網,地上散落著發黴的穀粒,幾隻老鼠從糧囤後竄過,驚得雲英尖叫起來。
周猛指著最外側的糧囤:“這些是明倉,賬目都在那邊的賬房裡,小娘子請便。”
賬房裡的賬冊堆得像座小山,比汴京府衙的還要混亂。有的冊子被蟲蛀得隻剩半本,有的上麵還沾著酒漬。
王珩隨手翻開一本,隻見上麵寫著“鼠耗三十石”“黴變五十石”,損耗高得離譜。
“周校尉,”她指著賬冊上的數字,“霸州軍倉的損耗是彆處的五倍,就冇人管過?”
周猛抱著胳膊,麵無表情:“軍倉嘛,風吹日曬的,損耗自然大些。姑娘要是覺得不對,儘管查。”
王珩冇接話,隻是示意雲英和司馬蓁分頭記賬。她自己則走到糧囤邊,用隨身帶的銀簪挑起幾粒穀子,穀粒乾癟,還混著不少沙土。這哪裡是軍糧,連喂牲口都嫌差。
“這些糧是給人吃的?”王珩的聲音冷了下來。
周猛的眼神閃爍了一下:“前線吃緊,能有糧就不錯了……”
“那這些呢?”王珩突然轉身,指著糧囤後方的牆壁。那裡的磚石顏色比彆處淺,接縫處還有新鮮的水泥痕跡,顯然是剛砌上的。
周猛的臉色瞬間變了,伸手就去拔刀:“你想乾什麼?”
司馬蓁眼疾手快地按住他的手腕,翠兒則擋在王珩身前,手裡攥著根頂門的木棍。
“周校尉想抗命?”司馬蓁的聲音帶著寒意,“還是說,這牆後麵藏著見不得人的東西?”
僵持間,雲英突然指著賬冊尖叫起來:“小娘子!你看這個!”
賬冊的夾層裡掉出張紙條,上麵用硃砂畫著個簡易地圖,標著“暗倉入口”的位置,就在那麵新牆後麵。
周猛見事已敗露,突然癱坐在地上,喃喃道:“完了……都完了……”
王珩讓人砸開牆壁,裡麵果然露出條狹窄的通道。通道儘頭是間寬敞的倉庫,碼著整整齊齊的糧袋,每袋上都用紅漆寫著“延州軍”三個字。
雲英點數後,臉色發白:“小娘子,足足十萬石……”
“這些本該運去延州前線的軍糧,就被你們藏在這裡?”王珩的聲音發顫,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憤怒。
她想起翠兒爹給的發黴麥餅,想起那些在邊關忍饑捱餓的將士,胸腔裡像有團火在燒。
周猛抱著頭哭了起來:“是……是李通判逼我的!他說隻要把糧藏起來,等西夏人打過來,咱們就能靠這些糧發大財……”
“糊塗!”王珩厲聲打斷他,“你們藏的不是糧,是大宋的江山!”
就在這時,倉外突然傳來震天的喧嘩。一個小吏慌慌張張地跑進來:“校尉!不好了!外麵來了好多流民,說要搶糧!”
王珩跑到倉頂,隻見黑壓壓的流民圍在軍倉外,手裡拿著鋤頭扁擔,高喊著“狗官囤糧餓死人”。
人群前方,幾個穿著體麵的漢子正在煽風點火,王珩認出其中一個,正是關卡處那個扔石頭報信的隊正。
“是舊黨設的局!”司馬蓁也爬上倉頂,臉色發白,“他們想借流民的手毀了這些糧,讓咱們查無可查!”
流民的情緒越來越激動,開始衝擊倉門,周猛帶來的兵卒根本攔不住,眼看就要失守。
雲英急得直跺腳:“小娘子,咱們快從後牆跑吧!”
王珩卻搖了搖頭,她看著那些麵黃肌瘦的流民,看著他們凍裂的手腳和絕望的眼神,突然有了主意。她解下腰間的算盤,又讓翠兒遞過賬本,抽出糧袋上的麻繩,將賬本係在繩上,用力往倉外一揮。
賬本在空中展開,複式記賬的t型賬戶在暮色裡格外清晰。
王珩站在倉頂,用儘全身力氣喊道:“父老鄉親們!你們看清楚了!這些不是官糧,是延州軍的軍餉!是守著咱們家門的將士們的救命糧!”
她指著糧袋上的“延州軍”三個字:“你們搶了這些糧,西夏的鐵蹄明天就會踏進你們家的田地,你們的妻兒老小都會成為刀下亡魂!你們要搶的,不是糧,是自己的活路啊!”
流民的騷動漸漸停了下來,那些煽動的漢子還在高喊,卻冇人再往前衝。一個衣衫襤褸的老者顫巍巍地走上前,看著空中展開的賬本,突然泣不成聲:“延州軍……我兒子就在延州軍啊……他三個月冇寄錢回家了,原來……原來是冇糧了……”
“我丈夫也在延州……”一個抱著孩子的婦人哭了起來,“他說隻要有糧,就能打退西夏人……”
人群裡爆發出此起彼伏的啜泣聲,剛纔還憤怒的流民,此刻都低下了頭,手裡的鋤頭扁擔掉了一地。那個煽動的隊正想溜,被幾個年輕力壯的流民按住,狠狠揍了一頓。
“小娘子!”老者突然對著倉頂跪下,身後的流民也跟著齊刷刷跪下,“是我們糊塗!差點壞了大事!我們願護著這些糧,等將士們來取!”
“對!我們護糧!”
“誰敢動這些糧,先踏過我們的屍體!”
夕陽的餘暉透過雲層灑下來,照在王珩的身上,給她蒼白的臉龐鍍上了一層金邊。她看著下方黑壓壓的人群,看著他們眼裡重新燃起的光,也忍不住牽起嘴角,淚花在眼眶打轉。
這可是流民啊,流民護糧,聞所未聞,可他們為了自己的家人,為了國家,寧願餓死也要守住這些糧食,百姓大義,這一刻讓王珩心底觸動極深。
司馬蓁遞過水壺,眼裡閃著敬佩的光:“你做到了。”
王珩喝了口水,看著遠處連綿的群山:“這隻是開始。”她知道,藏在軍倉裡的齷齪遠不止這些,舊黨的反撲也會更加凶狠。但此刻,看著這些願意守護軍糧的流民,她突然有了底氣。
民心,纔是最清楚的賬本。
夜色漸深,流民們自發在軍倉外搭起帳篷,燃起篝火,形成了一道人牆。
王珩坐在倉內整理賬目,周猛帶著兵卒送來熱湯,眼神裡滿是羞愧:“小娘子,我……我願戴罪立功,把李通判的罪證都交出來。”
王珩接過湯碗,暖意驅散了些許寒意:“把你知道的都寫下來吧。朝廷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一個蛀蟲。”
雲英和司馬蓁在一旁覈對著暗倉的糧食數目,算盤聲劈啪作響,在寂靜的夜裡格外清脆。翠兒則在給流民們分乾糧,時不時傳來幾句感激的話語。
王珩看著眼前的一切,突然覺得,這趟河北之行,值得。她的算盤不僅算清了賬目,更算出了人心,算出了那些藏在黑暗裡的光明。
隻是她冇想到,更大的風暴,正在滄州城裡等著她們。李通判得知軍倉事發,竟聯合了西夏的細作,想要一把火燒了整個霸州軍倉,連同這裡的人和證據,一起化為灰燼。
深夜的風裡,隱隱傳來馬蹄聲,帶著死亡的氣息,正朝著軍倉的方向疾馳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