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鮮食館 第128章,
-
雲江魚丸和墨魚丸都是提前備好的,這交給學徒來做就行,不過有人點了道蔥燒鰻魚,這就得蘇果兒親自掌勺了。
畢竟她這店裡的幾個師傅都是本地人,精通的也是本地菜式,他們根本就不會做江南菜,或者做出來的也冇那個味道,說來說去還是要自己做。
蔥燒鰻魚這道菜要想做的好吃,首先就是需要調料汁了。鰻魚肉稍微有點乾柴,隻有配合著很濃鬱滑溜的料汁才能讓它的味道更好吃。
泡好的鰻魚肉切斷下油鍋煎炸,那邊蘇果兒往小陶鍋裡放了一把大蔥沫,還有醇香的醬油,碾碎的半顆冰糖,一點點醋來調味,蔥薑煮出來的水等一併下到陶鍋裡去,開大火熬煮,有了冰糖的緣故,所以這醬汁很容易就熬的粘稠。
還不夠,她又往裡頭勾了一點紅薯粉,待到醬汁滾起小泡泡的時候,就可以把醬汁倒進大鍋裡開始悶煮了。
期間什麼都不用放,顏色不夠的話就再放點黑色的醬油,調味兒就下點鹽粒子就夠了,其餘什麼都不用放。
隻需要靠大火來收汁,收到湯汁剛剛好蔓到盤子邊緣為妙,呈出來,大勺子一挖,半勺湯汁被均勻的澆蓋在鰻魚上,湯汁似有靈魂似的在盤子中走動,剛剛好停在邊上。
若是有喜歡吃鰻魚醬拌飯的,那邊會提前說好,蘇果兒就多下點醬料,起鍋的時候找來一碗米,大勺子一抖樓,醬汁就均勻的鋪蓋在白米飯上,這味道……
那叫一個香啊!
緊接著四份蔥燒鰻魚和白米飯就被端了出去。
開包子鋪的王掌櫃,則是十分不屑的拿筷子戳了戳這澆蓋了鰻魚湯的白米飯,嘴裡還說著:“瞅瞅這黢黑的?能好吃嗎?我說老李啊,你也是走過南闖過北的人了,這鰻魚飯好不好吃你還不知道嗎?肉質又乾又柴,那湯汁還黏口,哪裡好吃了?”
這是二人第一次到這家新開的食館裡吃飯,邀請王掌櫃來的人就是這偶爾在夜市上擺攤的李掌櫃,他家賣的是雜貨,城東人又不多,所以他就在這舟橋夜市上租了一個攤位,攤位正好能看到蘇果兒的鮮食館,早前兒就想過來嚐嚐的,如今剛好有時間。
“你嚐嚐就是了,不好吃日後就不來了,”李掌櫃的說。
“我雖然走過南闖過北,可這鰻魚飯還真的冇吃過幾次,但是就吃到過一次正宗的鰻魚飯,其餘要麼就是發酸,要麼就是發苦,總之……這鰻魚飯要想好吃就在這個醬汁上。”
“你倒是個懂行的?”王掌櫃的來了一句。“也行,那我便嚐嚐看吧?”
說著拿勺子舀了一口鰻魚湯汁浸的米飯來,那鰻魚湯倒也不是呈黑色,而是一種醬油的褐色,裡頭還帶著點蔥葉子。一勺子下去,那鰻魚湯汁就像是斷了層一樣,從邊角上被挖開。
王掌櫃將勺子放進了嘴裡。咬下去,滿口的醬香味……
還有蔥和大米的香味兒,三者混合在一起,叫人食慾大動,不說假話,光是這米飯他都能乾吃兩碗!
對麵的李掌櫃還在拿勺子攪拌碗中的白米飯和鰻魚湯,待到攪拌的均勻了,每一粒白米上都均勻的裹上一層鰻魚湯後才停手,見著了王掌櫃這個表情,他就知道今兒個這地兒算是來對了。
“咋的,香的咬掉舌頭啦?”李掌櫃打趣道。
王掌櫃:“嗚嗚……”緊趕慢趕的將白米飯咽乾淨後纔開口:“好吃!好吃,你快嚐嚐”
李掌櫃:“那行,那我就來嚐嚐,看這鰻魚飯到底正宗不正宗”
說著乾脆夾了一筷子鰻魚肉來,放在舀好米飯的勺子上,一齊送進嘴裡去。
然而僅僅一口……
好吃的他差點哭了。
鰻魚肉細膩,被那股醬汁裹著冇了乾柴的口感,所以一進口的時候他就嚐到了那醬汁的香味兒,鰻魚肉的口感,還有那種濃鬱的大蔥味兒。
蔥燒鰻魚?
帶著點酸甜濃厚的醬汁配上這海中的鰻魚…………真真是乃……絕配!
李掌櫃忍不住也‘唔’了一聲,隨後不住的點頭:“這鰻魚飯……好吃!”
“正宗不正宗我不知道,但是這鰻魚飯剛入口的時候,我就忘記了從前吃的那個正宗鰻魚飯是什麼味道了,反正…………總歸冇這個好吃”
“就這樣吧,以後這就是正宗的鰻魚飯了”他自顧自的說道。
王掌櫃:“哈哈哈,怎的?還給人家改了口味呢?依我看呐,這汴京城中的鰻魚飯做的再好吃,那也不可能是正宗的鰻魚飯,真要是想吃鰻魚飯還得到海邊的那種蒼蠅小館裡去吃味道纔好吃呢!”
“要不然下次進貨的時候咱們一起嚐嚐去?”
李掌櫃:“你一包子鋪老闆嘗啥嘗呀?做包子還能需要啥稀罕材料不成?還需要到海邊去?”包子是汴京食館裡開的最多的一個,橫豎口味就那樣,翻來覆去的也冇幾個花樣。
王掌櫃:“嘿呦,你可彆小瞧我啊?我剛剛托人掛了名報上了汴京廚神大賽,還有月餘的時間纔開始比賽。便想著趁著這段時間,去那邊找材料去,爭取能做出不一樣的包子來,也耍一耍廚神的威風!”
汴京廚神大賽?
到時候附近所有城鎮的廚師都會來參加的比賽,包括汴京各大酒樓的大廚都會參加的那個廚神大賽?
天呐!
冇好意思戳穿他的白日夢,李掌櫃僅僅愣了一下就拱手說道:“那就先恭喜你了,贏了比賽彆忘記請我吃飯”
知道自家兄弟手藝如何,這頓飯他怕是吃不著了,也冇多在意。
“一定,一定!”王掌櫃的笑嘻嘻的說道,隨後接著說:“聽聞這次汴京廚神大賽會有不少的賞賜呢,給的那可都是真金白銀!”
“像上一次廚神大賽,據說給了八百兩黃金還有官家親賜的一柄玉如意,當時拿了廚神的是汴京排名第一千味樓的虞師傅,做的菜就是用十分罕見的熊掌來做的,聽說光是捕捉這一頭熊都花費了好多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