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小戶女 第150章 王大郎的親事
李氏驚疑不定的,若是曼娘有了心悅之人,自己的如意算盤豈不是落空了?!
上次她自作主張領了王家大郎上門,結果卻吃了個閉門羹,為此她這段時日沒少被繼子冷嘲熱諷,氣的她肝火旺盛,口舌生瘡的。
一邊怨恨女兒不給她麵子,她可她的親生母親,竟然連門都不給她開,在外人麵前落她的麵子。
一邊又滿心焦慮的,不知如何說服女兒聽從她的安排嫁到王家。
還不等自己有所進展,白氏就上門了。
張口就是自家曼娘糾纏她兒子。
李氏一臉懵的,反應過來又驚又怒。
不管是誰糾纏誰,曼娘同旁人私下來往定是事實,莫不是她心有所屬了?!
若真是如此,她怎麼可能聽自己擺布嫁進王家!
這讓李氏一時間焦慌不已,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該那麼決絕,若是二嫁後多回來看望姐弟幾個一番,母女關係也不會如此僵硬。
隻是事已至此,這可如何是好。
「我說話你可聽到了?!早早的替她說了親事,省得她最後壞了名聲嫁不出去!」
白氏見眼前的婦人驚疑不定的,也不知在想什麼,對她的話置若罔聞,當下提高了嗓門,趾高氣揚的重申道。
「我們家的事還輪不到你一個外人說三道四,這一個巴掌拍不響,還是管好自己兒子的好。」
李氏哪裡是省油的燈,白氏雖生的貌美,氣質也不俗,但她一個婦人出行,連個丫鬟婆子都沒有,身上穿的褙子還是前兩年時興的款式,頭上手上也沒個像樣的首飾,一看就是普通人家出身。
同是市井出身,誰又比誰高貴,見她對自己鼻孔朝天的,話裡話外說自己女兒沒教養,又對她百般看不上的,李氏也是一臉惱恨,不客氣的回嘴到。
話說著就轉身進了家門,當著白氏的麵狠狠把大門摔的砰砰響,那動靜嚇了白氏一跳,反應過來咬牙切齒的,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薛家母女都沒教養的很。
她惡狠狠的瞪了王家緊閉的大門幾眼,也不知李氏把自己的話聽進去沒有,她站了半晌,跺了跺腳,最後隻能不甘不願的離開了王家。
這頭兒李氏剛走進院子,就聽王老婆子在屋裡叫罵。
「哪個好吃懶做的晦氣玩意兒摔我王家的門,可是飯吃太飽了,好日子才過幾日就不知天高地厚了,我呸,什麼東西~還真把自己當咱們王家的主母了,上不得台麵的東西~」
李氏緊咬著牙關,塗著丹寇的長指甲深深陷入手掌也不覺得疼,胸脯因為強烈的憤怒而劇烈起伏著,那怕聽過無數次,李氏依舊氣憤不已。
當初自己進門時王婆子就百般不願,在她看來,如今王家家境殷實,兒子又正值壯年,娶個黃花閨女易如反掌,何必要娶她一個剛死了男人的寡婦。
且她還有三個兒女,這老虔婆也怕她偷偷昧了王家的錢財去補貼兒女,對她嚴防死守的。
她為了在王家站穩腳跟,不得不一顆心撲到王家幾個孩子身上,這才冷落了曼娘姐弟。
如今想來李氏委屈不已,曼娘怎麼就不理解她呢,若是她能嫁過來,母女一心,王家早晚都是她們母女的。
李氏心裡既委屈又惱怒,聽到屋裡王婆子不依不饒的,恨不得衝進去撕爛她的嘴。
不止王婆子,王家的其他人對自己何嘗不是苛刻至極。
除了王有財在床榻上對自己癡迷些,下了床立刻同兒女統一戰線,對她不管不問的,送她的金銀首飾也再三警告,不許送人,也不許私下賣了,就是防著自己去貼補兒女。
其實他們都多慮了,她向來自私,如今她還前途未卜,不知往後會過什麼樣的日子,有銀錢自然是偷偷攢著,為自己留個退路,哪裡會去補貼曼娘幾人。
且曼娘幾個如今對她冷淡異常,顯然是不準備認她這個親生母親了,她又何必巴巴的往裡搭銀錢,銀錢扔進水裡還能聽個響,若是給了她們幾個,隻怕連個好臉色都換不來。
這又何必呢。
若是曼娘聽自己的話嫁了進來,到時候再拉攏也不遲。
李氏在院裡站了半晌,聽屋裡王婆子罵累了,終於住了口,她努力平複了一番心情,強扯出一絲假笑來進了正房。
王婆子見她進來,斜眼看了她一眼,見她一臉諂媚的,越發看不上,冷哼一聲彆過頭去不想搭理她。
李氏倒是不惱,反正這老婆子對自己向來沒有好臉色。
「這兩日怎麼沒見媒婆上門,大郎的婚事可是有著落了?」
李氏心裡把她罵的個半死,麵上卻是半分不顯,沒話找話道。
倒也不是真的想知道王家大郎的婚事進展,在她看來,王家大郎長的醜想的美,眼高於頂的,婚事一時半會兒哪裡能定的下,如此說不過是轉移王婆子的注意力,省得她揪著自己不放,萬一王有財回來再告自己一狀就麻煩了。
「嗯,說了前頭布莊趙家的小閨女,喚做趙蘭兒的,前兩日相看了一番,大郎倒是滿意,如果不出意外,待合了八字,挑個好日子就定下了。」
王婆子本不欲搭理她,但聽她提到孫子的婚事,不由喜上眉梢的,和緩了語氣說道。
前些時日自家大孫子百般挑剔,愁的她夜不能寐的,如今倒好,終於看上了一個,那趙蘭兒看中王家家境殷實,也點了頭,兩個孩子願意,其他都好說。
此時說起來,王婆子也是如釋重負。
隻是此話一出,李氏卻如遭雷擊般。
王來大郎竟然相中了旁人,這可如何是好?!
萬一那趙蘭兒不是個好相處的,同王家其他人同仇敵愾,一起排擠她這個外人,以後的日子還怎麼過啊。
李氏臉色陰晴不定的,一時不知如何反應。
「你這是什麼臉色,可是見不得我大孫子好?!」
王婆子見李氏臉色難看,氣不打一處來,她就知道,這李氏就是貪圖她王家的錢財,並不是真心想同她兒子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