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小戶女 第151章 趙蘭兒
作為繼母,大孫子的婚事有了眉目,她不高興也就罷了,還耷拉著一張死人臉,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定是見不得王家人好。
這個剋死了前夫的晦氣玩意兒,她們王家是造了什麼孽,怎麼就娶了這麼個東西。
王婆子火冒三丈,若不是年齡大了,身子骨不便,隻怕要跳起來教訓李氏。
被斥罵到臉上的李氏終於回過神來,聽著王婆子滿嘴的汙言穢語,她恨不得拿抹布塞住這老虔婆的臭嘴。
最後卻隻能把心底的念頭壓下去,強扯出一絲高興來。
「瞧婆母說的,我高興還來不及,怎麼會見不得大郎好,隻是一時有些驚訝,還以為得等上一段時日呢,這下好了,想來過不了多久咱們家就要辦喜事了。」
李氏強裝出歡天喜地的架勢,終於讓王婆子臉色好看了些。
「你明理就好,待新媳婦兒進了門,以後王家就有她張羅,你這個繼婆婆,也能享享清福嘍!」
王婆子陰陽怪氣的,成功讓李氏臉色再次難看起來。
這是連自己僅有的一點權利也要剝奪了,往後的日子隻怕難熬了。
李氏一顆心油煎一般,當初打曼孃的主意,就是怕如此,結果怕什麼來什麼,這可如何是好。
曼娘有了心上人,且上次一見能明顯感覺出,這死丫頭對自己態度冷硬,壓根不給自己接近的機會。
而王大郎又相中了彆人,兩個當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她又能如何?
一時間李氏又氣又急的,心裡更是有止不住的擔憂,擔心新媳婦兒進門自己在王家就更沒有立足之地,她還年輕,往後還有幾十年要在王家過,決不能坐以待斃了。
她胡亂應付了王婆子一番,就心亂如麻的出了正堂。
在院裡胡亂轉了幾圈,依舊煩躁不已,乾脆出門瞎逛。
隨意的走著,竟不自覺的走到了趙氏布莊門口。
這就是王婆子說的同王家大郎相看的趙家,也不知趙家小閨女生的如何,能入王大郎眼的,應該不差吧。
正待她滿心焦慮之時,突然見趙家布莊的東家夫人領著個眉清目秀的小少女出了鋪子。
這趙氏她打過照麵,現在身上新裁的衣裳還是她給量的尺寸,知道她是王家的新婦,趙氏還誇她有福氣,說王家家境殷實,以後吃喝不愁,可不是掉進福堆兒裡了。
當時她得意不已,如今想來卻是諷刺的很。
她怕被趙氏認出,忙狼狽的避到了一邊,暗中觀察著母女倆。
趙氏生的方臉闊鼻,有些男相,女兒卻眉目清秀,嬌嬌弱弱的,看著跟個不勝風霜的菟絲花一般,打扮的也十分清麗,烏黑的發髻上隻攢了朵嬌粉色的重瓣芙蓉絹花,越發顯得她弱不禁風的。
怪不得會引得王大郎點頭,的確是有兩分姿色。
隻是比起自己的曼娘慧娘,還是差上一些。
且在李氏看來,這趙蘭兒臉龐稚嫩,顯然還沒有及笄,這讓她有些吃驚,趙家也不是日子過不下去的人家,怎麼會讓這麼小的女兒嫁人。
看年歲比她家慧娘也大不了多少。
「趙蘭兒十三歲,虛歲已經十四了,此時定人家也不算太早,待一套流程走下來,又得大半年,差不多也及笄了。」
李氏裝作若無其事的同一旁鋪子的胖婦人打聽,聽到才十三,一臉驚愕。
這也太小了些,竟同自家慧娘差不多。
「彆看她年歲小,這趙蘭兒可不是個省油的燈,從小心眼兒就多,都是街坊,我家金寶先前就被她忽悠過,也不知哪戶倒黴人家,聘了她去,隻怕往後要家宅不寧嘍。」
那胖婦人一臉幸災樂禍的,想來趙蘭兒同人相看已經不是秘密了,趙家人也篤定女兒能嫁進王家,也沒必要藏著掖著。
此話一出,李氏更是倒抽一口氣,敢情這趙蘭兒還是個城府深的,她若是進了門,有王老婆子跟王大郎護著,自己這個便宜婆婆隻怕也拿捏不住她,往後自己在王家的日子可想而知。
一時間李氏越發焦慮。
心裡對趙家怨恨不已,這麼小的姑娘都能拿出來嫁人,真是心狠。
如今倒好,她同王大郎一拍即合,曼娘又不受自己擺布,她算是徹底沒招了。
李氏驚怒交加。
「你打聽她做甚?可是王家的人?!」
胖婦人見李氏聽了自己的話臉色陰晴不定的,不由八卦道。
「不是不是,先前我家姑娘也同王大郎相看過,隻是沒入他的眼,這纔好奇趙家姑娘是什麼天仙人物。」
李氏扯謊道。
那胖婦人聞言哦了一聲,下意識的打量李氏,見她雖是半老徐娘,卻是風韻猶存,想來年輕時應該是個美人兒,當孃的如此相貌,女兒應該也差不到哪裡去,怎麼會沒相中,胖婦人有些唏噓。
這王家大郎可是出了名的挑剔,這城東適齡姑娘被他挑了個遍,硬是沒有相中的,這才挑了個還沒及笄的趙蘭兒。
在她看來,這麼小的姑娘要嫁人就是造孽,若是她家閨女,才捨不得這麼早嫁人。
「你家姑娘多大了,我這裡倒是有個俊秀的後生。」
胖婦人見李氏生的不差,頓時來了興趣。
「我大女兒虛歲十六,小的虛歲十三。」
李氏心不在焉的敷衍道。
隻是說到虛歲十三,心裡一頓。
曼娘也就罷了,上次見自己一臉冷漠的,感受不到她任何一點的情緒波動,自己這個親生母親對她來說跟個陌生人一般,想來不好拿捏,且今日聽白氏說她有了心上人,隻怕越發不受自己控製,但慧娘就不一樣了。
慧娘向來同自己親近,上次一見雖是滿臉怨懟,更多的卻是委屈,因為心裡有期待,才會有怨恨。
且她年歲小,不比曼娘年紀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若是自己有心籠絡,慧娘應該會比曼娘好控製。
最重要的,自家慧娘可是要比趙蘭兒生的還要標致些。
這種想法一出,李氏一掃剛剛的焦慮,露出些迫不及待來。
如今最重要的還是把趙王兩家的婚事攪和散了。
她定了定,匆匆離開了趙氏布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