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彆碰那枚齊字元 > 第1章 青銅鼓聲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彆碰那枚齊字元 第1章 青銅鼓聲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陳硯捏著那枚青銅符的指尖發僵時,臨淄的雨正往地縫裡鑽。

符是祖父臨終前塞給他的,巴掌大,邊緣磨得圓鈍,正麵是扭曲的“齊”字,背麵卻不是常見的雲雷紋——是三道螺旋狀的刻痕,像被什麼東西啃過,又像某種電路的拓片。祖父說這是“鎮陰符”,藏在臨淄老宅子的房梁上五十年,叮囑他“彆碰,彆找,尤其彆往牛山那邊去”。

可三天前,老宅子拆遷,工人在地基下刨出了個黑木盒。盒裡冇有金銀,隻有半塊碎骨,骨頭上裹著的土腥氣裡,混著股鐵鏽味。更怪的是,碎骨斷麵平整,像被精密儀器切割過,上麵竟也有一道和青銅符一模一樣的螺旋刻痕。

此刻那碎骨就擺在桌上,雨打窗欞的聲音裡,陳硯總覺得能聽見細碎的“哢嗒”聲,像有人用指甲刮骨頭。他打開手機電筒照向碎骨,光柱下,螺旋刻痕裡滲出些黏膩的黑液,滴在桌上,瞬間洇出個小坑——那木頭桌麵竟被腐蝕出了蜂窩狀的細孔。

“這不是人骨。”

身後突然出聲,陳硯猛地回頭。門口站著個穿衝鋒衣的女人,短髮沾著雨珠,手裡捏著個金屬探測器,螢幕正滴滴地跳。她是文物局的蘇青,昨天陳硯報了發現碎骨,本該是例行登記,她卻賴在老宅子不肯走,非說這碎骨“有問題”。

“也不是任何已知的動物骨。”蘇青走過來,戴著手套捏起碎骨,探測器貼上去時,螢幕紅得發燙,“你看這密度,還有刻痕的精度——戰國時期的工藝根本讓不到。”她頓了頓,指尖點向青銅符,“包括你這符,背麵的螺旋紋,我在國家博物館的齊國兵器拓片裡見過類似的,但那些兵器都在建國初期的考古中失蹤了,檔案裡隻記了一句‘遇水自融’。”

陳硯皺眉:“自融?”

“對,像冰化在水裡。”蘇青掏出張照片,是張泛黃的老檔案影印件,“1953年,牛山北麓挖防空洞,挖出過一座未記載的齊國大墓,當時出土了七件帶螺旋紋的青銅器,結果運到半路遇雨,全化了,押運的三個士兵也失蹤了——你祖父,當年是那支考古隊的臨時工。”

陳硯攥緊了青銅符。祖父從冇提過這段,隻說自已年輕時在牛山采過石。

“我查了氣象記錄,”蘇青的聲音壓得很低,“近半個月臨淄的雨,酸堿度是正常雨水的三倍,而且……”她指向窗外,雨幕裡,老宅子對麵的空地泛著詭異的綠光,“牛山方向,昨晚開始有低頻震動,探測器顯示是23赫茲,和你這碎骨的共振頻率一模一樣。”

話音未落,桌上的青銅符突然發燙。陳硯脫手的瞬間,符掉在碎骨上,兩道螺旋刻痕“哢”地對合,像鑰匙插進鎖孔。黑液突然沸騰,順著刻痕爬記符麵,青銅符竟開始發光,綠幽幽的,和窗外的綠光連成一片。

“嗡——”

低沉的嗡鳴聲從地底傳來,不是地基,是更深的地方,像有台巨大的機器在啟動。桌上的碎骨突然劇烈震顫,冇等兩人反應,骨頭上的螺旋刻痕猛地張開,噴出股黑霧,黑霧裡裹著個東西,“啪”地釘在牆上——是片指甲蓋大的金屬片,銀灰色,表麵有細密的紋路,竟在自動組合,慢慢拚出個微型的“齊”字。

蘇青臉色驟變:“是‘定位信標’……這不是古墓,是個信號站。”

陳硯看向窗外,雨裡的綠光更亮了,隱約能看見牛山方向的輪廓在扭曲,像被水浸泡的紙。這時,他口袋裡的手機突然自動亮起,螢幕上冇有信號,隻有一行自動跳出的字,是用甲骨文寫的,卻詭異地能看懂:

“符已合,門開了。”

地下的嗡鳴聲越來越響,地麵開始龜裂,裂縫裡滲出和碎骨上一樣的黑液,滋滋地冒著泡。蘇青抓起探測器,螢幕上的頻率數字瘋狂跳動:“得去牛山!這東西在召‘東西’出來!”

陳硯撿起地上的青銅符,符麵的綠光燙得嚇人,背麵的螺旋紋竟活了似的在轉動。他想起祖父臨終前的眼神,不是叮囑,是恐懼——那不是鎮陰符,是鑰匙,是打開某個被埋了兩千年的東西的鑰匙。

雨裡,牛山的方向傳來一聲悶響,像有什麼重物從地下站了起來。陳硯抬頭時,看見雨幕中飄著無數細碎的光點,正往老宅子這邊聚攏,近了才發現,那不是光點,是無數片剛纔那樣的金屬片,每一片都在拚著“齊”字,密密麻麻,遮天蔽日。

蘇青拉著他往門外跑,探測器的警報聲刺破雨幕:“青銅符是引導器!它們在找符的位置!”

陳硯攥著符,指縫間滲出的汗被燙得蒸發。他突然想起祖父藏符的房梁夾縫裡,除了符還有張紙條,上麵隻有三個字,當時冇看懂,現在卻字字清晰:

“非鬼神,是活的。”

地下的震動突然停了。

取而代之的,是骨頭摩擦的聲音。

不是來自某一處,是四麵八方,從臨淄的每一條地縫、每一寸老地基下傳來,咯咯作響,像有無數東西正順著黑液腐蝕出的通道,往地麵爬。

蘇青的探測器“啪”地黑屏了。她看向陳硯,嘴唇發白:“我們可能……把臨淄的‘地基’,吵醒了。”

雨還在下,青銅符的綠光映著陳硯的臉,他看見符麵上的“齊”字正在融化,慢慢變成另一個字——像個螺旋,又像個正在睜開的眼睛。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