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唐 第24章 士族的異動(二合一)
-
雖然大戰已經結束,但洛陽依然充滿著緊張氣氛。
大街上到處都是巡邏的將士,走不出多遠就能碰到一隊。
路口等顯眼的地方,貼滿了各種告示,還有通緝令。
街邊店鋪十之七八都是歇業狀態,行人也寥寥無幾。
少數行人,也都是步履匆匆,不敢多逗留。
短期內是難以恢複到之前的繁華狀態了。
但長孫無忌的心情,比戰火後的洛陽城,還要多了幾分肅殺之氣。
之前他奉命拜訪洛陽周邊的大族,幾乎都獲得了禮遇。
杜氏、韋氏等家族,都表示支援秦王對洛陽的統治。
當時他彆提多意氣風發了。
但現實很快給了他當頭一棒。
前天李世民給了他一份名單,讓他挨家去拜訪。
長孫無忌一看名單就知道,這些都是傳承有些年頭的大家族。
表麵看實力不顯,實際上影響力非常巨大。
他不敢怠慢,連忙準備好禮品,送上拜帖。
本來他以為,這個工作應該不難做。
畢竟他可是秦王的信使。
然而事實是,他接連吃了閉門羹。
這兩天他都覺得自己腦門快被碰爛了。
這讓他如何能不憤怒,恨不得將那些家族全部誅滅。
但他也隻能這麼想想,那些家族他一個都得罪不起。
更重要的是,那些家族的行為太異常了,他必須要:
“把字刻在石頭上,塗抹印泥可以在紙上留下文字。”
“如果找一塊木板,將書籍內容刻在上麵,然後塗上墨汁。”
“再拿一張白紙覆蓋在上麵,用刷子輕輕一掃……”
李世民眼睛看著桌子上的印章,腦海裡開始推演陳玄玉所說的步驟,越想就越覺得可行。
“哈哈,玄玉果然不愧是神仙弟子,竟能想到如此奇法。”
陳玄玉反倒謙虛起來:“此法其實也不是我想到的。”
“我曾經見過一副碑拓,當時就想既然碑文能拓印,為何不能將書籍刻在石頭上拓印。”
“如此豈不是免去繁瑣的抄書過程。”
“但刻石頭太麻煩,木板就方便了。”
李世民更是驚訝,說道:“不用謙虛,碑拓之事古已有之。”
“可能想到以此法拓印書籍的,你是第一個。”
“僅憑此法,就足以使你名垂青史。”
以他的政治敏銳度,馬上就想到拓印書籍如果真的能成,將會給這個世界帶來多大的影響。
書籍的價格將會被打下來,更多普通人也能讀得起書。
權貴,尤其是掌握著學問的士族,將會逐漸失去最大的依仗。
越想李世民就越是激動。
剛纔還在想著,怎麼打擊士族地位。
陳玄玉就把刀子送到了他麵前。
想到這裡,他放聲大笑:“哈哈,玄玉你真是我的福將啊。”
陳玄玉有些茫然,怎麼就福將了?
雖然雕版印書術出現意義很大,可也不值當的你如此興奮吧?
李世民自然也看出他的疑惑,但並未解釋這兩天發生的事情。
也冇有繼續詢問陳玄玉的意見。
他怕自己知道的太多,忍不住動手,把士族給推到李建成那邊。
還是那句話,在他當皇帝之前,不宜節外生枝。
等他奪嫡成功,大唐江山穩固,再收拾士族也不遲。
接下來,兩人就雕版印書術進行了探討。
當然,主要是陳玄玉說,李世民聽。
其實陳玄玉對這方麵的瞭解,也全是道聽途說,能記得的不多。
隻記得並不是所有的木材,都適合製作雕版。
至於哪些適合,就需要工匠去實驗了。
李世民把這些要點一一記下,回頭讓工匠去實驗即可。
一旦成功,那將是一個大利器。
對初建的大唐來說,也是一次巨大的聲望提升。
畢竟事關文教。
此物早不出晚不出,偏偏在大唐剛得天下的時候出。
那豈不是正說明大唐天命所歸嗎。
等陳玄玉表示,再也冇有什麼新想法的時候,李世民笑著說道:
“你又立下一大功,算上之前那次,這功勞可不小了。”
“有冇有想好要什麼封賞?”
陳玄玉搖搖頭,說道:“還冇,實在是什麼都不缺,要不再等等?”
李世民無語道:“人家都是巴不得我給封賞,到你這裡怎麼就變成給不出去了。”
陳玄玉厚著臉皮道:“要不就說我是神仙弟子呢,豈是他們那些凡夫俗子能比的。”
李世民失笑道:“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你被程知節感染的也太快了吧。”
陳玄玉嘿嘿笑道:“冇辦法,誰讓我們是異父異母的親師兄弟呢。”
李世民心下莞爾,因為士族帶來的不快也消失無影。
他身邊聚集了很多人,可冇有一個人敢這般與他說笑。
程咬金偶爾會厚著臉皮說些俏皮話,但也非常收斂。
陳玄玉不一樣,他毫無顧忌。
阿諛奉承的話,張嘴就來。
關鍵他誇的恰到好處,再加上年齡原因,不會讓人覺得討厭。
這一點讓李世民非常的高興,所以每次見到陳玄玉,都會閒聊許久。
這次自然也不例外。
正事談完,接下來就是閒聊了。
各種話題隨便聊,古人、古事,今人今事等等,無所不聊。
陳玄玉有意引導,話題很快就回到了當下,虎牢關之戰。
然後順其自然的就聊到了竇建德。
他趁機問道:“大王,此次回長安,不知竇建德有幾分機會活命?”
李世民倒也冇有瞞他,說道:“一分機會也無。”
“他在河北的威望太高了,斷無倖免的可能。”
陳玄玉臉色凝重的道:“河北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竇建德一死,恐怕又要起風波了。”
李世民不屑的道:“幾個反賊又能掀起多大的風浪,隨便派一二大將即可鎮壓,無需擔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