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彩唐 > 第26章 二三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彩唐 第26章 二三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陳玄玉他等人離開後的第三天,李安遠奉命出發,前往嵩陽縣表彰金仙觀。

第五日,李世民率軍凱旋,王世充、竇建德被一同押解回京。

當訊息傳到河北,一場大風暴開始醞釀。

大軍的離開,使得洛陽百姓終於鬆了口氣。

作為古都,又是天下中心,它迅速恢複活力。

無數商人向這裡彙集而來。

也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訊息傳出。

醫聖張仲景編著的醫書《傷寒雜病論》,在金仙觀手裡,所以他們的醫術纔會如此高明。

金仙觀觀主鬆峰真人醫術精湛,堪稱當代華佗。

為大唐編寫了軍中急救方略,救活了無數將士。

一時間,洛陽大街小巷都能聽到神醫的傳聞。

甚至還編造出了許多故事,比如救秦王,比如救活假死的孕婦。

比如隔著肚皮,一針紮死患者肚子裡的大蟲子。

反正怎麼玄奇怎麼來。

這些故事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嘲笑,以至於很多人都在懷疑,這個鬆峰道人的醫術是真是假。

隻有少數官吏和世家大族才知道,這一切都是真的。

但他們並冇有替金仙觀澄清的義務。

就在這個時候,李世民命人建造的印書坊,對外發售第一批印刷書籍。

正是《金仙急救方略》。

書籍的印刷質量相當粗糙,大片大片的細小墨點。

但字跡卻很清晰,絲毫不影響閱讀。

關鍵是價格非常便宜,一本隻要一百文錢。

要知道,以前手抄本書籍,一卷就要一兩千文,有錢還買不到。

現在不限量售賣,一本隻要一百文,簡直和白送一樣。

什麼,你說質量差?

嗬,懂不懂什麼叫性價比。

於是這本書在洛陽賣脫銷了,而且訂單源源不斷,都排到了幾個月後。

買這本醫書的大致是四類人群。

其一是頗有家資,希望多收藏點書籍,作為家族傳承底蘊的。

這種人家可不少,尤其是世家大族最喜歡乾這種事情。

事實上,也正是因為他們的這種愛好,很多書籍才能傳承下來。

這一點是他們為華夏文明做出的貢獻。

其二是知道鬆峰道人醫術的,想買回來學習一下,說不定啥時候就能救命了呢。

其三是醫師,不管鬆峰道人的傳說是真是假,這本醫書都是真實存在的。

買回來研究一下,哪怕隻有一道藥方有用都是賺的。

真就是,一百文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然而,當這些醫師看到益氣、病氣論時,徹底震驚了。

醫家追尋了幾千年的問題,疾病的產生和傳播,難道就此解決了嗎?

他們不敢相信。

連忙按照書中記載,再結合自己的行醫經驗,設計各種各樣的求證實驗。

但不論他們如何驗證,最終結果都指向一個答案。

真的。

這一下洛陽醫學界沸騰了,大家頻繁的會麵,交流書中的知識。

對於鬆峰真人,即便是最小氣最善妒的人,也心服口服。

甚至很多人提議,去金仙觀拜會鬆峰真人。

而也正是通過他們的口,讓百姓們知道了,鬆峰道人的偉大之處,以及他的醫術到底有多高。

這一下相當於實錘了。

所有質疑的聲音全部消失,各種玄奇的故事傳播的更廣了。

在洛陽醫學界認可了《金仙急救方略》的江湖地位後。

第四類人出現了,商人。

他們將市麵上所有的《方略》全部買空,轉運到其他地方,翻手就能賣出百倍的價格。

是的,一點都不誇張,就是百倍。

直接去找各地有錢的醫師,將此書賣給他們。

那些醫師還得反過來感謝這些商人。

再說了,也就一百文的成本,弄上百十本拉到外地,隨便能賣一兩千錢。

百分之一千的利潤,還有什麼可猶豫的?

於是,印書坊的訂單拍到了幾個月後。

金仙觀的各種訊息,也順著商船迅速傳遍大運河兩岸,並通過種種途徑傳向四麵八方。

這座建立百年,卻一直籍籍無名的小道觀,終於要名揚天下了。

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在關注《急救方略》,還有很多人把注意力放在了,這些書的來源上。

以前一本書價值一兩千錢,那是因為成本。

所有書全是人一筆一劃抄寫出來的,成本自然就貴。

可印書坊憑什麼賣這麼便宜?

而且他們研究過後發現,所有書籍的字體、版麵都是一模一樣的。

這不可能是手抄出來的。

那麼,這些書是怎麼來的?

有人根據空白處那些黑色墨點看出了端倪,莫非是類似於碑拓一樣?

區彆是,石碑的碑文是陰刻,作坊采用的方法是陽刻。

有了猜測,他們就著手進行實驗。

但更多人,將主意打到了作坊本身。

所有作坊的工作人員,都被調查的一清二楚。

然後各種賄賂誘惑之下,雕版印刷的技術不出意外的流出了。

商人們彈冠相慶,紛紛想辦法自己也依法建一座印書坊。

這簡直就是鑄錢一般啊。

訊息傳到民間,寒門讀書人歡呼雀躍。

印刷術若是普及開來,讀書成本大大降低啊。

關鍵是,將來他們就能買到更多的書。

不用再和之前那樣,為了多讀書隻能四處求人借書。

世家大族則憂心忡忡,擔心此法影響了他們對學問的壟斷。

鄭必果對此卻嗤之以鼻,在一次聚會上當眾表示:

“那些人不會以為,買本書就能做學問了吧?”

“冇有名師教導,就算給他們一座書山又有何用?”

“且,我名門望族傳承千百年的底蘊,又豈是他們靠一本書就能抹平的?”

“先讓他們得意幾日,很快他們就會知道,士族為什麼會叫士族。”

“到時他們會更加絕望。”

這番話算是說到他們心坎裡去了。

世家大族頓時放下心來,笑看印刷術傳播。

誰都不知道,在暗地裡正有一雙眼睛,默默的注視著這一切。

那就是長孫無忌。

按照李世民的計劃,他留下操作藏書一事。

順便監視士族,嘗試找到蛛絲馬跡。

洛陽剛開始流傳傷寒雜病論和金仙觀的‘謠言’時,他就察覺到了異常。

本以為是誰在針對金仙觀,連忙派人調查。

很快就發現,訊息來源指向了李世績和單雄信等人。

他頓時就明白,這應該是陳玄玉刻意為之。

雖然不知道是為什麼,但他還是決定背後推一把,派人跟著一起傳播相關訊息。

他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看好陳玄玉。

雖然他冇有直接和陳玄玉交流過,但通過一係列的事件瞭解,對這個小道士非常的認同。

首先,自然是對李世民的忠誠。

在長孫無忌看來,這一點在一切之上。

陳玄玉一早就很直白的表明,他下山是為了幫秦王,而不是幫大唐。

後來又幫李世民收服李世績和單雄信,是有實實在在的大功的。

其次就是能力,陳玄玉分析局勢,判斷局勢的能力,長孫無忌歎爲觀止。

房謀杜斷,是陳玄玉點評房玄齡和杜如晦的話,已經在小範圍傳開。

且深得大家的認同。

可在長孫無忌看來,陳玄玉的分析能力不弱於房玄齡,決斷力不弱於杜如晦。

現在唯一的弱點是年幼,閱曆稍有不足。

再給他十年時間,必定能壓房玄齡、杜如晦一頭。

在長孫無忌看來,既是自己人,又有能力,那幫襯一把是理所應當的。

至於陳玄玉具體是什麼目的。

隻要不妨礙秦王府的利益,都無所謂。

當然了,長孫無忌願意幫忙,還有一個原因。

李世民很重視陳玄玉。

印書坊印刷《金仙急救方略》,是李世民特意吩咐下來的。

算是對陳玄玉的一種獎賞。

長孫無忌這次出手,也算是做個順水人情。

不過,印書坊的秘密被泄露出去,就是長孫無忌自己的計劃了。

他很清楚,印刷術不同於彆的技術。

這玩意兒越早推廣天下,對大唐的好處就越大,對世家大族的打擊也就越大。

世家大族私下開會討論印刷術的事情,他也一清二楚。

對鄭必果的話,他非常的不屑。

千裡之堤潰於蟻穴,當你們這些人還沉浸在祖先榮耀的時候,卻不知道時代已悄然改變。

單純的印刷術或許改變不了什麼,但再加上科舉呢。

難怪大王說,士族就是一群破落戶,隻是靠祖上餘蔭活著。

現在看來確實如此。

不過他並未忘記真正的任務,藏書。

他冇有試圖將書轉移走,那麼大一批書,想無聲無息運走是不現實的。

他讓人挖了一條地道,直通藏書閣。

然後將裝書的箱子一一替換。

至於那批書,就放在了地道裡,兩端出口一堵可謂是神不知鬼不覺。

接下來就是等待,看看會不會有人打這批書的主意。

看看他們是如何將船弄沉,又能瞞過朝廷的。

這種躲在暗處窺探一切,操控一切的感覺,也讓長孫無忌深深的沉迷。

-----------------

陳玄玉並不知道他走後都發生了什麼,此時他的心早就飛回了嵩陽縣金仙觀。

那種衣錦還鄉的感覺,讓他非常的喜歡。

這也讓他意識到,不知不覺間,他已經認可了這裡融入了這裡。

不再是異界遊魂。

鬆峰真人和宋玄虛等人,也都如他一般興奮。

越是接近家鄉,他們臉上的笑容就越燦爛。

隻是讓所有人都冇想到的是,剛到會仙峰下,就見到一群百姓拿著農具,將金仙觀大門堵得嚴嚴實實。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