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劉備,那些美人是我的 第355章 審配的部署
收留下劉備的當天,袁紹派出兩路使者,備厚禮前往並州南匈奴部,和黑山張燕部,進行遊說。
同時,又派出一路使者前往兗州,隻是沒有帶多少厚禮,也不是去遊說,而是送信。
南匈奴和張燕與他沒有瓜葛,而曹操是依附於他。
兩天後,大公子袁譚率領三萬兵馬,進入平原郡,袁紹當即進軍安樂,不費吹灰之力,佔領了除壽光外的整個安樂。
看著自己的兵馬已達四萬多,武將又增加了關羽、張飛這樣的萬人敵猛將,袁紹心飄了!
已是年底,袁紹一邊整頓兵馬,一邊等待著三路的訊息。
這個年對於袁紹和趙劍,過的都不輕鬆。
年後不久,三路使者相繼返回,南匈奴首領於夫羅將在二月出兵,壓境雁門郡。
黑山軍首領張燕,也會在二月出兵,威逼常山井陘與上艾。
曹操同樣會在二月,親率八千兵馬助戰。
三路相助,袁紹大喜,立即召開作戰會議,製定作戰計劃。
“諸位,公孫瓚敗退青州,趙劍卻來染指。如今,南匈奴於夫羅,黑山軍張燕都會在開春二月,壓境雁門郡,威逼常山。
曹孟德已經集結兵馬,隨時等待發兵助戰。
趙劍狼子野心,勾結董卓老賊,禍亂滔天!我欲替天行道,此戰有三路相助,我軍必勝!
諸位有何良策,可一舉滅了此賊?
正南,你來說說看。”
審配早已謀劃多時,他當即手指安樂地圖,目光沉毅:“主公,欲滅趙劍,需以‘分進合擊’之策。
我軍需扼濟水渡口,以‘攻濟南’與‘防援軍’雙管齊下,缺一不可!
雁門軍善奔襲,防禦趙雲一萬兵馬,需將防禦重心放在壽光至濟南的咽喉要道,巨澱湖西岸處,可令一猛將帶三千精銳,為一千盾牌兵、一千長槍兵、一千弓弩手,趕赴巨澱湖西岸的益縣築壘佈防。
在益縣城外挖掘三道寬丈餘、深八尺的壕溝,溝內埋尖木。溝後立五尺高木柵欄,柵欄上綁浸油麻繩,隨時可點燃阻敵。
柵欄後部署弓弩手,每十步設一弩機,專射騎兵戰馬。
若趙雲率軍來攻,弓弩手遠距離射殺;若敵軍填壕溝、衝柵欄,則點燃麻繩形成火牆,同時派長槍兵列陣於柵欄後,待敵軍靠近時挺槍刺殺。
若趙雲分兵繞路,則以五百精銳騎兵,依托巨澱湖地形,襲擾敵軍側翼,拖延其行軍速度,為濟南攻城爭取時間。
另派三百輕騎,分十隊往返於壽光、益縣之間,每日彙報趙雲軍動向,一旦發現其拔營,立即以烽火傳訊。”
隨後,審配將手指移到齊郡:“對於齊郡雁門軍,需扼守要隘,阻其中路。
經斥候數次探查,齊郡雁門軍多為步兵,欲援濟南需經泰山餘脈的淄河隘口,可令一猛將率兩千騎兵、兩千步兵,趕赴淄河隘口佈防。
淄河隘口狹窄,僅容數人並行,可令士兵在隘口兩側山腰設伏,左側部署八百弓弩手,右側部署一千刀斧手,隘口底部堆放滾石、擂木。
若雁門軍強行闖隘口,先令山腰弓弩手射殺前排士兵;待敵軍混亂,推滾石、擂木砸擊,再令刀斧手從兩側衝下擊殺。
若雁門軍繞路走泰山小道,則派騎兵沿小道追擊,利用騎兵機動性,不斷襲擾,讓其無法順利推進。
若兩軍開戰,濟南需從臨淄運送糧草,可派五百步兵,隱蔽於齊郡至淄河隘口的糧道旁,待雁門軍運糧隊經過時,突襲焚燒糧車,斷其補給,使濟南雁門軍因缺糧而軍心渙散。”
說道此處,審配看了看袁紹,見袁紹聽的很是投入,繼續說:“讓大公子統領一萬兵馬,帶三千騎兵從平原南下,進逼濟南東北的曆城。
讓淳於瓊帶五千兵馬,從安樂東進,攻占濟南西北的洛口。此處乃濟水重要渡口,可切斷濟南與齊郡的糧道。
大公子在曆城城外築營,白天列陣耀武,夜間舉火把佯攻,營造即將強攻濟南的假象,迫使趙劍不敢從濟南調兵支援洛口。
待淳於瓊攻占洛口後,派兩千人破壞濟南往齊郡的糧道,同時沿濟水佈防,防止趙劍從水路運糧。
我軍在安樂、洛口各設烽火台,以烽火傳訊聯動,若雁門軍分兵救援曆城或洛口,便以騎兵突襲其側翼,始終將濟南守軍困於城內。
最後三路合擊,破東平陵。
親率一萬兵力,帶五千精銳步兵、三千騎兵,從平原、安樂防線後方推進,抵近東平陵南門,此為主力攻城方向。
同時,讓曹操從兗州東進,繞至東平陵東門,承擔佯攻任務。
主公再預留五千兵馬,由高覽將軍統領,部署在濟南西南的長清,隨時支援攻城。
攻城首日,我軍在城南架設數十台投石機,轟擊城頭守軍。
讓曹操在東門以弓弩手密集射擊,同時派少量士兵架設雲梯佯攻,吸引守軍注意力。
卑職已聯絡了東平陵城內兩家豪強,攻城數日後,趁夜在守軍防禦薄弱處裡應外合,開啟城門,之後,騎兵立即突入,控製城門後,主力步兵跟進,與雁門軍展開巷戰。
攻破東平陵,曆城和菅縣就不在話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