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劉備,那些美人是我的 第449章 奔襲兗州
趙雲離開後的寅時,貝丘城北門的鐵閂在寂靜中“哢嗒”輕響。
趙劍身披墨色鱗甲,甲片邊緣鑲著冷銀,腰間霸王劍的劍柄纏滿防滑的牛皮,他勒住胯下烏騅馬,目光掃過佇列。
八百騎兵皆束緊甲冑,馬蹄裹著浸油粗布,連呼吸都壓得極輕。
趙劍大手一揮,騎兵隊瞬間出城,向濟水支流的方向疾馳而去。
此時的濟水尚未到汛期,淺灘處的河水隻及馬腹,岸邊的蘆葦長得比馬首還高,風一吹便沙沙作響,成了天然的屏障。
趙劍走在隊首,手持大戟撥開擋路的葦稈,烏騅馬的蹄子踏在淺灘的軟泥上,隻留下淺淺的印子,轉瞬就被流過的河水衝得無影無蹤。
白日的行軍最是凶險,曹營的斥候常在濟水沿岸巡查。
隊伍分散成十餘股,每股五十人,貼著蘆葦蕩的最深處緩行,人人下馬牽著,連甲片碰撞的聲響都要刻意避開。
正午時分,遠處傳來斥候的馬蹄聲,趙劍立刻抬手,所有人瞬間矮身,隱在蘆葦叢中。
三名曹軍斥候騎馬沿河岸疾馳,馬蹄濺起的水花落在葦葉上,離隊伍最近時不過十步,卻愣是沒發現這片青葦下藏著敵軍。
夜幕降臨時,濟水支流的夜色濃得像化不開的墨。
趙劍令兵士點燃隨身螢石,綴在馬鞍兩側,借著這點微光辨路。
騎兵們翻身上馬,烏騅馬的蹄聲在夜色中格外清晰,趙劍卻不慌。
濟水的流水聲能蓋過馬蹄聲,除非曹軍斥候貼到近前,否則絕難察覺。
行至一處曹軍渡口哨卡時,他抬手示意全軍停下,自己則帶兩名親衛摸向哨卡。
哨卡木棚裡,三名斥候正圍著篝火喝酒,笑聲在夜裡傳得很遠。
趙劍突然突然衝入,同時撲擊,不過片刻,三名斥候便倒在血泊中,八百騎兵如幽靈般掠過哨卡。
三日後拂曉,任城國郊野的輪廓終於在晨霧中浮現。
趙劍勒馬駐足,從懷中取出地圖,借著熹微的天光展開。
任城縣城在西郊三裡外有曹軍的糧囤,足有五十餘座,皆是稻草裹著麻布,堆得比人還高。
“張武,你帶四百騎,去任城東門佯攻。多帶旌旗,馬尾栓上枝條奔跑,備足擂鼓,隻喊殺不攻城,吸引任城守軍的注意力。”
張武領命,當即率部轉向東門,不多時,任城城東便響起震天的擂鼓聲。攻城的呐喊聲更是此起彼伏。
天還未大亮,城樓上的守軍隻看到城外塵土飛揚,看不清有多少兵馬。
“放箭!”
守將登城看了一眼,立即命令道。瞬間,箭矢如雨點般射向城外。
趙劍帶著另外四百騎,借著晨霧的掩護,悄無聲息地摸到了西郊糧囤。
糧囤外的守軍此刻剛起床,換崗的巡邏兵正打著哈欠巡邏。
“放箭!”
趙劍一聲令下,早已搭好的火箭瞬間離弦,箭尖裹著油脂,一觸到稻草便“騰”地燃起火焰。
火勢一起,守糧兵士驚呼著倉皇迎戰,卻被騎兵們衝得七零八落。
趙劍的霸王戟左右揮舞,戟光閃過,曹兵的頭顱滾落,屍體倒飛,鮮血濺在燃燒的糧囤上,發出“滋滋”的聲響。
“彆戀戰!燒完就走!”趙劍砍倒兩名曹兵,回頭大喝。
騎兵們紛紛取出火種,往未燃的糧囤上扔,火光很快連成一片,濃煙滾滾衝天,連任城東門的守軍都能望見西郊的火光。
就在此時,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負責盯控的雁門斥候急匆匆來報:“主公,曹軍援兵殺來了!”
趙劍點點頭:“吹號收兵!去亢父亭!”
他戟尖指向東南,四百騎兵立刻收攏佇列,跟著往亢父亭方向疾馳,身後的糧囤還在熊熊燃燒,映得半邊天都是通紅。
奔至亢父亭時,日已過午。
此驛站扼守兗州通往徐州的官道,亭外立著三座三丈烽火台,台上守軍正無聊地倚著木架眺望。
趙劍勒住馬,觀察片刻:“李敢,帶一百騎,去斬驛卒,彆讓他們傳信。
王當,帶一百騎,拆烽火台,絕不能讓他們點燃烽火。
剩下的隨我守在亭外,防曹軍援兵。”
命令一下,騎兵們便如離弦之箭般衝了出去。
李敢率部直撲驛站,驛站內的十餘名驛卒剛要起身,便被騎兵們堵住門,刀光閃過,驛卒們很快倒在血泊中。
王當則帶著人攀上火烽火台,台上的守軍試圖抵抗,卻被亂箭射倒,兵士們用斧頭等砍斷烽火台的木架,“轟隆”一聲,三座烽火台轟然倒塌,揚起漫天塵土。
趙劍走進驛站,驛站的案幾上還放著未寫完的軍情信。
他拿起筆,蘸滿墨汁,在一塊白布上疾書:“雁門軍在此,曹軍若犯青州,必效此亭!”
字跡剛勁有力,帶著十足的威懾。
遠處又傳來隆隆的馬蹄聲,趙劍冷笑一聲:“曹軍的反應倒快,可惜晚了!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