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劉備,那些美人是我的 第451章 戲曹論防
曹操一驚:“襲擾兗州?”
戲誌才點點頭:“袁軍五萬之眾,連攻數日貝丘,又有呂布這員虎將助戰,卻折損近半。
雁門軍雖勇,兵力有限,傷亡定然也不少。
以趙劍以往征戰來看,襲擊曹洪將軍,定會親自出征。
此次率軍的是趙雲,沒有趙劍。
趙劍會待在貝丘城嗎?
沮授、田豐都是當今智者,謀略過人。
趙劍坐擁雲州,卻跨過冀州奪青州,如今兩州隔冀州相望,他反倒對冀州按兵不動,此舉實在反常。”
曹操目光看向地圖上的雲、冀、青三州:“趙劍此次奪貝丘,難道不是為了謀取冀州嗎?”
戲誌才搖搖頭:“趙劍暫時斷不會謀取冀州,此乃其高明之處。”
戲誌才直起身,語氣添了幾分銳利:“他占青州要的不是連疆拓土,而是兩麵牽製。
青州瀕海,可通舟船,既能從海上獲取糧鹽補給,又能威脅我兗州東側。
而雲州扼守雁門,可防北方異族,更能牽製並州兵力。
看似兩州被冀州隔斷,實則形成掎角之勢。若主公或冀州出兵攻雲州,他便從青州襲擾;若攻青州,他又可從雲州出兵。
更重要的是,趙劍不攻冀州,實則是借冀州為屏障。
冀州在袁紹手中,便會成為趙劍與兗州、幽州之間的緩衝;若他奪下冀州,反倒要直麵兗、幽兩州的兵鋒。
他以舍冀州換保雲、青,以孤地換牽製,看似冒險,實則是在‘借勢’。
袁紹雖有野心,卻目光短淺,難成大器。
但其有四世三公之名,目前人脈、資源占有優勢,其勢力不可小覷。
公孫瓚與袁紹為死敵,對青州、冀州都有必奪之心。青州已為趙劍占據,公孫瓚對冀州的占有就更加強烈。
趙劍不動冀州,就是讓袁紹與公孫瓚消耗。
也是讓袁紹扼製主公。
公孫瓚若想南下爭雄,必先過袁紹這關;主公若想北上拓土,亦要顧忌袁紹。
趙劍將袁紹留在冀州,實則是讓他替自己牽製住北、南兩方,讓袁紹、公孫瓚與主公都陷在冀、幽、兗的紛爭裡,謀取其利。”
他抬手指向地圖西側,聲音沉了幾分:“趙劍真正的目標,是西部的關中、漢中與巴蜀,甚至是荊州。
荊州、關中土地沃野千裡,漢中、巴蜀有山川之險,得此任意兩地,遠勝冀州。
他不奪冀州,便是避開過早與主公、公孫瓚正麵為敵,打亂其西進步伐。
留著袁紹牽製,他才能騰出手,經營雲、涼兩州,以伺機取關中、入巴蜀,待根基穩固,屆時再回頭收拾東部殘局,便易如反掌。”
曹操起身來到門口,看著外麵飄揚的“曹”字大旗,忽然“哈哈”大笑起來:“看來這天下爭雄,此人乃勁敵也!
來人,傳令立即拔營起寨。”
曹操命令剛出,兗州送來急報:趙劍親率雁門騎兵突然出現在兗州,佯攻任城,火燒糧囤,突襲亢父亭,殺驛卒,毀烽火台,留檄文,布篝火疑陣,而曹仁始終沒有追到。
曹操看後急忙遞給了戲誌才。
戲誌纔看了看,神情凝重說道:“主公,趙劍此舉乃震懾之為,令主公今後打消窺視青州之心。”
曹操沉默片刻,緩緩說道:“趙劍雖是威懾,但難保其不會使詐。
此人善於突襲,若突然來犯,兗州邊境恐難應對。我欲調一萬步卒加強泰安、任城防線,誌才以為妥否?”
戲誌才卻搖頭:“主公增兵隻是築牆攔虎,泰安、任城防線雖固,然雁門軍最善奔襲,若其輕騎從水路、陸路間穿插,直撲我軍後方糧道,防線再堅也成虛設。”
他提筆蘸墨,先在青兗交界的濰水、泗水支流旁畫了數道橫線:“第一步,築‘水障’以限騎兵。
征調民夫疏浚邊境河道,加寬濰水下遊支流,在河道兩岸夯築矮堤,在淺水區埋設鐵柵。
柵頂與水麵齊平,表麵覆以水草偽裝。
此水障非為攔人,專為阻其騎兵。若雁門軍欲從平原奔襲,必經河道,騎兵涉水時易被鐵柵絆住馬蹄,即便繞路,也會因河道縱橫而放緩行軍速度,為我軍主力集結爭取時間。
若其避開河道,從村落間穿行,這第二步在邊境三處最高丘陵上建三座望敵台。
台高五丈,頂部設四麵瞭望口,每台駐二十名精銳士卒,白日見敵舉旗,夜間舉燈籠傳信。
三座呈三角呼應,即便一座被襲,另外兩座也能接力傳信,確保訊息不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