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劉備,那些美人是我的 第454章 田豐三步棋
就在袁紹與公孫瓚、張燕兩線作戰激烈之際,兗州兩千曹軍扮作黃巾餘部,分三路襲擾豫州北境。
一路“攻打”東郡與陳留交界的襄邑,襲擾、搶掠襄邑境內的押糧隊,襄邑糧道遭到破壞。
一路“潰逃”進入濟陰郡成武,四處搶掠,聲稱曹軍儘出,清剿兗州境內“黃巾軍”。
一路進入山陽郡東南,聲勢浩大,似乎要奪取魯國。
三地的告急求援接二連三傳入梁國治所睢陽,豫州刺史郭貢立即派出數路兵馬,三路前往襄邑、成武、魯國,其他前往北境各城,加強防禦。
很快,梁國腹地空虛。
不久,曹軍夏侯淵突襲睢陽,郭貢出逃。
初平四年(193年)五月中,曹軍以不到一月時間,占據了豫州。
趙劍回到貝丘城當晚,與田豐在書房邊喝茶,邊討論起了天下之事,和雁門軍下一步佈局。
趙劍引出話題:“先生,袁紹此次戰敗後,幽州公孫瓚必然會趁機出兵冀州。
公孫瓚最大的倚仗之一,就是他的白馬義從。
我聽說袁紹部將麹義,統領著一支精銳部隊,名曰‘先登死士’。
先登死士以八百步兵為核心,搭配有千張強弩手,是一支步弩混合兵種的部隊。
步兵有輕重兩種,配備槍矛刀盾等武器,弩兵著皮甲配強弩。
若白馬義從對陣先登死士,若公孫瓚誤判,沒有步兵跟進配合時,若直接令白馬義從衝鋒。
若麹義以盾陣禦衝,強弩齊射,最後以步兵衝鋒,白馬義從必會傷亡慘重。
白馬義從乃輕騎兵,防護較弱,無法抵禦密集強弩的穿透。
且白馬義從衝鋒依賴陣型,一旦前排人馬被射殺,後續騎兵會因慣性自相踐踏,致使陣型瞬間崩潰。
這兩個致命點就會葬送了這支精騎。
如是這樣,公孫瓚必敗無疑,折損了白馬義從後,也也再無力離開幽州了。
今後,天下爭雄就少了公孫瓚這位,但呂布會崛起。
呂布殺丁原投董卓,殺董卓投王允,最後敗出長安,卻並未回並州故土,先投袁術,再投袁紹。
以袁本初性格不會長久收留呂布,而呂布非甘心屈居人下之輩,定會爭奪地盤,自立一方。
再說曹操,更是一梟雄,兗州既已站穩,定會謀取豫州或徐州。
眼下曹操雖還依附袁紹,但若得豫、徐一州,不久就會分道揚鑣,甚至反目為仇。
公孫瓚、袁紹、曹操眼下都會避開青州,長安方麵,李傕、郭汜眼下糧草不濟,不久定會內鬥。
朝廷忠君之臣不少,定然有人想救獻帝逃離長安。
我不想涉足朝廷,但有人會想。
公孫瓚、袁紹之流無此眼光,袁術、劉表、陶謙、張魯之流無此想法,陶謙、張楊、劉備無此能力。
曹操若得豫、徐一州,定會謀取陛下。
先生,趙劍粗淺之談,請先生賜教!”
田豐認真聽著趙劍這一番談論,不住的點頭。
趙劍的這些分析,他認可、讚同,也對自己的主公更有了敬佩!
這番論斷中,公孫瓚白馬義從與袁紹先登死士的對決,他不敢苟同。
假如是如趙劍所言那樣對決,公孫瓚必敗,可公孫瓚是久經沙場的老將,誤判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但,公孫瓚爭雄之路走不了多久,這,他信,因為他已預料到了。
田豐抱拳:“主公洞察天下大勢,句句切中要害,豐深以為然。
今依此局勢,田豐為主公謀劃三步棋,以謀日後爭鋒。
其一,嚴守邊境,蓄力謀發展。
主公既知公孫瓚、袁紹、曹操皆暫避青州,李傕、郭汜又會陷內鬥,雲、涼、青三州隻需嚴守邊境,蓄力發展。
隻要三地穩定,戰亂之地必會流民四起,主公隻需收攏流民、開墾荒地,即可積糧囤粟,又可招兵買馬,將三地打造成我軍的糧倉與兵源地。
其二,助帝東逃,趁亂取長安。
長安內亂一起,主公可派一支精銳,提前隱蔽駐紮在長安以東的華陰一帶。
此處既是獻帝東逃的必經之路,又是我軍奔襲長安最佳之地。
其三,以長安為基,謀取上庸。
上庸北通關中、西連漢中、南抵荊州,是三地間最短陸路通道。又地處群山之間,可謂易守難攻之地。
掌控上庸,是奪取荊州,染指中原之跳板。
天下爭霸乃資源比拚,上庸糧草、鐵礦能持續為軍隊提供補給,能減少對雲州、關中資源的依賴。
尤其長久對峙,有上庸作為後方糧倉、兵源基地,有顯著增強長久爭霸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