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劉備,那些美人是我的 第485章 劉備之心
曹操退軍,陶謙欣慰。
雁門軍接管下邳,陶謙不悅。有一人更是咬牙切齒!
劉備也。
當劉備接到陶謙的求援後,立即率軍出發。此時,他的兵力已達萬人。
劉備來投陶謙時,陶謙因看重劉備的能力和聲望,希望藉助劉備的力量來保衛徐州,於是給了他四千丹楊兵,劉備也因此歸屬了陶謙,屯駐於小沛,以便更好地抵禦曹操。
劉備原有千餘本部兵馬,到達小沛後,又征四千饑民,加上陶謙補充的四千精銳丹楊兵,很快形成近萬兵力規模。
馳援陶謙的路上,劉備一再催促加速行軍,恨不得立馬飛到郯縣。
某夜紮營後,關羽沉聲問:“大哥,我等這般趕路,將士們皆有倦色,這樣下去遇到曹軍,恐遭不利!”
張飛卻信心滿滿,甕聲甕氣說:“怕他甚麼!若遇曹軍,俺定殺他個片甲不留!”
劉備嘴角掠過一絲極淡的笑意,轉瞬便掩去,隻留眼底一抹精光。
他看向兩人,語氣卻平和:“二位賢弟,我自有定數。
陶謙年老,徐州雖富卻無強援,曹操這一刀砍來,他已是驚弓之鳥。
我等急趕馳援,可讓天下人看到我軍乃‘忠義’之師!
但為兄意不在此。”
關羽眸色一動:“兄長之意,是借曹操之勢,謀徐州立足之地?”
“二弟所言不差。”劉備輕輕敲擊案幾,“我等輾轉多年,雖有漢室宗親之名,卻無寸土根基,兵不過數千,將不過你我三人。
曹操打徐州,於陶謙是禍,於我等卻是天賜之機!”
他起身走到帳口,望著外麵連綿的篝火,聲音壓低了幾分:“曹操越凶,陶謙越怕,便越倚重我等。
陶謙麾下丹楊兵精銳,徐州富庶,隻要其肯放權、給地盤,我等便能借其勢,養自己的兵。
待根基穩固,徐州這塊肥肉,還愁不能牢牢攥在手裡?”
張飛咧嘴一笑:“還是大哥想得深遠!俺隻想著打仗,倒沒尋思這層。
那陶謙若肯再給地盤,再添些兵馬,咱日後便不用再寄人籬下了!”
“正是此意。”劉備轉過身,臉上已恢複慣常的謙和,隻是眼底的算計愈發清晰,“但切記,對外隻可言‘赴義援救’,不可露半分野心。
陶謙信我‘仁德’,才會引我為依靠,這層依靠萬萬不能露出。
曹操的刀,便是最好的借力。
這徐州,得‘救’下來,更得‘拿’過來!”
張飛連連點頭。
關羽有點擔心的說道:“雁門軍已介入彭城之戰,其兵馬應該是早已潛入彭城地界。
但其在曹軍攻城時並未援手,而是在曹軍屠城時突襲。
此等安排,恐怕是趙劍也在謀劃徐州。”
劉備臉上重歸肅穆,這也是他最擔心的事,論實力,他豈敢與趙劍交手。
可,這是難得的機會,他不甘心!
“見機行事!”劉備緩緩吐出了心裡的無奈。
曹軍退走,雁門軍也突然不知所蹤,似乎他們並沒有來過。
陶謙心裡有點沉甸甸的!
但劉備是實打實的出現在了城外。
陶謙率糜竺、王朗、程登、曹豹等徐州僚屬親自出迎。
見劉備引關、張二將及近萬餘兵馬風塵仆仆立在城外,眾人皆是感動。
陶謙忙搶步上前,執其手感慨道:“玄德公仗義馳援,真乃徐州再造之主!
曹賊已倉促撤兵,卻累公鞍馬勞頓,謙心中實感不安。”
劉備忙拱手遜謝:“大人此言折殺備也。徐州乃天下要衝,曹操乃狼子野心,備身為漢室宗親,豈能坐視疆土淪陷?
今幸得蒼天庇佑,大人無恙、城池得全,備不過略儘綿薄,何敢居功?
隻是備未能及時趕到,致使彭城、傅陽數城被破,百姓慘遭毒害!”
說罷,他眼眶濕潤,淚水滾落!
陶謙大為感動:“玄德公不必再傷感!曹賊此罪,定遭天下人共憤!”
入了州牧府,分賓主落座,侍女奉上香茗。一番寒暄過後,陶謙正欲提及犒賞軍士之事。
劉備卻先放下茶盞,神色故作凝重,似是沉吟再三才開口:“大人,曹軍雖退,但其根基未損,曹操乃睚眥必報之人,難保不會再捲土重來。
徐州雖有城防之固,然兵力空虛,終究是隱患啊!”
陶謙眉頭微蹙,點頭道:“玄德公所言極是,正因如此,我才使人往青州求援,想讓雁門軍來助,也好穩固防務。”
劉備眼底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光,麵上卻依舊是關切之色,輕聲試探道:“雁門軍驍勇善戰,若能來援,徐州防務自當無虞。
隻是……備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