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曹操劉備,那些美人是我的 > 第486章 劉備拱火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曹操劉備,那些美人是我的 第486章 劉備拱火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陶謙道:“玄德公但說無妨,我正欲聽公之高見。”

“曹軍已退,不知大人可見到雁門軍?”

陶謙搖搖頭:“張遼已率五千兵馬來援,隻是曹軍一退,未得相見,其兵馬也不知去向?”

“大人恕備直言,”劉備身子微微前傾,語氣誠懇卻暗藏鋒芒,“雁門軍遠在北疆,兵強馬壯,此次請其入徐,固然可解燃眉之急。

但若其事成之後不肯離去,據城自守,使君該如何應對?”

他刻意頓了頓,見陶謙麵色微變,便繼續說道:“昔日朝廷派其平定韓遂叛亂,趙劍第一次不乘勝追擊,假以並州有難回師,其後借機建立雲州。

二次討伐韓遂,占據涼州。

又以董白替董卓謝罪為名,而控關中,圍困長安卻不救駕!

袁紹與公孫瓚相爭青州,雁門軍借機潛入,轉瞬便拿下東萊郡,其後,又硬生生從二家口中奪了這塊肥肉。

袁紹、公孫瓚雖怒,卻皆敗北,無可奈何。

徐州富庶遠勝青州,雁門軍豈會無動於衷?大人以誠待人,不得不防著人心叵測啊!”

這番話看似句句為徐州安危著想,實則字字戳中陶謙隱憂,既點出雁門軍的野心,又暗襯自己馳援的純粹,又以趙劍不救駕之事,暗示此人居心叵測。

劉備知道,陶謙的忠君是表麵尊漢、務實自保的混合型態度,核心是借“忠君”名義穩固徐州統治,而非絕對的漢室死忠。

但,提到趙劍的不救駕行為,會讓陶謙表現出憤慨激昂的態度。

當年董卓禍亂朝廷,關東諸侯討董時,陶謙曾當著徐州文武怒斥董卓“逆臣誤國”,甚至捶案流涕,擺出“恨不得提兵勤王”的姿態。

但,他並未直接加入關東諸侯聲討董卓的軍事行動,而是采取了觀望態度。

後,名將朱儁屯駐中牟,傳信召請部隊討伐董卓,陶謙得知後纔派去精兵三千,並上表奏任朱儁代理車騎將軍。

李傕、郭汜攻陷長安後,陶謙聯合眾多官員共推朱儁為太師,移檄牧伯,同討李傕,奉迎漢獻帝。

但,也並未有出兵動作。

劉備知道,自己的話,一定會在陶謙心中埋下猜忌的種子。

劉備自始至終神色坦蕩,彷彿隻是隨口提醒,渾然不見半點算計,唯有眼底深處那抹一閃而過的狡黠,暴露了他深藏的城府。

曹軍殺往了下邳,陶謙知道,劉備知道。

那張遼呢?

陶謙想知道,劉備更想知道。

當夜,陶謙在書房單獨召見劉備。

陶謙扶案起身,指著案上彭城地圖,語氣凝重卻堅定:“玄德公,彭城雖未遭曹賊屠戮,近十萬百姓卻被雁門軍帶走,城空人絕,已成絕地。

但此地乃徐州西大門,絕不可棄!

我意以公為彭城郡守,總領此地軍政民三事,讓彭城死而複生!

望玄德公擔起此擔?”

劉備拱手躬身:“大人此言重矣!彭城百姓遭此大難,備豈能坐視?

雖城破人稀、治理艱難,但為護徐州安寧、救萬民於水火,備願領此重任!

隻是彭城人口儘失,城郭殘破,不知該從何著手?”

陶謙指尖點向地圖上下邳、東海二郡:“我會從二郡征調流民三千戶,三日內便可分批啟程遷往彭城。

每戶贈田三畝、種子兩石、農具一套,五年不征田賦、三年免征徭役。

公到任後,先派將士接應安置,劃分坊區、登記戶籍,讓百姓有地種、有屋住,人心方能安定。”

劉備頷首:“流民安置乃急務,備當親自督辦。隻是城防未修,曹軍若再南下,恐難抵擋。”

陶謙:“玄德公放心!我會調郯縣兵馬兩千、工匠百餘人歸你節製,糧草從廣陵鹽鐵收益中優先撥付。

公可先以軍管代民政,將士分片巡邏守防,同時協助修複城牆、開挖護城河;工匠全力打造弓弩、修繕營壘。”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彭城令一職,由公舉薦人選,我即刻批複。

將來境內市集減免商稅,山林河道任由百姓樵采捕魚,凡有主動遷入者,待遇與流民同等。

公隻管放手去做,徐州府庫、周邊郡縣,皆會鼎力相助!”

劉備點點頭:“大人如此信任,備必不負所托!定讓彭城重現生機,守住徐州西大門!”

陶謙握住劉備手腕,懇切道:“玄德公乃徐州柱石!彭城既是抗曹前線,也會是公的根基。

我會令犬子陶應率部歸入玄德公麾下聽用,糜竺、陳珪也會隨時馳援。

玄德公若有任何需求,信使一日可抵郯縣,我必即刻回應!”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