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九世:童話鎮裡的渡渡鳥 第609章 結論
201x.
xx.
xx
那個詭異的黑色符號依舊靜靜地躺在那裡,似乎在注視著我,卻比希珀爾還要沉默,像是一個永遠不會回應的深淵。
“是啊……一個連我自己都不知道、也不承認的名字,它真的,還有指向我的資格嗎?”
這句幾近呢喃的話語,比起試圖與伊西斯討論什麼,更像是說給自己聽的。
而且,既然這條推測所具有的線索不太完整,那應該……還可以從其他的角度去考慮。
我心頭微微一動,索性重新調整了推理的角度:“如果換個方向來看的話呢?”
“從結構上看……這三個實心圓的位置,分彆對應的是……”
說著,我抬起手,隔空將麵具上的那個倒三角符號往自己臉上比劃。
指尖觸碰到了三個位置——雙眼和嘴。
一下子意識到了什麼,我喉嚨驟然一緊,感覺像是有股寒意自內而外地攀爬上來,不由自主地嚥了口唾沫。
“說起來,由於希珀爾的懲罰,我曾經確實有過一段……‘沒有眼睛,也無法開口說話’的時間。”
“黑洞一樣的空間,黑洞一樣的虛無……會和這個符號有關係嗎?”
伊西斯沒有出聲,隻是輕輕地握了握我的手。
這個再細微不過的動作,卻讓我心中某根繃緊的弦忽然放鬆了一點。
我盯著麵具上的符號,眉頭緊皺,想從那個看似簡單的圖案裡再挖掘出一絲線索,可腦海裡卻愈發空蕩。
什麼都沒有了。
“穩定”、“名字”、“三位一體”、“眼球”……所有的靈感都開始變得虛無,在我的沉默間悄然溜走。
終於,我歎了口氣,略感疲憊地搖了搖頭,無奈地攤開雙手:“算了……”
我勉強扯了扯嘴角,望向伊西斯:“希珀爾所看到的世界,她的邏輯、價值觀……究竟是什麼樣的,又有誰知道呢?”
“更何況,既然她不屬於除了天幕族外、人類現有神話體係中的任何一位神明,甚至不在幻想生物的範疇內,那麼我拿如今所能參考的資訊套在她身上,實在是……“
我頓了頓,沉吟片刻,這才找到了一個相對合適的詞,不由輕歎一聲:“無異於緣木求魚。”
承認了自己的無能為力後,我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就目前而言,似乎沒有什麼值得討論的點了。
至於那些本就沒有依據的探討,再拿來深入細究,也不過是浪費時間。
重新梳理了一遍思路後,我稍微直起身子,語氣平靜地總結道:“總而言之,我至今為止的判斷,依舊沒有發生改變。”
我的目光落在桌麵那兩張早已重疊在一起的報紙上:“那個存在——”
“它並不是來自某個未曾誕生童話鎮的平行世界,也不是單純地將兩個平行世界線強行拉近、拚接在一起。”
“那是一個蓄謀已久的計劃:交換、並扭曲了我與查理的命運。”
“結果如我們所見——‘墨小俠’從這條世界線上徹底消失,‘小狗查理九世’成為了‘人類查理’,而‘渡渡鳥多多’……則死去了。”
“然後,它又藉助世界冒險協會之手,將我曾經的朋友儘數捲入這場篡改好的劇本中。”
我低下頭,指尖不自覺地在報紙旁的桌麵敲了敲,“咚、咚”的聲音在這片寂靜中格外清晰。
我沒有再糾結於自己因幻覺而被迫暴露在查理他們麵前的事。
畢竟,連希珀爾都親口承認了,我之所以會出現“幻覺”,原因之一是“對手是他們”。
在某種程度上,這也變相說明:即便沒有那次意外,那個存在也會找到彆的方式,把我逼上它設定好的舞台,把我送入明亮的聚光燈下。
想到這裡,我沉聲道:“如今,我在童話鎮內的身份是希珀爾的代理人。”
“雖然我仍舊擁有著很大限度的自由,但歸根結底,‘代理’意味著我需要遵循希珀爾的意誌行動。”
雖然,到現在我也完全猜不透,那家夥究竟在想些什麼就是了。
這句帶著點怨氣和困惑的念頭終究隻是在心底轉了一圈,又被我用理性默默壓了回去。
我輕輕吐出一口氣,抬起眼,再次平靜地望向伊西斯:“既然我已經被捲入了這場精心佈置的佈局,既然希珀爾沒有阻攔我的行動……”
稍作停頓,我略一偏頭,望向窗外的天色。
伊西斯似乎有意將她領域內的時間與現實保持成一致,暮色正沉,將庭院青翠的綠意染上了一層灰藍。
我估了估時間,聲音低了些:“那也就意味著,童話鎮這個原本中立、幾乎不願與現實產生瓜葛的領域,也已經不可避免地,被牽扯進了這場命運的舞台。”
“而從這一刻起……那個存在,終於能夠順勢推進它的計劃了。”
這些話說得平靜克製,聽來像是在陳述一個與自己無關的故事。
可事實上,我心裡卻很清楚:哪怕冠以“代理人”的名義,哪怕得到了希珀爾的默許,哪怕保有著極高的自由度,自己也不過是一枚擺上棋盤的棋子罷了。
推理抵達終點,我卻沒有如釋重負的輕鬆,反倒在心理上感覺更為疲憊。
伊西斯並沒有立刻回應我的結論。
她持握著那副梣木麵具,略微發散的目光落在報紙上,似乎還沉浸在我方纔的推理中。
見離唐曉翼和埃克斯他們會麵的時間尚早,我便也不急著催促。
我安靜地等待在一旁,也望著那張報紙,腦海中不自覺地開始回顧整段推理。
表麵上看,整段推理層層遞進,似乎條理清晰,邏輯線索也能夠做到彼此咬合。
可我自己明白,這樣的推論不僅過於冗雜,其中還摻雜了不少“想當然”的成分。
如果希珀爾能不那麼“謎語人”,或許一切都能順利許多……但她偏偏選擇了沉默與迴避。
既然如此,作為“當事人”的我要想追求真相,除了小心翼翼地“想當然”,憑借現有的零散資訊與直覺一點點拚湊出一個大致的輪廓外……還能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