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長安多麗人 > 第202章 照價補償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長安多麗人 第202章 照價補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待二人走後,劉綽回到屋內,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些大糧商背後的主子,都是長安城的權貴。個個手眼通天,若是正麵硬碰硬,她未必能占到便宜。

她需要一個萬全之策,既能徹查此事,又能保全自己。

綠柳和菡萏迎了上來,“娘子,您還沒用晚膳呢,這菜都涼了,奴婢拿去給您熱熱吧!”

劉綽擺了擺手,“不必了。你們也忙了一天,早些去歇息吧!”

綠柳和菡萏對視一眼,都有些擔憂。

“娘子,可是有什麼煩心事?說出來,奴婢們或許能給您出出主意。”綠柳道。

劉綽搖頭,“此事,你們幫不上忙。都去歇著吧!”

二人隻得行禮退下。

劉綽在燈下坐了許久,如今看來她的方案還有不少要補充的地方。她連忙起身,鋪開宣紙,提筆寫下了一封信。

第二天一早,鳳祥驛便發出了三封去往長安的書信,兩封八百裡加急的,一封寄給李德裕,一封寄往冰務司。

剩下那封卻是尋常速度寄往安邑坊家中的。

節度使府中,驛卒正立在廳中,等著張敬則回話。

“這個劉綽,做事如此托大,還敢自詡聰明?她當真以為自己是欽差,本將軍就不敢攔截她的書信了?她如此不識時務,休怪本將軍不客氣了!”張敬則一臉陰沉地道,“將這封家書寄出去吧!到時她若問起,就說路上遇到了山匪,急件丟失了!”

驛卒聽命,趕忙拿著那封家書退出了廳堂。

“張兄,此事怕是不妥吧?”高固道。

“高兄,我敢打賭,這兩封加了火漆的八成是她上書要彈劾你我的。否則,這大冬天的哪來八百裡加急的冰務啊?哪家小女娘給自己的未婚郎君寄信用得著八百裡加急啊?她之所以要寄兩封,不過就是怕有個萬一,總有一封能擺到聖人的案頭去。”張敬則轉頭看向身旁的野詩良輔,“派人盯住劉綽,看看她近日都和什麼人來往。本將軍就不信,一個小女娘還能翻出我的手掌心!”

驛館內,韓風回話道:“娘子,果然不出您所料,寄出的三封信被張敬則扣了兩封,隻有那封家書被送走了。這官家的郵驛果然不能再用了。要不您還是重寫一封,讓屬下送回長安吧!屬下保證,絕不會比官驛送得慢!”

劉綽聽了笑道:“無妨,那封家書送出去了就好。你與夜梟留在關中還有大用,此等傳遞訊息的事還是留給專業的人去做吧!石泉村的村正來了麼?”

信中,她將關中大糧商的事告知了李德裕,並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

她知道,李德裕在長安人脈廣厚,定能助她一臂之力。

綠柳道:“回娘子,老人家到了。他說他已經將訊息告知了臨近幾十個村子,這些村子本就離鳳翔府更近些。想必此刻那些棉農都在按照約定的時辰往這邊趕。”

“現在什麼時辰了?”

菡萏忙道:“回娘子,再有一刻便是午正了!”

昨夜睡了個好覺,劉綽站起身,精神奕奕道:“那帶上趙明誠,咱們去鳳翔府哄事走一遭吧!”

鳳翔府哄市,人群熙熙攘攘,議論聲此起彼伏。劉綽身著官袍,頭戴襆頭,麵沉如水,身後跟著被五花大綁的趙明誠以及一眾隨從。

“諸位鄉親,今日劉某召集大家前來,是有一事要當眾澄清。”劉綽朗聲道,聲音雖不高,卻清晰地傳入在場每個人的耳中。

百姓們竊竊私語,卻無人敢大聲喧嘩,都想知道這位女員外究竟要說什麼。

“此子趙明誠,假借我雲舒棉布之名,低價收購諸位的棉花,害你們白白忙碌一場,損失頗重。今日,我要在此地,給諸位一個交代!”劉綽指向趙明誠,目光如電。

趙明誠臉色蒼白,他知道自己的罪行已經暴露無遺,卻仍不甘心就此認命,嘴裡喃喃道:“你你不要血口噴人!”

劉綽冷笑一聲,從袖中取出一卷文書,高聲宣讀:“此乃趙明誠與長安奸商往來書信,白紙黑字,鐵證如山!”

人群中爆發出一陣憤怒的喧囂,有的百姓已經開始大聲咒罵趙明誠。

“劉員外,您可要為我們做主啊!”一位老棉農顫聲道。

“正是,今年雖旱,棉花產量卻不錯。可我們辛苦勞作的收成,都被這奸商詐去了!若是錢多點,我家老頭子何至於餓死!”旁邊的農婦也淚眼婆娑地附和。

劉綽抬手示意眾人安靜,繼續說道:“諸位放心,今日劉某在此,定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複。此子在洛陽售賣假的雲舒棉布,已被官府通緝。所有被趙明誠低價收購的棉花,我將以長安市價補償給大家。”

此言一出,人群中響起一片歡呼,百姓們紛紛跪地磕頭,感激涕零。

“我沒騙人吧?那夜劉員外留宿我們石泉村時,親口對我說的!”村正挺直了胸膛,驕傲地道。

“劉員外真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啊!”

“咱們有救了!這可是不小的一筆錢啊!”

趙明誠見狀,知道自己已無退路,雙腿一軟,跪倒在地,哀求道:“劉員外,小人知錯了,求您饒了我吧!”

劉綽麵無表情,冷冷道:“趙明誠,你為一己私利,欺壓百姓,低價收棉,致使無數百姓餓死家中,萬死難贖。你對不起的不是我,而是萬千關中百姓!”

“此等惡賊合該去死!”

“殺了他!殺了他!”

“是啊,殺了他!還進士呢,這樣的人若真的做了官,還有咱們老百姓的活頭麼?”

趙明誠看著恨不得上前毆死他的憤怒百姓,崩潰道:“劉員外,此前是趙某多有得罪,你到底想怎麼樣?”

劉綽居高臨下看著他:“趙明誠,你犯的是國法,難道你以為我是在公報私仇?放心,劉某不會賺你便宜,你不是找不到能吃下你所有棉花的主顧麼?我會按你之前的收購價全數買進,再將這筆錢交由你的妻兒保管,絕不牽連你的家人。”

趙明誠聽了這話,有些不敢相通道:“你當真不會牽連我的家人?”

為了買下關中所有棉花,他已經傾家蕩產了。若是自己獲罪入獄,棉花壓在自己手上換不成現錢,他一家老小就會被催債和討要違約金的給哄得生不如死。

“你把我當什麼人了?”劉綽被氣笑了,“劉某說話算數。”

趙明誠千恩萬謝,感激涕零地叩頭道:“劉員外大人有大量,是趙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若您能饒恕我仿冒雲舒棉布之過,到洛陽府衙那撤案說不予追究,趙某願將一半家財奉送。如何?”

劉綽咬了咬牙,怒喝道:“趙進士,你還真是會得寸進尺!你若是自創一個招牌售賣棉布,自然不會有人說你什麼。可我布莊‘雲舒棉布’那四個字乃是聖人欽賜,你所犯的罪行是欺君,不是仿冒他人貨物。就是我不追究,你也難逃罪責。更何況,我為何要饒恕你的罪過?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你一而再再而三的設計構陷我彭城劉氏,心懷叵測,我豈會輕易放過你!既如此怕死,你在低賤收購棉花時,怎麼不想想關中百姓的死活?他們又該找誰去討要說法?”

“劉員外,你救救我吧!聖人對你極為信賴,隻要你肯幫我美言幾句,聖人定會饒了我的欺君之罪的。那些賬本上記的都不是我的名字,我乃新科進士,是不能經商的。所以,這回用的是一位族兄的名義。我是族中第二個進士,他會願意替我而死的。劉員外,若你能救我,我便告訴你趙翰文那些兒女的下落,你再也不用擔心他們會對付你了!劉員外····”

劉綽算是看清了趙明誠的嘴臉,百姓怕是說的對,這樣的小人,若真讓她做了官,還不知道怎麼禍害治下的百姓呢。

她忽略了趙明誠的喊叫,轉身麵對眾百姓,高聲說道:“鄉親們,此人的賬本劉某已全部找到。我會儘快處理這些棉花,讓大家拿到應得的補償。”

百姓們聞言,紛紛鼓掌叫好。

說罷,劉綽轉身對隨從下令:“來人,將趙明誠押赴府衙,聽候發落!”

隨從們應聲而動,將趙明誠拖起,向府衙方向走去。百姓們自動讓開一條道,目送著這位曾經讓他們受儘欺壓的奸商,如今終於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劉綽站在原地,看著百姓們臉上的喜悅和感激,心中卻是五味雜陳。她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關中的百姓還需要更多的幫助和支援。

數日後,劉綽收到了家中回信。信中隻有寥寥數字,卻讓她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而另一邊,張敬則也得到了手下的回報。

“稟將軍,這些日子那個劉綽除了裝模作樣給賤賣了棉花的棉農補錢外,並無其他異常舉動,更沒有與什麼可疑之人接觸。”

張敬則凝眉,“高將軍那邊怎麼說?”

另一位軍士道:“稟將軍,高將軍說邠州和寧州那邊,劉綽的人也在按照長安雲舒布莊的收購價給棉農補錢。”

“她究竟在打什麼算盤?說得那麼熱哄,卻不查冰務,也不查糧食,給關中所有賤賣了棉花的棉農補錢?難道她真有把握應對接下來的局麵?這得需要多少錢啊!”張敬則歎道。

一旁的野詩良輔道:“如今雲舒棉布賣的正好,這幾日一直有大額飛錢送到鳳翔。”

驛館內,劉綽也在聽手下之人的回報。

“補錢之事,可遇到什麼問題了?”

回話的是雲舒布莊的大掌櫃,他道:“稟員外,按您的吩咐關中各地都開始給棉農補錢了。除了咱們自家雇傭的賬房,國子監算學館的丁博士和二十六位學員,家中的五郎君也在其中。他們聽說您要給棉農們補錢,便將曆練之地選在了關中。這幾日,事務繁忙,他們又從長安找了些擅長算學的過來呢。隻是···

“隻是什麼?可是飛錢不夠用?”劉綽問。

“不不不,展示會後咱們的雲舒棉布賣得極好。趙明誠那布因為賣得不好,大部分棉花都還在關中的倉庫裡並未運走。按您的吩咐,就近招工。如今關中手巧的繡娘和織工都在趕製咱們的雲舒棉布,貨源也充足,這些日子長安和東都的布莊,每日都有金額不菲的飛錢送來。”

“那是什麼問題?”

“雖有飛錢,一時卻兌不到那麼多銅錢和銀鋌。老百姓平日裡根本用不到銀子,大額飛錢就更用不到了,主要都是銅錢結算。這麼大的金額,關中所有櫃坊加起來也沒這麼多銅錢可供兌換啊!”

“這倒真是個問題!”見門外有驛卒一閃而過,劉綽扶額道,“是我考慮不周,竟忘了還有零錢這回事。這樣吧,放訊息出去,咱們提供兩條路讓棉農們選。一是我們將飛錢買成糧食,直接補糧食給他們。二是,將住得近的棉農湊在一起,給一張飛錢,剩下的讓他們自己分。當然了,你也可以派夥計們出去拿飛錢買點小東西,讓本地的店家們找零錢,能湊多少銅錢算多少吧!”

關中各地,街頭巷尾。百姓們交頭接耳,議論著劉綽的善舉和趙明誠的罪行。

“聽說了嗎?那位巡查冰務的劉員外要給咱們補錢了!”

“真的假的?這世上竟還有這麼傻的人?捨得將白花花的銀鋌往外扔?”

“哼,劉員外說了,趙明誠買的那些棉花她全數收了,就會對賣棉的農戶負責到底,她要按長安的市價補錢給我們!”

“哎呀,這可真是天大的好訊息!”

“是啊,是啊,劉員外真是菩薩心腸,咱們關中百姓有救了!”

與此同時,關中各地的糧商們見狀,心中暗喜,也是蠢蠢欲動。

“你們聽說了嗎?那位巡冰的劉員外給棉農們補了不少錢!她不過一個六品官,進長安才幾年,哪來這麼多錢?”

“這事兒我也聽說了,人家的雲舒棉布賣得好啊!便是真的按照長安市價補償給棉農們,也還是獲利頗豐的。她手上雖有足額的飛錢,卻沒法直接發到棉農們手上,正四處兌銅錢呢。”

“我也聽到風聲了。聽說她在鳳翔府買了不少糧食,正用糧食補償給棉農們呢!”

“這法子倒也對。饑荒之年,發什麼都不如發糧食來得實在。”

“如今既已有了買家,咱們是不是把糧食拉出來賣掉?聽聞去年長安糧價漲到五千錢一鬥時,她都照買不誤,施粥賑災呢!”

“她既已誇下海口,總不好食言而肥。這正是咱們抬高糧價的好機會啊!”

“這主意不錯,就這麼辦!記住務必搶在柳家、郭家和韋家前,把糧食賣給劉綽。”

有些糧商計議已定,開始暗中行動。他們將糧食從隱蔽的地方搬出來,悄悄運到市場上,準備趁機大賺一筆。

“再等等,我總覺得這事透著古怪。咱們還是先觀望一下!”

自然也有小心謹慎的人。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