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長安四月天 > 龍馭上賓,仁政遺澤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長安四月天 龍馭上賓,仁政遺澤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龍馭上賓,仁政遺澤

皇帝的病情,並未如人們期盼的那般好轉,反而一日重過一日。太醫院的脈案越來越晦澀,用藥也越來越猛,但龍榻上那位曾經勵精圖治的帝王,還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敗下去,清醒的時候越來越少,即便醒來,也多是精神不濟,說不了幾句話。

國事如蜩如螗,儲君趙景宸勉力支撐,但皇帝病重的陰影如同巨大的陰霾,籠罩著整個朝堂,人心浮動。在這種情勢下,許多原本需要大操大辦的典禮都不得不從簡。

二公主趙懿蘭、三公主趙懿芳相繼到了及笄之年。若在太平盛世,這將是皇室中兩場極為隆重的慶典。但此刻,皇帝纏綿病榻,實在無力也無心操辦。最終,禮部隻能奉太子令,循製為兩位公主選了封號:二公主封為“安寧公主”,三公主封為“康樂公主”,算是全了禮數,並未舉行正式的及笄大典。兩位公主也深知時局艱難,默默接受了安排,隻是心中難免有些失落和對未來的茫然。

彌留之際,皇帝顯現出了一代仁君的胸懷。

這一日,他突然迴光返照,精神好了許多,立刻召見了太子、內閣重臣及宗室幾位王爺到榻前。他知道,這是安排後事的時候了。

太子趙景宸跪在榻前,緊握著父皇枯瘦的手,淚流滿麵。幾位王爺也紅著眼眶跪在一旁。

皇帝的目光緩緩掃過眾人,氣息微弱,但語氣異常清晰堅定:“朕……自知大限已至。身後之事,爾等當儘心輔佐太子,固我大梁江山……”

他頓了頓,呼吸急促了些,繼續說道:“還有一事……朕……要廢了那條舊製……”

眾臣屏息凝神。

“自朕之後……廢殉葬之製!”皇帝用儘力氣,一字一句地說道,“後宮妃嬪……未曾誕育子嗣者,可於朕山陵畢後,移居西苑榮養,或……準其歸家,自行婚嫁,不得強留殉葬!”

此言一出,滿殿皆驚!殉葬之製,自古有之,被視為妃嬪對君王的忠貞。廢除此製,無疑是對祖製的巨大挑戰!

皇帝看著眾人驚愕的表情,喘息著解釋,眼中帶著一絲悲憫:“此製……有傷天和……朕在九泉之下,有先皇後(指元後)與諸位育有子嗣的妃嬪相伴足矣……何苦……再累及無辜青春?讓那些新入宮的……也有個盼頭吧……”
他想到自己那些年輕而無子的妃嬪,若因他之死而凋零,實在於心不忍。

太子趙景宸率先叩首,哽咽道:“兒臣……謹遵父皇遺詔!必以此仁政,澤被後世!”

重臣與宗親們也紛紛叩首領命,心中對這位行將就木的帝王,充滿了更深的敬重。這是一道充滿人性光輝的遺詔。

交代完最後的心事,皇帝彷彿卸下了重擔,安詳地閉上了眼睛。

是夜,皇宮喪鐘長鳴,宣告了大梁王朝一位帝王的終結。

皇帝趙桓,駕崩了。

舉國哀悼,山河同悲。

按照遺詔,未有子嗣的妃嬪得以免於殉葬,或移居,或歸家,雖然前途未卜,但至少保住了一線生機。她們在感激先帝仁德的同時,也充滿了對新生活的迷茫與恐懼。

國喪開始,天下縞素。

新帝趙景宸(需守孝,但國不可一日無君,通常很快即位,以日代年守孝)即位,定明年改元。但按照禮製,仍需守孝三年(實際以二十七個月計算),期間禁婚嫁、宴樂。

怡親王府內,也是一片素白。

趙景逸穿著沉重的孝服,跪在靈前,看著皇兄的棺槨,想起父皇往日對自己的種種維護與寵愛,這個平日裡沒心沒肺的王爺,哭得像個孩子。秦語媞一身縞素,陪在他身邊,同樣淚流不止。先帝對她這個兒媳,也多有照拂,如今驟然離世,令人悲痛。整個王府沉浸在巨大的悲傷中。

守孝的日子,漫長而沉寂。

京城失去了往日的繁華,一切娛樂活動停止。怡親王府內,趙景逸也變得沉默了許多,每日除了必要的禮儀,便是待在府中陪著秦語媞和兩個孩子。元寶和暖暖似乎也感受到了壓抑的氣氛,不像往日那般活潑。

先帝的駕崩,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新帝的登基,預示著新時代的開始。

而守孝的這三年,將是新君穩固權位、積蓄力量的關鍵時期,也是暗流洶湧、各方勢力重新佈局的時期。

怡親王夫婦,作為皇室核心成員,必將被捲入這新的曆史洪流之中。

他們的未來,與整個大梁王朝的命運,更加緊密地聯係在了一起。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