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長生血咒 > 第46章 寒師入宮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長生血咒 第46章 寒師入宮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新科榜眼陳硯清,年約二十五,麵容清臒,氣質儒雅,眉宇間帶著讀書人特有的謙和與沉靜。他高中榜眼,本應入翰林院為庶吉士。然而,一道聖旨改變了他的軌跡。

昭明帝在含章殿批閱奏章時,內侍稟報,二皇子殷承瑞已滿七歲,即使再疼寵,也該行開蒙禮了。

昭明帝放下朱筆,目光溫和,彷彿普通人家一位尋常關心幼子課業的父親:“瑞兒開蒙,乃宮中大事。須得尋一位品學兼優、性情沉穩的師傅纔好。”

他目光掃過案上新科進士名錄,在狀元魯世安的名字上略作停留,隨即移開,最終落在榜眼陳硯清的名字上,微微頷首:“陳硯清……江南寒門,文章質樸清正,頗有古風。性情……想必也沉穩。就他吧。傳旨,著陳硯清任二皇子啟蒙師傅,授從六品侍講銜。用心教導,以養性培元為主,課業循序漸進即可。”語氣平和,帶著對幼子的關切。

旨意傳到翰林院,眾人紛紛向陳硯清道賀。陳硯清麵色平靜,恭敬領旨:“臣陳硯清,領旨謝恩!定當竭儘全力,不負陛下所托!”無人知曉,他袖中的手,曾因這突如其來的“恩典”而微微收緊了一瞬。

幾日後,陳硯清踏入德妃柳清綺的“玉芙宮”。他舉止謙恭有禮,言語溫潤得體,完美地展現了一位寒門才子初入宮廷的謹慎與感恩。德妃柳清綺看著這位年輕的師傅,心中雖有疑慮,但陛下選擇一個毫無根基的榜眼對於想低調行事的她來說,卻甚合心意。

“陳師傅,瑞兒年幼,性情溫順,往後便有勞陳師傅費心了。陛下有旨,課業循序漸進,以養性培元為主,望師傅謹記。”

陳硯清躬身:“微臣謹記陛下旨意與娘娘教誨。定當悉心教導,不負聖恩。”他語氣誠懇,眼神清澈,讓人挑不出半點錯處。

初次授課,安排在玉芙宮偏殿。陳硯清按部就班,從《三字經》開始,耐心講解。他很快發現,二皇子殷承瑞雖年幼安靜,但那雙清澈的大眼睛始終專注地看著他,聽得極其認真。

更讓他暗自驚訝的是,這孩子理解力驚人,一點即透,甚至能舉一反三!一次講解“融四歲,能讓梨”時,陳硯清剛講完孔融將大梨讓給兄長的故事,殷承瑞便輕輕開口,聲音清脆卻帶著一絲與年齡不符的沉靜:

“師傅,孔融讓梨,瑞兒明白了。這不僅僅是把大的梨子讓給彆人那麼簡單,對嗎?”

他微微歪著頭,清澈的眼眸中閃爍著思索的光芒:

“這就像……一種‘序’的體現。兄長年長,理當受敬;幼者謙讓,方顯和睦。母妃教導瑞兒,在宮中,對皇兄要恭敬,對幼小要愛護,也是這個道理。”

他頓了頓,小臉上帶著一絲認真的困惑,又帶著一絲了悟:

“孔融讓梨,看似舍了甜美的果實,實則得了和睦與尊重。母妃也常說,有時看似‘讓’了,反而能‘得’更多。瑞兒想,這或許就是‘禮’的開端吧?”

陳硯清心中一震!這孩子不僅理解了故事表層含義,更敏銳地捕捉到了其中蘊含的倫理秩序、謙讓智慧以及禮的本質!這份洞察力與思辨能力,遠超同齡孩童!他看向殷承瑞的目光,不由得多了幾分真正的讚賞。

陳硯清心中微動,麵上卻不動聲色,溫和讚許:“殿下聰慧,所言甚是。孝悌之道,首在體恤親長。”他繼續授課,但講解的深度和廣度,在不知不覺中悄然加深。他觀察著殷承瑞的反應,發現這孩子不僅跟得上,眼中還閃爍著越來越亮的光芒,彷彿找到了心愛的玩具。

一日課後,陳硯清並未立刻離開。他看著收拾書本的殷承瑞,溫和問道:“殿下近日所學,可有不解之處?”

殷承瑞搖搖頭,小臉上帶著一絲興奮:“瑞兒都懂!師傅講的故事,瑞兒都記得!”

陳硯清微微一笑,眼中帶著“欣慰”:“殿下天資聰穎,實乃微臣平生僅見。陛下與娘娘若知殿下如此好學上進,必定欣喜萬分。”

殷承瑞聞言,眼睛更亮了,但隨即又有些猶豫地低下頭:“可是……母妃說,瑞兒要……要穩重些。”

陳硯清笑容溫和依舊,循循善誘:“穩重自是應當。然好學上進,亦是孝道。殿下想想,若陛下知曉殿下不僅乖巧懂事,更能勤學善思,舉一反三,豈不更感欣慰?陛下欣慰,娘娘自然……也會更開心,不是嗎?”他語氣輕柔,如同在說一個再自然不過的道理。

這番話,如同細雨潤物,悄然滲入殷承瑞的心田。他渴望得到父皇的認可,更渴望看到母妃開心的笑容。陳硯清的話,為他描繪了一個美好的願景。

“真的嗎?師傅?”殷承瑞眼中充滿期待,“瑞兒……想讓父皇高興!更想讓母妃開心!”

陳硯清眼中笑意更深,帶著鼓勵:“當然。殿下隻需在陛下問起功課時,將所學所思,清晰、自信地說出來即可。不必刻意,隻需展現殿下真實的聰慧與好學。陛下……定會喜歡的。”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