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從在天龍偶遇李滄海開始 第564章 托付
段正淳聽到高升泰給出了自己滿意的答案,微微頷首,然後移步繞過麵前的桌子。
他緩緩地走到高升泰的身旁,輕輕拍了拍高升泰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丞相果然老當益壯,朕甚感欣慰。”
“放心吧,朕絕不會虧待於你,日後隻要大理還是段氏的天下,你們高家必將一直享受榮華富貴。”
聽到段正淳說出這番話,高生態心中不禁暗罵。他哪裡是什麼老當益壯,分明是段正淳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讓他根本無法拒絕這個燙手山芋。
要知道,俗話說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
如今,段正明已然退位,段正淳即位,許多人都對丞相這個位置虎視眈眈。
在他們看來,段正淳肯定會像段正林那樣,將一些權力較大的老臣下放,收回權力,然後培養自己的親信。
所以,在這些人的眼中,高升泰這個大理國的前朝丞相恐怕是做不長久的,遲早會被段正淳下放去擔任一個閒職。
然而,他們卻大錯特錯了。
段正淳以前在大理不過是一個對朝政一竅不通的逍遙王爺。
他在大理根本沒有什麼自己的班底,而且對大理的皇位也毫無興趣。
此次被趕鴨子上架登上皇位,對他來說已經是勉為其難了。
況且,段正明在位時所培養的班底,他用著頗為順手,自己即位後,他們依舊能夠各司其職,自己又何必多此一舉去換掉他們呢?
更何況,他也並不懼怕這些臣子權力過大。
畢竟,在大理天龍寺之中,大多數都是自己的叔伯。
有天龍寺作為後盾,隻要他自己不胡作非為,那麼大理國就不會有傾覆之危。
段正淳深知,治理一個國家並非易事,如果自己胡亂調整這些大乘的崗位,或許大理的操作會對自己弄得一團糟。
段正淳拍了拍高生態的肩膀:“好了,丞相,明日你便來這邊店批閱奏摺吧。”
說完,段正淳便邁著八字步離開了,此處的偏殿。
獨留高升泰一副欲哭無淚的模樣,站在偏殿之中。
段正淳站在後宮的迴廊之下,抬頭望瞭望那湛藍的天空,嘴角微微上揚。
想起自己又可以出去浪的,頓時心情都好了不少。
隨即,他邁著輕快的步伐,順著那蜿蜒的石子路,向著秦紅棉所居住的宮殿走去。
一路上,後宮的花草樹木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彷彿都在為他歡快地舞蹈。他的腳步如同踏在雲朵之上,輕盈而又充滿期待。
終於,他來到了秦紅棉宮殿之外。
隻見兩名麵容清秀、身姿婀娜的婢女正靜靜地守在門前。
段正淳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帶著和藹的笑容,對著兩名婢女開口道:“辛苦你們了。你們速去將阮妃以及甘妃叫到紅棉的宮殿來,我有要事相商。”
段正淳腰桿挺的筆直,故意露出了一抹威嚴的表情開口道。
兩名婢女連忙福身行禮,輕聲應道:“是,陛下。”隨後,她們像兩隻靈動的燕子,轉身便向著阮星竹和甘寶寶各自居住的宮殿奔去。
看著兩名婢女遠去的背影,段正淳雙手優雅地背在身後,邁著自信的八字步,慢悠悠地走入了秦紅棉的宮殿之中。
宮殿內,佈置得典雅而不失華麗,一股淡淡的花香彌漫在空氣中。他緩緩地走到大廳中央的座椅旁,輕輕地坐下,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期待。
沒過多久,秦紅棉風風火火地從內室走了出來。她依舊是那副豔麗的模樣,身著一身紅色勁裝,一頭烏黑的長發隨意地束起,眉眼之間透著一股英氣。
看到段正淳,她柳眉一挑,嘴角卻不自覺地上揚,嬌嗔道:“喲,你這大忙人怎麼有空到我這兒來了?”
#
段正淳的佳人之聚
在那裝飾典雅、佈置精巧的內堂之中,檀香嫋嫋,香氣彌漫在每一寸空氣中。段正淳悠然站起身來,邁著沉穩而又不失優雅的步伐,緩緩走上前去,輕輕握住眼前女子的手。那女子名叫秦紅棉,隻見她眉眼間雖帶著幾分倔強與冷傲,卻在段正淳這一握之下,微微泛起了紅暈。
段正淳嘴角含笑,目光中滿是柔情蜜意,輕聲說道:“紅棉,這些日子我可是想你想得緊呐。每一日每一夜,你的音容笑貌都在我心頭縈繞。”他頓了頓,接著說道,“今日特意叫了星竹和寶寶過來,咱們大家也好些日子沒聚在一起了,趁著這閒暇時光,一起說說話,聊聊天,共享這難得的相聚之樂。”
正說著,便見阮星竹嫋嫋婷婷地走了進來。她宛如一朵輕盈的雲,腳步輕盈得好似踏在雲端。一身淡藍色的衣衫,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飄動,恰似一朵盛開在碧波之中的蓮花,清新脫俗,讓人眼前一亮。她的眼眸如同那深邃的湖水,波光粼粼,閃爍著靈動的光芒。
隻見她盈盈一笑,那笑容如同春日裡的陽光,溫暖而又燦爛。她優雅地福身行禮,聲音輕柔婉轉,如同黃鶯啼鳴:“陛下,紅棉姐姐。”她的聲音如同天籟之音,在這靜謐的內堂中回蕩。
緊接著,甘寶寶也到了,她就像一隻歡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走進來。
一身粉色的裙裝,鮮豔奪目,將她的肌膚襯托得更加白皙嬌嫩。
她的麵容嬌俏可愛,恰似春日裡盛開的桃花,粉嫩欲滴,讓人忍不住心生喜愛。
她一進來,便笑著說道:“陛下,您叫我們來,是不是有什麼好事呀?是不是給我們準備了什麼驚喜?”
她的眼睛裡閃爍著期待的光芒,就像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
段正淳看著眼前的三位佳人,一位冷傲倔強,一位清新脫俗,一位嬌俏可愛,心中滿是感慨。
這時,他輕咳一聲,目光溫和地看著阮星竹和甘寶寶,說道:“寶寶,星竹,咱們都是一家人,你們還是喊我段郎好了。”
“老是陛下陛下地喊,這樣豈不是顯得咱們很生分嗎?”
“咱們之間的情誼,又豈是這一聲陛下能夠衡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