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潮落無聲 > 第105章 晶片的底氣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潮落無聲 第105章 晶片的底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彩電公司的技術評審會開在下午三點,會議室的百葉窗沒拉嚴,陽光斜斜切進來,在進口晶片的檢測報告上投下道亮斑。海歸主管張啟明用鍍金鋼筆敲著桌麵,金屬碰撞聲在寂靜裡格外刺耳:“連續測試三十天,進口晶片的穩定性還是領先

0.2

個百分點,我建議恢複原廠采購。”

會議桌兩旁的工程師們都沒說話。有人的筆尖在筆記本上懸著,有人盯著茶杯裡的茶葉沉底,還有人偷偷瞟向角落裡的李建軍

——

他麵前的樣機主機板拆了一半,散熱片上還沾著沒擦淨的導熱矽脂,像塊沒收拾利落的戰場。

建軍的手指在樣機外殼的劃痕上蹭了蹭。這是上週德國客戶退回的測試機,外殼磕出個小坑,裡麵的晶片卻還在穩定執行,示波器的波形圖在監控屏上拉成條平穩的直線。他突然站起來,塑料椅腿在地板上劃出刺耳的聲響,手裡的測試報告

“啪”

地拍在桌上。

“張主管可能沒看全資料。”

建軍的聲音穿過百葉窗漏進來的熱風,帶著焊錫冷卻後的篤定,“我們的替代晶片連續執行

72

小時,故障率

0.3%,進口的是

0.5%。”

他俯身拆開樣機,露出改造過的主機板,紅筆標注的散熱通道像條鮮紅的血管,“這裡加了定向導流槽,壽命能延長兩年。”

張啟明的鏡片反射著窗外的陽光,突然笑了:“李工忘了上個月的短路事故?差點燒了三條生產線,現在跟我談穩定性?”

他從資料夾裡抽出張照片,上麵是焦黑的電路板,“這就是你說的優化設計?”

會議室的空氣瞬間凝固。總監王強的手指在桌麵上輕點,煙灰缸裡的煙蒂堆成了小山。他盯著建軍改造的主機板看了半晌,突然說:“再測一週,全負荷執行,每天彙報資料。”

煙圈從他嘴裡吐出來,在

“技術評審會”

的標牌上慢慢散開,“如果沒問題,就批量換。”

建軍抱著樣機走出會議室時,走廊的公告欄剛換上新報紙,頭版

“中國企業打破國外晶片壟斷”

的標題紅得刺眼。張啟明從後麵追上來,皮鞋聲踩碎了走廊的寂靜:“彆抱太大希望,上次香港調的貨還堆在倉庫,隨時能換。”

接下來的七天,建軍幾乎睡在了實驗室。秀蘭晚上送夜宵來,總能看見他趴在測試屏前打盹,胳膊底下還壓著本《散熱設計手冊》,書頁上的公式被口水洇出淺痕。她把保溫桶裡的小米粥倒出來,在旁邊的空桌上鋪開會計報表

——

幼兒園的校服訂單款到賬了,正好夠租南頭的倉庫。

“彆熬太狠。”

秀蘭的手撫過他眼下的青黑,孕吐帶來的眩暈感突然襲來,她扶著桌沿站穩,“媽打電話說,老家的花椒收了,讓王磊托人捎點來。”

建軍的眼睛還盯著螢幕上跳動的數字,含糊地應著,指尖在記錄板上寫下

“72

小時無故障”。

第三天淩晨,測試機突然發出蜂鳴。建軍猛地驚醒,看見監控屏上的溫度曲線飆升到

90c,冷汗瞬間浸透了襯衫。他撲過去檢查,發現是散熱風扇的電源線鬆了,重新插好後,曲線慢慢回落,像條受驚後歸巢的魚。

早上彙報資料時,張啟明盯著

“90c”

的記錄冷笑:“我說什麼來著?還是不穩定。”

建軍把風扇故障的照片推過去,金屬插頭的氧化層清晰可見:“是配件質量問題,跟晶片沒關係。”

王強突然開口:“換批風扇,繼續測。”

生產線的老周師傅中午送飯來,手裡拎著個鋁飯盒,裡麵是炒得噴香的回鍋肉。他蹲在實驗室的地板上,看著測試機的執行資料直咂嘴:“當年我在映象管廠,進口零件壞了都得等半年,現在咱自己能造了?”

建軍給他盛了碗粥,說:“您老幫忙盯著點生產線,換晶片時多留意焊點。”

第七天的最後一小時,整個研發部的人都擠在實驗室。監控屏上的數字定格在

“168

小時無故障,穩定性

99.7%”,比進口晶片的標準高出

0.2

個百分點。張啟明的鋼筆在記錄板上懸了半天,最終還是落下了簽名,墨水在

“同意批量更換”

那行洇得格外深。

王強拍著建軍的肩,把份《深圳特區報》遞過來:“看看,跟你們的事對上了。”

頭版的照片上,中關村的工程師們舉著國產晶片歡呼,標題用了加粗的黑體字:“自主研發打破國外壟斷”。建軍的手指在

“中國芯”

三個字上反複摩挲,突然覺得眼睛有點酸。

換晶片那天,生產線的傳送帶旁圍滿了人。老周師傅戴著老花鏡,手裡的烙鐵穩穩落在新主機板上,錫珠像顆聽話的銀豆,在焊點上滾出完美的弧度。第一台裝配好的彩電通上電,螢幕亮起的瞬間,車間裡爆發出掌聲,驚飛了窗外電線上的麻雀。

“這比進口貨好使!”

老周師傅扯著嗓子喊,手裡的主機板還帶著餘溫,“咱自己也能搞技術,不用看洋人臉色!”

他的徒弟舉著萬用表跑過來,讀數顯示

“各項引數優於標準”,年輕人的聲音裡帶著哭腔,像在宣告場遲到的勝利。

中午去食堂的路上,建軍遇見了張啟明。他剛從外麵回來,手裡拿著份英文版的《電子工程時報》,看見建軍時,腳步頓了頓,突然點了點頭:“方案確實不錯,我讓助理整理成技術文件,報專利局了。”

陽光照在他斯坦福大學的校徽上,卻沒以前那麼刺眼了。

華強北的夜市在傍晚又熱鬨起來。“國產替代”

的招牌擠走了一半

“進口元件”

的廣告,攤主們舉著建軍他們公司的彩電主機板喊價:“這是李工設計的,比進口貨穩!”

老李的攤位前圍滿了工程師,手裡的圖紙上畫著各式各樣的相容方案,討論聲蓋過了車流。

秀蘭來送飯時,正撞見建軍在給老鄉們講晶片設計。他蹲在元件堆旁,手裡的鉛筆在紙板上演算,圍聽的人裡有開小廠的老闆,有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有個賣炒粉的師傅,手裡的鍋鏟都忘了放下。“原來咱中國人也能搞出好東西。”

有人感歎,聲音裡的激動像要溢位來。

回小區的路上,秀蘭的

bp

機響了,是會計老師發來的:“aa

報名開始了,要報嗎?”

她摸了摸口袋裡的倉庫租賃合同,上麵的簽字墨跡還沒乾。建軍突然說:“報吧,錢不夠我再加點班。”

他的工資卡上剛到賬筆新的獎金,備注欄寫著

“技術創新獎”。

龍輝花園的陽台上,兩人並排看著遠處的科技園。新落成的研發樓亮著燈,像座浮在夜色裡的燈塔。秀蘭的會計課本和建軍的晶片圖紙攤在石桌上,晚風翻開書頁,讓

“財務報表”



“散熱設計”

的字眼在月光下相遇,像兩種不同的語言,訴說著同一個夢想。

深夜的實驗室還亮著燈,張啟明在電腦前整理專利申請材料。螢幕上的電路圖旁,他加了行備注:“基於李建軍的相容方案優化”。窗外的廣告牌換了新內容,“中國芯,世界造”

的字樣在霓虹燈裡閃著光,照亮了加班工程師們的臉,也照亮了深圳的夜空,那片曾經被進口技術壟斷的黑暗裡,終於有了屬於中國人的光亮。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