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落無聲 第135章 紅旗與北鬥
1997
年
6
月
30
日的深圳,空氣裡都飄著滾燙的期待。
南方電子的會議室早早擠滿了人,連走廊都站著加班趕來的員工。29
寸的彩色電視擺在會議桌中央,天線被掰得歪歪扭扭,技術部的小王踩著凳子除錯訊號,額頭上滲著汗:“再等等,馬上就清楚了!”
牆上的掛鐘指向晚上
11
點,離香港回歸隻剩一個小時。周老坐在第一排,手裡攥著個皺巴巴的國旗,紅色的旗麵被指尖摩挲得發亮。“我
1949
年生的,這輩子就盼著這一天。”
他聲音發顫,給旁邊的建軍遞了顆水果糖,“甜的,待會兒沾沾喜氣。”
電視訊號突然清晰了,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的畫麵跳出來。全場瞬間安靜,隻有電視裡的掌聲和歡呼聲在回蕩。當英國國旗緩緩降下,米字旗在夜風中捲成一團時,有人小聲罵了句:“早該降了!”
淩晨
點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驟然響起。
鮮豔的五星紅旗沿著旗杆緩緩上升,紅色的旗麵在香港會展中心的燈光下展開,像一團燃燒的火焰。會議室裡的人猛地站起來,有人跟著唱國歌,聲音越來越大,最後變成全場大合唱。周老抹了把眼淚,哽咽著說:“盼了這麼多年,香港終於回家了!”
建軍的眼眶也熱了。他想起
1983
年第一次來深圳,在羅湖橋頭看見
“一國兩製”
的標語時,還不懂這四個字的分量;現在看著電視裡飄揚的國旗,突然覺得胸口堵得慌,那些在工棚裡啃冷饅頭、在夜校裡抄筆記的日子,都有了不一樣的意義。
電視裡,解放軍駐港部隊的裝甲車緩緩駛入香港,街道兩旁的市民舉著國旗歡呼。會議室裡爆發出掌聲,有人把帽子扔到空中,小王踩著凳子揮舞起自己做的小國旗:“香港回家了!我們也是有香港的中國人了!”
天快亮時,大家才散去。走出辦公樓,街頭已經掛滿了國旗和
“熱烈慶祝香港回歸”
的橫幅,紅色的標語在晨光裡格外醒目。早餐攤的老闆笑著喊:“今天包子免費送,慶祝香港回家!”
建軍路過龍輝花園的幼兒園,看見一群小學生舉著小國旗遊行。孩子們穿著藍色的校服,小臉蛋曬得通紅,齊聲喊:“香港回家啦!祖國萬歲!”
李夢被秀蘭抱在懷裡,聽見喊聲突然掙脫媽媽的手,揮舞著小拳頭跟著喊:“香港回家!香港回家!”
秀蘭笑著擦去女兒臉上的汗:“你這孩子,跟誰學的?”
“幼兒園老師教的!”
李夢驕傲地挺起小胸脯,從口袋裡掏出張畫滿國旗的紙,“老師說,今天香港回家,我們都要愛祖國。”
建軍蹲下來,把女兒抱進懷裡。陽光落在她滿是奶氣的臉上,也落在街頭飄揚的國旗上,溫暖得讓人想落淚。他想起昨晚在會議室裡,周老攥著國旗的樣子,想起同事們合唱國歌的聲音,突然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在奮鬥
——
他的技術,他的生活,都和這個正在崛起的國家緊緊綁在一起。
7
月
1
日下午,研發部召開專案會。
周老把一張北鬥一號衛星的示意圖貼在黑板上,紅色的軌跡線在深藍色背景上繞著地球:“香港回歸了,我們的技術也要爭口氣。今天把大家叫來,是想跟你們商量個事
——
我們的車載定位模組,以後要能接北鬥訊號!”
全場瞬間炸了鍋。
“北鬥?就是咱們國家自己的衛星定位係統?”
“以前都是用美國的
gps,咱們自己的能行嗎?”
“要是能成,以後就不用看外國人臉色了!”
建軍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筆飛快地畫
“北鬥定位係統”
草圖。他先畫了兩顆衛星,再畫出地麵接收模組,最後在旁邊標上
“車載定位介麵”:“周老,我覺得可行。我們可以在現有模組裡預留北鬥訊號接收電路,等北鬥一號正式執行,就能直接適配。”
他指著草圖上的濾波模組:“之前我們用兩級濾波解決了抗乾擾問題,現在再加上北鬥訊號的輔助,定位精度能再提高
5
米,山區和隧道裡也不怕訊號斷了。”
周老拍著黑板,聲音洪亮:“我要的就是你這個思路!我們做技術的,不能總跟在彆人後麵跑。美國有
gps,我們有北鬥;他們有進口晶片,我們就要做中國芯!”
他轉身看著所有人,“這個專案,就由李工牽頭,大家全力配合,咱們要做國內第一批用北鬥的民用產品!”
同事們圍過來,看著黑板上的草圖和
“中國芯,自主造”
六個字,眼裡閃著光。老張拍了拍建軍的肩:“李工,這下咱們可有大活乾了!以前在彆的公司,老闆隻關心炒股賺了多少,哪會管什麼北鬥、什麼中國芯?”
“是啊。”
建軍笑著點頭,手指在
“北鬥衛星”
的草圖上輕輕摩挲,“以前總覺得做技術就是混口飯吃,現在才明白,能為國家做點實在事,比賺多少錢都值。”
他想起原公司的老闆,把專案款挪去炒股,把技術當成賺錢的工具;想起張啟明,為了利益偷換電容,連客戶的安全都不管。那些人追求的
“成功”,在五星紅旗升起的那一刻,顯得那麼渺小又可笑。
下班回家時,秀蘭已經做好了飯菜。餐桌上擺著盤紅燒肉,是她特意去菜市場買的新鮮五花肉:“今天香港回歸,咱們也慶祝慶祝。”
李夢舉著個用彩紙做的國旗,非要給建軍戴在胸口:“爸爸是技術人員,要愛祖國,要做中國芯!”
建軍把女兒抱在腿上,看著她認真的樣子,突然覺得渾身充滿了力量。他夾了塊紅燒肉放進嘴裡,香甜的味道在嘴裡散開,比任何山珍海味都好吃。
夜裡,建軍在燈下畫北鬥定位模組的詳細圖紙。秀蘭坐在旁邊織毛衣,李夢趴在桌上畫國旗,小嘴裡哼著幼兒園教的《歌唱祖國》。窗外的月光灑進來,落在圖紙上的
“北鬥”
字樣上,像一層溫柔的鎧甲。
他想起白天周老說的話:“香港回歸是國家的大事,我們做好技術,也是國家的大事。”
是啊,國家的強大,從來不是靠股市的泡沫堆起來的,而是靠一個又一個像他們這樣的普通人,在自己的崗位上踏實做事,在技術的道路上不斷突破。
圖紙上的北鬥衛星軌跡,像一條連線過去與未來的線。一頭連著他在工棚裡的掙紮,一頭連著中國技術自主的未來;一頭連著香港回歸的榮耀,一頭連著他和秀蘭、李夢的小日子。
建軍放下筆,伸了個懶腰。窗外的深圳夜空,煙花在香港方向綻放,金色的火花照亮了半邊天。他知道,香港回家了,他的技術理想,也終於找到了可以紮根的土壤。而這片土壤,會因為無數像他這樣的技術人,長出屬於中國的
“芯”,長出屬於中國的驕傲。
第二天去公司,建軍把北鬥定位模組的初步方案交給周老。周老看了,笑著說:“好小子,效率真高!咱們這個專案,要跟香港回歸一樣,做成讓國人驕傲的事!”
走廊裡的宣傳欄,新貼了張
“熱烈慶祝香港回歸”
的海報,旁邊還加了行字:“自主可控,科技強國
——
南方電子與祖國共成長”。建軍路過時,忍不住停下腳步,看著海報上的國旗和標語,心裡充滿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
他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有很多技術難題要攻克,還有很多規矩要學習,但隻要想起香港回歸那晚飄揚的國旗,想起女兒手裡的小國旗,想起黑板上
“中國芯,自主造”
的字樣,就有了走下去的勇氣。
因為他的奮鬥,不再隻是為了自己的小家,更是為了這個正在崛起的國家。而這份與時代同頻的驕傲,比任何薪資、任何職位,都更讓人熱血沸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