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落無聲 第139章 獎金與蛋糕
七月的深圳,蟬鳴裹著熱氣鑽進南方電子的辦公樓,卻擋不住研發部裡的歡喜。
財務室的小張推著鐵皮推車走過,車鬥裡的信封堆得像座小山。“發獎金啦!”
她的聲音剛落,辦公室裡瞬間熱鬨起來,有人放下手裡的烙鐵,有人暫停了示波器,都往門口湊。
“李工,這是你的。”
小張遞來兩個信封,一個印著
“香港回歸特彆獎金”,一個寫著
“技術骨乾補貼”。建軍接過來,指尖能摸到信封裡鈔票的厚度,心裡竟有些發慌
——
在原公司,他隻見過拖欠工資的通知,從沒這樣一次性拿到過這麼多額外收入。
拆開第一個信封,八張百元大鈔整齊地疊著,邊角壓得平平整整;第二個信封裡是五張百元鈔,還夾著張紙條:“根據公司規定,技術骨乾每月補貼
500
元,自本月起發放。”
他掏出工資條,上麵的數字清晰明瞭:基本工資
7500
元,特彆獎金
800
元,技術補貼
500
元,合計
8800
元。減去五險一金(按最高檔繳納,合計扣除
1000
元),實發
7800
元。
7800
元。
建軍反複數著工資條上的數字,指尖劃過
“實發金額”
那欄,突然想起
1987
年剛來時的日子
——
在電子廠當學徒,每月工資隻有
300
元,還得扣掉住宿費、夥食費,最後能剩下的不足
200
元。那時他最大的願望,是能攢夠錢給家裡寄回去,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能一個月拿到近
8000
元。
“李工,人事部讓你去趟。”
同事小王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
人事部的張姐正對著電腦核對社保名單,看見他進來,笑著遞過一份表格:“李工,下個月開始,你的社保和住房公積金都按深圳最高標準繳。社保每月公司繳
12%,個人繳
8%;公積金公司和個人各繳
10%,以後買房貸款能省不少錢。”
建軍接過表格,上麵詳細列著繳費基數和比例。他算了算,光公司每月為他繳的社保和公積金,就有近
2000
元
——
這在原公司,是想都不敢想的福利。原公司為了省錢,社保按最低標準繳,公積金更是從未繳過,老闆總說
“以後賺錢了再補”,結果錢沒賺到,公司先黃了。
“謝謝張姐。”
他把表格疊好,放進貼身的口袋裡,“以前總聽人說國企穩定,現在纔算真正明白。”
“那是自然。”
張姐笑著說,“咱們是國有控股公司,講究的就是‘穩’,不會像私企那樣朝不保夕。你好好乾,以後還有更多福利呢。”
走出人事部,建軍的腳步都輕快了不少。路過宣傳欄,新貼的
“香港回歸特彆報道”
旁邊,還加了行小字:“南方電子與員工共成長,共享發展紅利”。他看著那行字,突然覺得眼眶發熱
——
原來被公司當成
“自己人”,能踏實享受福利的感覺,這麼好。
下班回家,建軍剛推開樓道門,就聽見李夢的笑聲。秀蘭正站在樓下的水果攤前,手裡拎著個塑料袋,裡麵裝著蘋果和香蕉
——
都是李夢愛吃的。
“你回來啦!”
秀蘭看見他,眼睛一下子亮了,“今天超市發了洗衣粉,我還買了點水果,晚上給你做你愛吃的糖醋排骨。”
“不用做排骨了。”
建軍走過去,把裝獎金的信封遞到她手裡,“今天發了特彆獎金和技術補貼,這個月實發
7800
元,咱們出去慶祝慶祝。”
秀蘭的手猛地一顫,塑料袋差點掉在地上。她開啟信封,看著裡麵的鈔票,又看了看建軍,眼淚突然湧了上來:“真的……
這麼多?”
“是真的。”
建軍幫她擦去眼淚,“以後每個月都有技術補貼,社保和公積金也按最高檔繳,咱們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那咱們去買個蛋糕吧。”
秀蘭突然說,聲音裡帶著點期待,“夢夢上次在幼兒園看見彆的小朋友過生日,回來就說想要蛋糕。今天是好日子,咱們也給她買一個。”
龍輝花園樓下的蛋糕店,玻璃櫥窗裡擺著各式各樣的蛋糕,奶油花在燈光下泛著甜膩的光。李夢趴在玻璃上,小手指著個帶
“小鋼琴”
造型的蛋糕:“媽媽,我要這個!這個有鋼琴!”
蛋糕師笑著走過來:“小朋友真有眼光,這是我們剛做的新款,上麵的鋼琴是用巧克力做的,還能吃呢。”
他報了價,“68
元。”
68
元,在
1997
年的深圳,對普通家庭來說不算小數目
——
秀蘭在超市當會計,一天工資也才
40
元。她猶豫了一下,剛想說
“換個小的”,建軍已經掏出了錢:“就買這個,孩子喜歡。”
店員把蛋糕裝進盒子,還送了三根蠟燭和一小束塑料花:“祝你們全家幸福。”
她看著抱著蛋糕的李夢,又看了看笑著的建軍和秀蘭,忍不住說,“你們這家人,一看就特彆幸福。”
回到家,秀蘭把蛋糕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拆開盒子。巧克力做的小鋼琴立在蛋糕中央,琴鍵是用白色奶油做的,旁邊還擠著粉色的奶油花,好看得讓李夢捨不得碰。
“爸爸,快點蠟燭!”
李夢舉著打火機,小胳膊舉得高高的。
建軍點燃蠟燭,橘黃色的火苗在蛋糕上跳動,映著三個人的臉。秀蘭關掉燈,屋裡隻剩下蠟燭的光,溫暖又安靜。
“夢夢,許個願吧。”
秀蘭輕聲說。
李夢閉上眼睛,小手合在一起,奶聲奶氣地說:“我希望爸爸有戶口,媽媽工資高,我鋼琴彈得好!”
說完,她
“呼”
地一下吹滅了蠟燭。屋裡瞬間響起掌聲,秀蘭和建軍都笑了,眼裡滿是滿足。
秀蘭切了塊蛋糕給李夢,又切了塊大的給建軍:“快嘗嘗,看看好不好吃。”
巧克力鋼琴的味道在嘴裡化開,甜得讓人心裡發暖。建軍看著坐在對麵的秀蘭,她正小口吃著蛋糕,嘴角沾了點奶油,像個小姑娘;李夢則吃得滿臉都是,小臉上沾著白色的奶油,像隻小花貓。
他突然想起以前的日子
——
1995
年,他和秀蘭租在羅湖的民房裡,冬天沒有暖氣,兩人裹著一床薄被子,連頓熱乎飯都吃不上;
1996
年,原公司拖欠工資,秀蘭隻能去菜市場撿人家剩下的菜葉,李夢想吃塊餅乾,都得猶豫半天;
1997
年初,原公司老闆被抓,張啟明捲款跑路,他一度以為自己要失業,要帶著家人離開深圳……
而現在,他有了穩定的國企工作,拿到了深戶準遷證,每月能拿到近
8000
元的收入,還能給孩子買
68
元的蛋糕慶祝;秀蘭有了會計的工作,不用再為生計發愁;李夢能上幼兒園,能學電子琴,還能吃到想吃的蛋糕。
曾經的焦慮
——
沒錢、沒身份、沒穩定,都在慢慢變好。
“以後每個月,咱們都來一次這樣的小慶祝。”
建軍放下叉子,握住秀蘭的手,“等我攢夠了錢,咱們就買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給夢夢整個練琴的房間,再給你買個新的縫紉機,讓你也能做自己喜歡的手工。”
秀蘭點了點頭,眼淚又掉了下來,卻笑著說:“現在這樣我就很滿足了,不用買大房子,隻要咱們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的,比什麼都好。”
李夢吃完蛋糕,跑到電子琴前,彈起了剛學會的《小星星》。雖然還是有些跑調,卻格外認真。琴聲在屋裡回蕩,混著蛋糕的甜香,像首溫暖的歌。
夜裡,李夢睡著了,嘴角還帶著甜甜的笑意。秀蘭坐在床邊,看著女兒的睡顏,又看了看桌上剩下的蛋糕,輕聲說:“沒想到,咱們也能過上這樣的日子。”
“會越來越好的。”
建軍從背後抱住她,“公司馬上要推進北鬥定位模組的民用化專案,周老說這個專案要是成了,還能給我漲工資。以後咱們不僅能買蛋糕,還能帶著夢夢去香港玩,去看看咱們國家的香港。”
窗外的月光透過窗簾縫,落在桌上的蛋糕盒上,也落在冰箱上的深戶準遷證上。紅色的準遷證和白色的蛋糕盒,在月光下顯得格外和諧。
建軍知道,這份穩定的福利,這份甜蜜的蛋糕,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
是他十年深漂的堅持,是他在技術道路上的不放棄,是他遇到了南方電子這樣靠譜的平台,才換來的。
而這,隻是開始。未來,他會帶著這份踏實和幸福,在技術的道路上繼續前行,為
“中國芯”,為這個小家,創造更多的美好。
第二天去公司,建軍把北鬥定位模組的最新測試報告交給周老。報告上的精度穩定在
±32
米,遠超預期。周老看著報告,笑著說:“好小子,做得不錯!等這個專案落地,咱們給你申請更高的技術補貼,讓你和家人的日子過得更紅火!”
建軍點點頭,心裡充滿了乾勁。他知道,國企的穩定不是安逸的溫床,而是奮鬥的底氣
——
有了這份底氣,他能更安心地搞技術,更踏實地守護這個家,讓紅火的小日子,一直延續下去。